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了解和掌握楚雄州風電光電開發利用情況,根據《云南省統計局辦公室關于做好風電光電開發利用情況調研工作的通知》要求,州統計局在調研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的基礎上,與省統計局調研組共同深入祿豐、牟定和元謀三縣的重點風電光伏發電企業進行座談,對我州風電光電開發利用情況開展調研,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州風電光電發展現狀
(一)風電光電資源基本情況。楚雄州地處滇中腹地,東接春城昆明市,西鄰大理市,北連四川攀枝花市,南接玉溪市,是省會昆明市西出滇西七州市及緬甸國的必經之路。全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充足,日照豐富,年平均氣溫17.0℃,年平均日照時數達2086.8小時。我州境內的元謀和永仁兩縣屬于云南省太陽能資源開發的最佳區域,年平均太陽總輻射為6740.7MJ/m2.a,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62.8小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為59%,日照豐富,太陽輻射能量較高,壩子周邊地形海拔在1100m以上,空氣透明度高,太陽輻射在大氣中的損耗較少,太陽總輻射值最高月與最低月之比在1.36以下,年內月太陽總輻射值變化基本穩定,太陽能開發利用價值較高。在我州的祿豐、姚安、南華和牟定等縣風力資源豐富,山體穩定,具備布置風電場較好的地形地質條件,適合開發風力發電項目。風電光電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具有環保、可持續的優勢,風電光電資源的開發利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是國家鼓勵支持的開發項目,項目建成后能調整我州電源結構,滿足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二)風電光電企業發展情況。我州風能和太陽能的發展潛力較大,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開發,“十二五”以來,把新能源產業列為楚雄州重點產業之一,使我州新能源實現從無到有快速發展。截止到2017年6月末,全州共有風電光電企業20戶,各10戶,除楚雄市沒有風電光電企業外,其余9個縣都有風電或光電企業。從發電產量占比情況看:風電主要集中在祿豐、姚安、南華和牟定四個縣,四縣產量占全州的81.3%;光電主要集中在永仁和元謀兩縣,兩縣產量占全州的81.7%。分布情況如下圖所示:
2017年1-6月楚雄州風力發電企業分布情況
企業數量
|
風力發電量
(萬千瓦時)
|
比重
(%)
|
|
全 州
|
10
|
253946
|
100.0
|
牟定縣
|
1
|
42687
|
16.8
|
南華縣
|
2
|
47385
|
18.7
|
姚安縣
|
2
|
50737
|
20.0
|
大姚縣
|
2
|
22273
|
8.8
|
元謀縣
|
1
|
17377
|
6.8
|
武定縣
|
1
|
8022
|
3.2
|
祿豐縣
|
1
|
65466
|
25.8
|
2017年1-6月楚雄州光伏發電企業分布情況
企業數量
|
太陽能發電量
(萬千瓦時)
|
比重(%)
|
|
全 州
|
10
|
28245
|
100.0
|
雙柏縣
|
1
|
1908
|
6.8
|
牟定縣
|
1
|
1600
|
5.7
|
大姚縣
|
1
|
1665
|
5.9
|
永仁縣
|
4
|
15880
|
56.2
|
元謀縣
|
3
|
7191
|
25.5
|
二、我州風電光電發展特點
(一)風電光電行業發展迅速。一是企業數量增加。2016年末全州有17戶風電光電企業,比上年增加6戶(風電增加2戶,光電增加4戶),2017年上半年末增至20戶;二是工業增加值快速增長。2016年全州電力生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1.14億元,增長41%,增幅比全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3%)高30.7個百分點;2017年上半年實現增加值16.87億元,增長43.1%,電力行業發展迅速。
(二)風電光電裝機規模迅猛增加。2016年全州風電發電機組有872臺,比上年增加479臺,增長1.2倍;光伏發電有325個1MWp方陣,比上年增加125個1MWp方陣,增長62.5%;全州風電光電裝機容量達196.05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1倍。其中:風電裝機容量達162.85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3倍;光電裝機容量達33.20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60.4%。
(三)風電光電發電量高速增長。隨著一批新能源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發電設備容量迅速增加,產能擴大,全州電力產量高速增長。2016年末,全州風電光電發電量34.92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1倍;其中:風電達30.1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1倍;光電達4.75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倍。2016 年全州風電光電發電量占全州發電量的67.9%,比去年的58.4%提高9.5個百分點。
(三)風電光電發電量高速增長。隨著一批新能源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發電設備容量迅速增加,產能擴大,全州電力產量高速增長。2016年末,全州風電光電發電量34.92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1倍;其中:風電達30.1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1倍;光電達4.75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倍。2016 年全州風電光電發電量占全州發電量的67.9%,比去年的58.4%提高9.5個百分點。
(四)風電光電行業產生經濟社會效益較大。風電光電項目的建成,對改善我州電源結構,促進地方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當地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銷售收入增加,給地方帶來可觀的稅收收入。2016年風電光電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7.65億元,比上年增長1.1倍;實現稅收收入73.82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31億元。二是改善我州電源結構。在全州電力產量中,2016年全州清潔能源發電量達31.47億千瓦時,占全州電力產量的93.0%,比上年(90.9%)提高2.1個百分點,改善我州電源產量結構。三是促進地方新型工業的發展。2016年風電光電行業實現工業產值20.49億元,比上年增長1.2倍;風電光電行業工業產值占全州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3.1%,拉動全州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上升3.6個百分點。四是改善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給當地群眾帶來就業和就近務工的機會,擴寬農村家庭收入來源渠道。通過風電光電項目的實施,進場道路、防火通道、農村道路合并為一,節約土地資源的同時,便于護林防火工作的開展,為當地群眾出行提供便利。
(五)示范帶動作用明顯。一是由國家發改委核準的全國單個項目山地風電場中,裝機規模最大的30萬千瓦南華打掛山生態山地風電場于2016年建成投產,打掛山風電場在完成項目建設的同時探索出風電場道路、邊坡、風機平臺生態治理的成功經驗。二是積極探索農光互補發展模式,投資1.58億元的牟定有家2萬千瓦光伏電站建成我州第一個農光互補電站,該公司并網投產一年來,上網電量約為3千萬度,公司在享受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補貼和“三免三減半”的稅收優惠的同時,公司通過各種商業模式,利用光伏發電廠區設備的安裝特點,結合電站的地形地貌及土壤性質,與多家企業合作,進行食用菌和食用玫瑰的種植,遠期將建成150畝食用菌種植區及200畝食用玫瑰種植區,將真正實現的農業和光伏的互補互利,達到企業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三、風電光電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在經濟轉型、增速換擋、新增裝機再創新高的背景下,楚雄同樣經歷著風電發展迅猛,輸送、消納配套產業發展滯后的矛盾,導致部分新建風電機組不能投運等問題。
(一)電網基礎設施薄弱,電力輸送網絡與新能源發展矛盾日現突出。近幾年新能源電站(風電光電)裝機增長速度過快,電網基礎設施較為薄弱,電力輸出能力弱,新能源發展與電網規劃不配套,跨州市跨省通道建設滯后,部分縣工業企業欠發達,沒有用電大戶,電力生產大于需求,風電光電項目建成后送出難度大,輸送通道不暢。原有的電力輸送網絡已不能滿足新能源發展的需要,造成了電力送出通道受阻,棄風棄光電量逐年增高,“送出難”是制約能源項目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瓶頸。由于送出通道受阻,2016年牟定風電場損失電量3470萬千萬時,直接經濟損失達2千萬元(電價0.61元/度);送電難和市場化交易影響,姚安縣2戶風電企業的棄風率達18%左右,其中:三峽新能源云南姚安發電有限公司棄電0.6億千瓦時,中國水電顧問集團姚安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棄電0.7億千瓦時。
(一)電網基礎設施薄弱,電力輸送網絡與新能源發展矛盾日現突出。近幾年新能源電站(風電光電)裝機增長速度過快,電網基礎設施較為薄弱,電力輸出能力弱,新能源發展與電網規劃不配套,跨州市跨省通道建設滯后,部分縣工業企業欠發達,沒有用電大戶,電力生產大于需求,風電光電項目建成后送出難度大,輸送通道不暢。原有的電力輸送網絡已不能滿足新能源發展的需要,造成了電力送出通道受阻,棄風棄光電量逐年增高,“送出難”是制約能源項目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瓶頸。由于送出通道受阻,2016年牟定風電場損失電量3470萬千萬時,直接經濟損失達2千萬元(電價0.61元/度);送電難和市場化交易影響,姚安縣2戶風電企業的棄風率達18%左右,其中:三峽新能源云南姚安發電有限公司棄電0.6億千瓦時,中國水電顧問集團姚安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棄電0.7億千瓦時。
(二)市場化交易價格對風電光電企業發展影響較大。一是價格大幅降低。云南省作為全國電力市場化改革的試點,建立新的電力市場機制,在給企業帶來機會的同時挑戰也隨之而來。2017年以前上網電價為每度電0.61元(包含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補貼),2017年1月起,發電企業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后平均成交價格約為0.19元/度,電力交易價格大幅度降低。二是實現利潤和稅收下降。建立新的電力市場機制后,企業發了電,能上網電量較少,上不了網的電量只能在電力市場化交易中掛牌低價處理,企業利潤降低,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在2016年7月29日發文規定省內新能源項目從2016年8月起上網電價按全省電力平均撮合電價進行結算,全省平均撮合電價最低僅為0.1元/千瓦時。隨著發電企業數量的增加,發電企業銷售收入成倍增長,而2016年全州風電光電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卻下降6.5%,稅收收入下降4.7%,加之企業運維成本逐年升高,企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新建新能源項目投資回報率下降,影響企業后期對新能源擬建項目的規劃投入,企業投資愿望減弱。
(三)國家補貼到位時間長,新能源企業資金周轉困難。新能源建設前期投入大,投資回收周期長,發電企業資金運轉大部分依靠貸款和售電收入,由于上網電量受政策調控,企業在發電量上網受限的情況下,國家補貼到位時間較長,新能源電價附加補貼電費又得不到及時的兌現,融資維持周轉進一步加大公司的經營困難,嚴重影響了企業流動資金的周轉。
四、建議
(一)立足實際,積極尋找新的發展機遇。一是結合電力市場化交易機制,成立新能源營銷售電公司,自主尋找市場,充分發揮市場功能,充分利用新能源優勢,進行諸如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建設,在升壓站增加光伏電池板進行場用電供電,發揮多種能源互補替代的價值。二是要借助光電風電產業發展促一、三產業發展。充分利用太陽能板下的閑置空間和當地勞動力資源,發展以野生食用菌種植等有市場空間的綠色產業,形成農光一體,增加企業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充分利用風電項目的景觀價值,大規模的風電場形成藍天、綠樹、風機獨特的人文景觀,風電場壯觀的場面有利于發展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借風發展第三產業。
(二)創新思路,破解新能源開發中接入和送出難的問題。加快改造電網架構及輸送能力,鼓勵和引導新能源開發企業聯合建設匯流站,吸引企業多渠道投入電網建設,采用多家企業聯合投資建設,集中統一送出方式來解決新能源接入和送出難題,確保新能源的接入和送出需求,逐步解決我州電力市場供大于求的現狀。同時加強電網通道建設,支持西電東送工程建設,支持配合滇西北至廣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楚雄段、金沙江中游500千伏交流配套、觀音巖水電站送端500千伏交流配套、永仁至富寧±500千伏直流輸變電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呂合500千伏輸變電、仁和500千伏擴建主變等主網架輸變電工程建設,實施一批220千伏輸變電項目,推進城市配網和110千伏及以下城鄉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從電網建設上加強對新能源接納和消納的力度。
(三)加大能源輸送通道項目的爭取,增強能源消納能力。加大電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爭取及投入力度,運用西電東送的輸電通道增加新能源外送能力,抓緊規劃新建必要的外送通道,以市場需求引導加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構建全覆蓋、強支撐的省內電網,加快互聯互通的跨區域電力交換樞紐的建設,促進新能源建設有序發展。
(四)積極做好光伏扶貧工作。光伏扶貧是脫貧攻堅機制創新的新舉措,立足我州太陽能資源優勢,充分理解掌握國家各項新能源政策,堅持政策導向,科學把握太陽能開發利用新形勢,調整光伏發電開發功能定位,搶抓機遇,積極爭取太陽能建設項目來指導光伏扶貧項目,要把服務地方、改善民生和脫貧致富作為重點,推進光伏多元化高效綜合利用,把光伏扶貧與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相結合,打造我州光伏+扶貧+農業基地,對已上報的光伏扶貧實施方案,要加大工作的對接力度,爭取項目的早日落地建設,走出一條具有“農光互補”的特色、適合公司、適應地方自然條件的農業發展之路。
(五)優化能源消費水平,積極拓展電力市場。結合電力體制改革,積極開展電力合作通道建設,提供穩定的電力市場,降低發電企業的成本回收壓力,為企業成長提供有力保障;加強能源資源合作開發,提升能源服務能力,加強農村電網升級改造,提升城鎮用電水平,鼓勵城鄉居民用電;加快城市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來拓展電力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