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7日-19日,2017中國光伏大會暨展覽會(PVCEC2017)在北京隆重召開。在18日上午的創新劇場【新型電池&組件技術】論壇上隆基樂葉副總裁呂俊表示,在2019年隆基樂葉提出了個1223戰略,有10GW組件產能,20GW晶體硅硅片產能,電站累計完成開發量2GW,同時實現300億的營業收入,這個好像不用到2019年,在2018年年底就可以實現了。雙面發電的產品相對于傳統的產品有非常大的技術優勢和資金收益優勢。
以下為演講實錄:
呂俊: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跟大家介紹一下隆基樂葉在PERC方面做的工作,剛才王老師專門講整個產業鏈技術發展過程中國的要素,第一階段的創新已經過去了,現在開始進入到第二個階段,你要在提高效率的同時還得不增加成本,最好還能降低成本,在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現在在思考PERC現在是我們行業里面最重要的方向,我們怎么樣去實現既提效又不升高成本的問題,在這個里面來說我們找到技術路線就是雙面發電,對PERC我們進行了統計研究,在增加成本有限甚至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額外的可以去利用背面的光輻射去產生能量,通過這種方式,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發電的收益,其實它是一個變相提效的方法,同時它的成本可以保持穩定,相比發電量有一定的下降,從這個角度來說和王老師提出的思路和理念有一定的契合。
今天的報告主要分五個方面,首先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隆基樂葉,隆基樂葉現在歸屬于隆基集團,整個分成四個模塊,第一部分硅片,在過去17年的時間里邊一直注重單晶硅片的制造,明年我們會實現20個GW的產量。單晶的硅片是最傳統的事業,其他在電池組件是在2004年開始介入到電池組件的制造,同時開始發展下游,我們會有分布式光伏電站以及地面電站的投資和建設的事業部。在2019年我們提出了個1223戰略,有10GW組件產能,20GW晶體硅硅片產能,電站累計完成開發量2GW,同時實現300億的營業收入,這個好像不用到2019年,在2018年年底就可以實現了。
我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雙面產品,前面王文靜老師已經在技術上做了比較詳細的介紹,我這里就不去贅述,簡單的說我們雙面的產品就是利用了T型PERC雙面電池結合雙波組件開發的雙面受光、雙面發電的產品,這點我稍微提一下,我們的產品有一點小區別,有框設計,我們定了一個名稱就叫HI-MO2,這里很顯然雙面電池是我們主要應用的產品,剛才說了有雙波風裝帶邊框的方案,它的發電能力最高可以實現25%,其實有報道是30%,但是我們在宣傳的時候還是喜歡說25%,后面會給大家看實證的數據產生雙面發電的原理。
這是一個老的版本,昨天發布過一個新聞發布會,我們的最高效率是達到22.71%,也是目前在量產效率當中比較高的一個數據,在大規模生產的數據上來說,基本上在21.3%到21.5%左右,它的雙面電池繼承了我們原來的HI-MO1的特性。這里給出量產檔位分布的情況,對于雙面電池,當兩頭都有一些小范圍的分布,這個分布還是比較窄的,另外我們相對于整個功率產品,這是今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我們的組件功率主要是分布在360瓦和365瓦,現在以365為主,先360和370,目前對于我們開發的雙面產品來說,它的雙面率是超過75%,也就是說相比而言,可能沒有N型的HIT或者N型的PERT發電量高,但是這個已經非常接近了,75%和90%之間差距到底有多少,事實上差距是非常小的。
我們前面提到有一個低輻照性能和溫度系數,溫度系數這方面的問題主要跟硅片相關,相比而言傳統的單晶是負0.41%,多晶是負的0.42%,可以看到在低輻照的情況下,這里面特別強調一個關鍵ARD的問題,關于解決PERC的ARIB的方案,你是否能有效去控制解決ARD問題,這是從多個方面提出解決方案,一方面解決硼氧兌的問題,這個技術在行業當中已經有比較多的應用了,在實際效果來說也是非常好的,我們可以看到在60千瓦時的ARD都是低于1%的范圍,包括正面的數據。
在封裝體系上來說一方面采用雙剝封裝,替代EVA有兩方面考慮,現在在雙玻體系當中透氣性不是特別好,EVA會產生一些醋酸的問題,甚至有一些其他的化學物質,如果說沒有一個很好的釋放的話,有可能會造成產品的封裝的風險,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更傾向采用于POE的封裝。
下面最關心的還是到底這個雙面發電的產品能給我們大家帶來什么樣的收益,首先從理論上做了一個分析,我們在評價,如果我們要使得雙面的組件相對于能達到同樣資金收益率,那么它的價差能做到多少,我們關心這個問題,我可以多賣多少錢,可以承受多貴的成本,我們看了一下,黑線是LCOE,紅線是資金收益率,和多晶要實現平衡,要實現9毛錢每瓦的價差,我只要比常規的多晶單瓦的價格不超過9毛錢,他們的資金收益率達到平衡,大家看到有沒有達到9毛,顯然是沒有的,同樣我們測算了一下常規多晶和HI-MO2產品里面,以目前來說,我們現在再加上它有30年的功率質保,所以整體測算的條件都會得出一個結論,雙面發電的產品相對于傳統的產品也非常大的技術優勢和資金收益優勢,同樣這個產品光做出來不行,還要整個產業鏈上進行配套,配套就是關于封裝體系的問題,組件上怎么去做實。前面我們解釋了關于為什么不選擇EVA這個方案,選擇POE,剛才已經做了一些說明。現在討論一下玻璃的事情,有一些方案我們不使用玻璃,因為玻璃還是有點重,也有人提出來可以使用有機的透明材料,我們首先不贊同這個方案,背面需要受光的,有機材料的受光性可能相比玻璃來說,還是不那么完美。另外我們有邊框的設計,這個就要談到加了邊框是增加成本,我們為什么加邊框,是從可靠性的角度去切入的,如果是無框,可以看到無框封玻受力貫穿整個組件的長邊方向,如果說我實現有框封裝,區域性比較小,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存在的風險,同樣如果我是無框封裝,在整個系統安裝當中是存在危險的,大家知道壓塊中間為了避免剛性接觸,會采用一些有機材料,比如上膠做緩沖墊,但是這種有機材料它的壽命是多少呢?三年還是五年,難道三年后五年后我要跑過去拆掉重新換一套嗎?基于這個考量對于有框的設計方案來說,一方面可靠性得到了加強,另外一方面它更有助于我們系統的安裝和系統的建設施工。
POE我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主要還是POE離子沒有醋酸基因,老化無酸性氣體釋放,長期老化性能優異。所以我們這里給出了一個性能參數,特別重要的想提出兩個性能,第一個透水率,大概是2.8克每平方米,而EVA達到30克,基本上是數量級的差異,體積電阻率基本差了一個數量級。這是我們給出的在整個實證試驗過程當中看到的數據,相比而言,無論是使用DH這個測試方案,還是實際的相關實驗,玻璃率也好,組件功率也好,都可以明顯的看到POE相比EVA有著很好性能上的優勢,所以這也是我們在整個封裝體系當中比較推崇POE的方案,可能現在POE的技術大家比較糾結一點,它的成本要比EVA高一點,雖然我在組件成本能達到一個成本,但是總是覺得這是一個成本增加的地方,實際上就需要我們這個產業鏈來配合,從目前來看,整個POE在光伏行業的應用還是比較少的,規模和成本之間存在一定關系的,如果這個行業能夠大幅度的提高POE的運用規模,我相信它的成本應該能夠得到有效的降低,所以這方面也需要我們在封裝體系材料這塊做一個共同的研究,當然也不排除EVA的廠家和技術研發團隊對材料的封裝體系技術上做一些革新和發展,也許在性能上可以達到POE同樣的水平,甚至超過它,同時保持自己高技術水平。
下面說一下它的發電能力到底如何,在發電過程我們采取什么設計要求和設計方案,這里我想給大家做一些分解和闡述。首先雙面發電顯然要想辦法去充分利用一下它背面的光線,我們背面的功率折線是什么,先做一個簡單的測算,比如說5%、10%、15%、20%,這樣看起來你們可以看到,我一個72片組件,如果正面功率360瓦,已經達到450瓦,這是一個相當相當可觀的數據,事實上是否如此呢?我們要在整個系統設計過程當中要進行一個整體的匹配。這里我要稍微強調一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假定我要把它裝在屋頂上,貼著屋面進行安裝,發電能力和和PERC發電能力會增加嗎?顯然不會有增加,甚至有可能還會相反,溫度可能會升高,這可能就是會出現問題的地方,所以它的應用一定要考慮整個安裝設計,包括高度、傾角、地面反射率、遮擋因子的考慮。我們和中山大學太陽能研究院做了三個月時間的研究,用的是20度的傾角,可以看到它的發電相比其他的幾種方案,比如單面的技術方案來說是最優的技術結果,你們可以看到,我們右手邊這張圖和單面的都是單面發電更好,當然它會提出一個傾角的問題,在20度傾角發電增益是最多的,我們有一個計算方法,是引用了一篇文獻,基本上這是一個經驗公式,是我比較推崇的對于雙面發電所使用的設計方案,因為從實地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模擬值,模擬值就是拿公式來算的,還有實地值,是實地實踐過程所測到的數據,這兩個數據有比較好的匹配性,相比而言比現在用的軟件模擬更好一點,因為HI-MO2雙面發電系統好像是今年剛剛推出來的,我們發現有一些因素完全沒有考慮到,所以大家一定要采用這個公式來去判斷。
我們首先考慮一下碰面增益,第一個是反射條件,有水面、草地、干草地、雪地,反射率是不一樣的,我這里說的是反射率,不是背面貢獻,首先先把光反射到背面,被我吸收了才有可能讓背面發電,這是第一步。第二步背面發光的利用率,從現在來看,我們不同應用場景帶來的收益是不一樣的,比如雪地有80%到85%,這樣一個反射率,如果是草地只有15%到25%,如果是水面可能會更低一些。
我們這里要考慮第二個問題關于逆變器選擇的問題,其實我們大家如果有專家做系統設計會知道,逆變器是有額定的,在傳統方案的時候我們是使用直流和交流的配比,那個方案去配比。午后發電看黃顏色的線,雖然我整個一天的平均值增加了14.25在某一個時間段會遠遠超過容量,這個時候很有可能超過逆變器的額定容量,這個時候怎么辦?預定在整個設計配比的時候重新進行設計和選擇。
第二個問題關于跟蹤系統,跟蹤系統和逆變器之間又有一定的關系,如一我們跟蹤系統和雙面系統結合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可以增益率,現在這個黑線是HI-MO2這個產品,在單獨跟蹤下發電增益率,可以得到一個降低,然后在早上和晚上得到提升,相比于單獨跟蹤系統來說,這樣我在整個逆變器容量選擇的時候,就不需要做那么大的容差了,中午的時候配的更高一點,早上和晚上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用,就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所以從這個思路角度上來分析,跟蹤系統和逆變器的配合是最有利于雙面發電系統的應用的。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末,就是我們組串電流的選擇,如果沒有背面的貢獻,它的電流也就在9個imp左右,這意味著整個系統的組件電子元器件都要按照這個最大電流來設計,否則會過載,所以在整個系統的設計當中需要考慮到這樣一個問題。所以我們這里是給出了一個一天當中電流變化的結果,和我們發電量的結果是一致的,在午后的時間里面電流過載的情況是非常明顯的,所以這一點在系統設計的過程當中也是需要去考慮。
下面一個問題就是關于遮擋的問題,因為一個是雙面發電,雙面發電按照我們現在的系統安裝設計來說,其實會有問題,首先你系統如果有衡量的話,而且衡量如果比較大,很有可能會把我一串電子元器件給遮擋住,有一串被遮擋叫熱斑,對于雙面組件不一點發生熱斑,至少背面遮影會大幅度縮小。還有我的組件是帶邊框的,背面的C面會不會對組件系統發電造成影響,這個問題是需要進行深入研究的。我們這里給出了一個實驗室的數據,這是一個月的數據,我們今天作為技術探討和學術探討可以拿出來做一個交流,我們發現一些現象,比較好笑的現象,背面有C完全無遮擋的組建相比,發電水平還高了0.7%,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可以判斷基本上由于邊框的C面所造成的陰影遮擋對于發電系統來說可以忽略不計了,這個數據還有大量的數據積累之后再拿出來討論。
這是一個發電案例,用的是336千瓦的斜單獨發電系統,這個系統是和常規的多金的固定傾角的系統進行對比,最高的封值在7月8號到11號之間,達到54.2%,整個平均的積分來看,整個增益達到了46%,這個增益首先來自哪些呢?高效單晶的發電功率,發電能力比較強,加上跟蹤系統,加上雙面發電系統,共同實現了46%的增益。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認為雙面發電并且帶邊框是目前來說,大幅度提高我們發電能力,同時不提高成本的一個技術方案,所以它的性價比目前來看是非常有優勢的,我們提供的全套的設計方案當中是包括逆變器等細節設計一套方案,是打包的技術平臺,從這里來說是更加提高我們用戶的資金收益率。另外產品當中還推出了短邊無邊框設計,兼顧發電量和組件可靠性的設計方案,當然這個我不贊同,我認為0.7%基本上沒有,謝謝大家,我的報告就到這里。
(發言根據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以下為演講實錄:
呂俊: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跟大家介紹一下隆基樂葉在PERC方面做的工作,剛才王老師專門講整個產業鏈技術發展過程中國的要素,第一階段的創新已經過去了,現在開始進入到第二個階段,你要在提高效率的同時還得不增加成本,最好還能降低成本,在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現在在思考PERC現在是我們行業里面最重要的方向,我們怎么樣去實現既提效又不升高成本的問題,在這個里面來說我們找到技術路線就是雙面發電,對PERC我們進行了統計研究,在增加成本有限甚至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額外的可以去利用背面的光輻射去產生能量,通過這種方式,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發電的收益,其實它是一個變相提效的方法,同時它的成本可以保持穩定,相比發電量有一定的下降,從這個角度來說和王老師提出的思路和理念有一定的契合。
今天的報告主要分五個方面,首先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隆基樂葉,隆基樂葉現在歸屬于隆基集團,整個分成四個模塊,第一部分硅片,在過去17年的時間里邊一直注重單晶硅片的制造,明年我們會實現20個GW的產量。單晶的硅片是最傳統的事業,其他在電池組件是在2004年開始介入到電池組件的制造,同時開始發展下游,我們會有分布式光伏電站以及地面電站的投資和建設的事業部。在2019年我們提出了個1223戰略,有10GW組件產能,20GW晶體硅硅片產能,電站累計完成開發量2GW,同時實現300億的營業收入,這個好像不用到2019年,在2018年年底就可以實現了。
我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雙面產品,前面王文靜老師已經在技術上做了比較詳細的介紹,我這里就不去贅述,簡單的說我們雙面的產品就是利用了T型PERC雙面電池結合雙波組件開發的雙面受光、雙面發電的產品,這點我稍微提一下,我們的產品有一點小區別,有框設計,我們定了一個名稱就叫HI-MO2,這里很顯然雙面電池是我們主要應用的產品,剛才說了有雙波風裝帶邊框的方案,它的發電能力最高可以實現25%,其實有報道是30%,但是我們在宣傳的時候還是喜歡說25%,后面會給大家看實證的數據產生雙面發電的原理。
這是一個老的版本,昨天發布過一個新聞發布會,我們的最高效率是達到22.71%,也是目前在量產效率當中比較高的一個數據,在大規模生產的數據上來說,基本上在21.3%到21.5%左右,它的雙面電池繼承了我們原來的HI-MO1的特性。這里給出量產檔位分布的情況,對于雙面電池,當兩頭都有一些小范圍的分布,這個分布還是比較窄的,另外我們相對于整個功率產品,這是今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我們的組件功率主要是分布在360瓦和365瓦,現在以365為主,先360和370,目前對于我們開發的雙面產品來說,它的雙面率是超過75%,也就是說相比而言,可能沒有N型的HIT或者N型的PERT發電量高,但是這個已經非常接近了,75%和90%之間差距到底有多少,事實上差距是非常小的。
我們前面提到有一個低輻照性能和溫度系數,溫度系數這方面的問題主要跟硅片相關,相比而言傳統的單晶是負0.41%,多晶是負的0.42%,可以看到在低輻照的情況下,這里面特別強調一個關鍵ARD的問題,關于解決PERC的ARIB的方案,你是否能有效去控制解決ARD問題,這是從多個方面提出解決方案,一方面解決硼氧兌的問題,這個技術在行業當中已經有比較多的應用了,在實際效果來說也是非常好的,我們可以看到在60千瓦時的ARD都是低于1%的范圍,包括正面的數據。
在封裝體系上來說一方面采用雙剝封裝,替代EVA有兩方面考慮,現在在雙玻體系當中透氣性不是特別好,EVA會產生一些醋酸的問題,甚至有一些其他的化學物質,如果說沒有一個很好的釋放的話,有可能會造成產品的封裝的風險,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更傾向采用于POE的封裝。
下面最關心的還是到底這個雙面發電的產品能給我們大家帶來什么樣的收益,首先從理論上做了一個分析,我們在評價,如果我們要使得雙面的組件相對于能達到同樣資金收益率,那么它的價差能做到多少,我們關心這個問題,我可以多賣多少錢,可以承受多貴的成本,我們看了一下,黑線是LCOE,紅線是資金收益率,和多晶要實現平衡,要實現9毛錢每瓦的價差,我只要比常規的多晶單瓦的價格不超過9毛錢,他們的資金收益率達到平衡,大家看到有沒有達到9毛,顯然是沒有的,同樣我們測算了一下常規多晶和HI-MO2產品里面,以目前來說,我們現在再加上它有30年的功率質保,所以整體測算的條件都會得出一個結論,雙面發電的產品相對于傳統的產品也非常大的技術優勢和資金收益優勢,同樣這個產品光做出來不行,還要整個產業鏈上進行配套,配套就是關于封裝體系的問題,組件上怎么去做實。前面我們解釋了關于為什么不選擇EVA這個方案,選擇POE,剛才已經做了一些說明。現在討論一下玻璃的事情,有一些方案我們不使用玻璃,因為玻璃還是有點重,也有人提出來可以使用有機的透明材料,我們首先不贊同這個方案,背面需要受光的,有機材料的受光性可能相比玻璃來說,還是不那么完美。另外我們有邊框的設計,這個就要談到加了邊框是增加成本,我們為什么加邊框,是從可靠性的角度去切入的,如果是無框,可以看到無框封玻受力貫穿整個組件的長邊方向,如果說我實現有框封裝,區域性比較小,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存在的風險,同樣如果我是無框封裝,在整個系統安裝當中是存在危險的,大家知道壓塊中間為了避免剛性接觸,會采用一些有機材料,比如上膠做緩沖墊,但是這種有機材料它的壽命是多少呢?三年還是五年,難道三年后五年后我要跑過去拆掉重新換一套嗎?基于這個考量對于有框的設計方案來說,一方面可靠性得到了加強,另外一方面它更有助于我們系統的安裝和系統的建設施工。
POE我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主要還是POE離子沒有醋酸基因,老化無酸性氣體釋放,長期老化性能優異。所以我們這里給出了一個性能參數,特別重要的想提出兩個性能,第一個透水率,大概是2.8克每平方米,而EVA達到30克,基本上是數量級的差異,體積電阻率基本差了一個數量級。這是我們給出的在整個實證試驗過程當中看到的數據,相比而言,無論是使用DH這個測試方案,還是實際的相關實驗,玻璃率也好,組件功率也好,都可以明顯的看到POE相比EVA有著很好性能上的優勢,所以這也是我們在整個封裝體系當中比較推崇POE的方案,可能現在POE的技術大家比較糾結一點,它的成本要比EVA高一點,雖然我在組件成本能達到一個成本,但是總是覺得這是一個成本增加的地方,實際上就需要我們這個產業鏈來配合,從目前來看,整個POE在光伏行業的應用還是比較少的,規模和成本之間存在一定關系的,如果這個行業能夠大幅度的提高POE的運用規模,我相信它的成本應該能夠得到有效的降低,所以這方面也需要我們在封裝體系材料這塊做一個共同的研究,當然也不排除EVA的廠家和技術研發團隊對材料的封裝體系技術上做一些革新和發展,也許在性能上可以達到POE同樣的水平,甚至超過它,同時保持自己高技術水平。
下面說一下它的發電能力到底如何,在發電過程我們采取什么設計要求和設計方案,這里我想給大家做一些分解和闡述。首先雙面發電顯然要想辦法去充分利用一下它背面的光線,我們背面的功率折線是什么,先做一個簡單的測算,比如說5%、10%、15%、20%,這樣看起來你們可以看到,我一個72片組件,如果正面功率360瓦,已經達到450瓦,這是一個相當相當可觀的數據,事實上是否如此呢?我們要在整個系統設計過程當中要進行一個整體的匹配。這里我要稍微強調一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假定我要把它裝在屋頂上,貼著屋面進行安裝,發電能力和和PERC發電能力會增加嗎?顯然不會有增加,甚至有可能還會相反,溫度可能會升高,這可能就是會出現問題的地方,所以它的應用一定要考慮整個安裝設計,包括高度、傾角、地面反射率、遮擋因子的考慮。我們和中山大學太陽能研究院做了三個月時間的研究,用的是20度的傾角,可以看到它的發電相比其他的幾種方案,比如單面的技術方案來說是最優的技術結果,你們可以看到,我們右手邊這張圖和單面的都是單面發電更好,當然它會提出一個傾角的問題,在20度傾角發電增益是最多的,我們有一個計算方法,是引用了一篇文獻,基本上這是一個經驗公式,是我比較推崇的對于雙面發電所使用的設計方案,因為從實地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模擬值,模擬值就是拿公式來算的,還有實地值,是實地實踐過程所測到的數據,這兩個數據有比較好的匹配性,相比而言比現在用的軟件模擬更好一點,因為HI-MO2雙面發電系統好像是今年剛剛推出來的,我們發現有一些因素完全沒有考慮到,所以大家一定要采用這個公式來去判斷。
我們首先考慮一下碰面增益,第一個是反射條件,有水面、草地、干草地、雪地,反射率是不一樣的,我這里說的是反射率,不是背面貢獻,首先先把光反射到背面,被我吸收了才有可能讓背面發電,這是第一步。第二步背面發光的利用率,從現在來看,我們不同應用場景帶來的收益是不一樣的,比如雪地有80%到85%,這樣一個反射率,如果是草地只有15%到25%,如果是水面可能會更低一些。
我們這里要考慮第二個問題關于逆變器選擇的問題,其實我們大家如果有專家做系統設計會知道,逆變器是有額定的,在傳統方案的時候我們是使用直流和交流的配比,那個方案去配比。午后發電看黃顏色的線,雖然我整個一天的平均值增加了14.25在某一個時間段會遠遠超過容量,這個時候很有可能超過逆變器的額定容量,這個時候怎么辦?預定在整個設計配比的時候重新進行設計和選擇。
第二個問題關于跟蹤系統,跟蹤系統和逆變器之間又有一定的關系,如一我們跟蹤系統和雙面系統結合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可以增益率,現在這個黑線是HI-MO2這個產品,在單獨跟蹤下發電增益率,可以得到一個降低,然后在早上和晚上得到提升,相比于單獨跟蹤系統來說,這樣我在整個逆變器容量選擇的時候,就不需要做那么大的容差了,中午的時候配的更高一點,早上和晚上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用,就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所以從這個思路角度上來分析,跟蹤系統和逆變器的配合是最有利于雙面發電系統的應用的。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末,就是我們組串電流的選擇,如果沒有背面的貢獻,它的電流也就在9個imp左右,這意味著整個系統的組件電子元器件都要按照這個最大電流來設計,否則會過載,所以在整個系統的設計當中需要考慮到這樣一個問題。所以我們這里是給出了一個一天當中電流變化的結果,和我們發電量的結果是一致的,在午后的時間里面電流過載的情況是非常明顯的,所以這一點在系統設計的過程當中也是需要去考慮。
下面一個問題就是關于遮擋的問題,因為一個是雙面發電,雙面發電按照我們現在的系統安裝設計來說,其實會有問題,首先你系統如果有衡量的話,而且衡量如果比較大,很有可能會把我一串電子元器件給遮擋住,有一串被遮擋叫熱斑,對于雙面組件不一點發生熱斑,至少背面遮影會大幅度縮小。還有我的組件是帶邊框的,背面的C面會不會對組件系統發電造成影響,這個問題是需要進行深入研究的。我們這里給出了一個實驗室的數據,這是一個月的數據,我們今天作為技術探討和學術探討可以拿出來做一個交流,我們發現一些現象,比較好笑的現象,背面有C完全無遮擋的組建相比,發電水平還高了0.7%,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可以判斷基本上由于邊框的C面所造成的陰影遮擋對于發電系統來說可以忽略不計了,這個數據還有大量的數據積累之后再拿出來討論。
這是一個發電案例,用的是336千瓦的斜單獨發電系統,這個系統是和常規的多金的固定傾角的系統進行對比,最高的封值在7月8號到11號之間,達到54.2%,整個平均的積分來看,整個增益達到了46%,這個增益首先來自哪些呢?高效單晶的發電功率,發電能力比較強,加上跟蹤系統,加上雙面發電系統,共同實現了46%的增益。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認為雙面發電并且帶邊框是目前來說,大幅度提高我們發電能力,同時不提高成本的一個技術方案,所以它的性價比目前來看是非常有優勢的,我們提供的全套的設計方案當中是包括逆變器等細節設計一套方案,是打包的技術平臺,從這里來說是更加提高我們用戶的資金收益率。另外產品當中還推出了短邊無邊框設計,兼顧發電量和組件可靠性的設計方案,當然這個我不贊同,我認為0.7%基本上沒有,謝謝大家,我的報告就到這里。
(發言根據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