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稱,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全力輔導煤礦產業復興,對綠色能源產業是一大打擊,更與全球對抗暖化的努力背道而馳,而中國大陸已成為21世紀全球綠色能源領域新霸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0月30日報道,大陸積極開發新能源,預計在2020年以前,對再生能源投資2.5萬億元人民幣,將綠色能源發電占比提升至15%,在2030年以前進一步提升至20%。
煤礦產業在大陸占有重要分量,不過,為了治理污染,大陸非常清楚,未來必須朝向清潔能源發展,一方面降低空氣污染,另一方面減碳,還可以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目前大陸從事可再生能源產業超過350萬人,高居全球之冠,預估未來將超過1000萬人。
報道稱,大陸積極發展綠色能源,也嚴厲要求企業節電,雙管齊下提升能源效率。工廠達不到節電目標,必須輪流限電。不少企業節能表現超乎預期,還可獲得獎金。例如,以環保節能為使命的臺達電子,大陸工廠因為節能成效顯著,過去5年節電高達50%,不僅不必限電,還獲得實質獎勵補助。
臺灣在“8·15”大停電后,各界擔憂限電危機可能嚇跑外資,對低迷的投資雪上加霜。臺灣發展再生能源,地方阻力重重,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報道稱,對企業而言,努力找出不必要的浪費,以創新方法提升能源效率,在經營管理上是必要的措施。不論發展綠色能源或節電,大陸有許多創新方法值得臺灣學習。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0月30日報道,大陸積極開發新能源,預計在2020年以前,對再生能源投資2.5萬億元人民幣,將綠色能源發電占比提升至15%,在2030年以前進一步提升至20%。
煤礦產業在大陸占有重要分量,不過,為了治理污染,大陸非常清楚,未來必須朝向清潔能源發展,一方面降低空氣污染,另一方面減碳,還可以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目前大陸從事可再生能源產業超過350萬人,高居全球之冠,預估未來將超過1000萬人。
報道稱,大陸積極發展綠色能源,也嚴厲要求企業節電,雙管齊下提升能源效率。工廠達不到節電目標,必須輪流限電。不少企業節能表現超乎預期,還可獲得獎金。例如,以環保節能為使命的臺達電子,大陸工廠因為節能成效顯著,過去5年節電高達50%,不僅不必限電,還獲得實質獎勵補助。
臺灣在“8·15”大停電后,各界擔憂限電危機可能嚇跑外資,對低迷的投資雪上加霜。臺灣發展再生能源,地方阻力重重,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報道稱,對企業而言,努力找出不必要的浪費,以創新方法提升能源效率,在經營管理上是必要的措施。不論發展綠色能源或節電,大陸有許多創新方法值得臺灣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