家里安上太陽能光伏發電設施,自發自用為主,多余電量可“賣電”盈利,還能獲得政府獎勵,北京的3000余戶采用光伏發電的家庭嘗到了這種綠色低碳能源所帶來的好處。
日前,北京市發改委發布《北京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獎勵名單(第四批)》,涉及34家企業和3400多戶居民,預計年獎勵資金約1000萬元。據統計,北京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年發電量約2.6億度,相當于8.3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家庭“光伏屋頂”年發電超9000度
“我家屋頂上裝了30塊發電板,去年10月開始發電,平均每天發電25度左右,一年下來可發電9000多度。”家住北京市順義區的李先生,自家是個獨棟小樓,當初只是出于環保考慮,花了近10萬元建“光伏屋頂”,沒想到一年下來“光伏屋頂”為他賺了1萬多元。
“最近幾天的監測數據顯示,這個‘光伏屋頂’系統在陰天時一天的發電量為17.35度,大晴天時發電量可達39.26度。”李先生說,由于家中常住人員不多,用電量比較小,因此大部分電量都傳上電網,賣給了電力公司,電力公司的收購價格為每度電0.36元,國家、市和區三級共補貼每度電1.12元,折算下來,他家“光伏屋頂”大概10年可收回全部建造成本。
據了解,不同于大規模集中發電的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分散建在建筑屋頂,規模較小,電量就近使用,多余的電可傳上電網,對城市電網的平穩運行不會產生沖擊。
政府獎勵支持居民安裝光伏發電設施
“北京市太陽能資源較為豐富,大規模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能提高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總量,為加快大氣污染治理、推動能源綠色轉型提供重要支撐。同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能緩解電網高峰期運行壓力,平衡電力負荷峰谷差。”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北京市14個區都有使用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家庭,其中延慶區項目最多、規模最大,項目數量達到743個。
在《北京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獎勵名單(第四批)》中,北京市級財政對于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并網發電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按實際發電量給予獎勵,獎勵標準為每度電0.3元,每個項目的獎勵期限為5年,獎勵對象為分布式發電企業或自然人。在此基礎上,北京市部分區政府也疊加推出了補貼機制,如順義區對自然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給予每度電0.4元的補貼,連續補貼5年。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公布四批獎勵名單,合計3515個項目,其中法人項目34個,自然人項目多達3481個,充分顯示家庭屋頂發電項目已逐步得到用戶認可。
北京“十三五”將新增光伏發電100萬千瓦
相對于北京市每年1000億度左右的用電總量,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每年2.6億度的電量還顯得微乎其微,但未來幾年光伏發電將是北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體系的重要力量。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分布式光伏發電從并網申請受理、方案制定、組織施工到驗收并網,前后不到2個月時間就可以完成,北京市電力公司將按國家規定的電價標準全額保障性收購上網電量。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將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00萬千瓦,實施“陽光校園、陽光園區、陽光商業、陽光基礎設施”等五大陽光工程,并積極支持居民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鼓勵新建住宅小區、郊區低密度住宅、農村住宅使用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原標題:北京3000余家庭建起“光伏屋頂”年發電量約2.6億度,自發自用之余可“賣電”盈利
日前,北京市發改委發布《北京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獎勵名單(第四批)》,涉及34家企業和3400多戶居民,預計年獎勵資金約1000萬元。據統計,北京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年發電量約2.6億度,相當于8.3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家庭“光伏屋頂”年發電超9000度
“我家屋頂上裝了30塊發電板,去年10月開始發電,平均每天發電25度左右,一年下來可發電9000多度。”家住北京市順義區的李先生,自家是個獨棟小樓,當初只是出于環保考慮,花了近10萬元建“光伏屋頂”,沒想到一年下來“光伏屋頂”為他賺了1萬多元。
“最近幾天的監測數據顯示,這個‘光伏屋頂’系統在陰天時一天的發電量為17.35度,大晴天時發電量可達39.26度。”李先生說,由于家中常住人員不多,用電量比較小,因此大部分電量都傳上電網,賣給了電力公司,電力公司的收購價格為每度電0.36元,國家、市和區三級共補貼每度電1.12元,折算下來,他家“光伏屋頂”大概10年可收回全部建造成本。
據了解,不同于大規模集中發電的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分散建在建筑屋頂,規模較小,電量就近使用,多余的電可傳上電網,對城市電網的平穩運行不會產生沖擊。
政府獎勵支持居民安裝光伏發電設施
“北京市太陽能資源較為豐富,大規模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能提高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總量,為加快大氣污染治理、推動能源綠色轉型提供重要支撐。同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能緩解電網高峰期運行壓力,平衡電力負荷峰谷差。”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北京市14個區都有使用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家庭,其中延慶區項目最多、規模最大,項目數量達到743個。
在《北京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獎勵名單(第四批)》中,北京市級財政對于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并網發電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按實際發電量給予獎勵,獎勵標準為每度電0.3元,每個項目的獎勵期限為5年,獎勵對象為分布式發電企業或自然人。在此基礎上,北京市部分區政府也疊加推出了補貼機制,如順義區對自然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給予每度電0.4元的補貼,連續補貼5年。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公布四批獎勵名單,合計3515個項目,其中法人項目34個,自然人項目多達3481個,充分顯示家庭屋頂發電項目已逐步得到用戶認可。
北京“十三五”將新增光伏發電100萬千瓦
相對于北京市每年1000億度左右的用電總量,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每年2.6億度的電量還顯得微乎其微,但未來幾年光伏發電將是北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體系的重要力量。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分布式光伏發電從并網申請受理、方案制定、組織施工到驗收并網,前后不到2個月時間就可以完成,北京市電力公司將按國家規定的電價標準全額保障性收購上網電量。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將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00萬千瓦,實施“陽光校園、陽光園區、陽光商業、陽光基礎設施”等五大陽光工程,并積極支持居民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鼓勵新建住宅小區、郊區低密度住宅、農村住宅使用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原標題:北京3000余家庭建起“光伏屋頂”年發電量約2.6億度,自發自用之余可“賣電”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