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日喀則市區45公里、毗鄰和平機場的地方,一棟棟嶄新的大棚矗立在國道318沿線,與一般大棚不同的是,這些大棚上面還多了一排排太陽能光伏發電板。這是日喀則利用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城市這一契機重點打造的“光伏+生態設施農業”產業扶貧示范園區。
日喀則是有名的日光城,日照時間長,年日照時數達3000小時以上,具有發展光伏產業的潛質。同時農產品供給一直以來也是西藏發展過程中的短板之一,特別是蔬菜水果的供給長期以來依賴內地,在本地發展蔬菜水果種植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據介紹,園區占地面積約6.5萬畝,計劃投資280億元,設計光伏發電總規模2000兆瓦,預計年發電量可達40億度,能解決近2萬人就業。
“該項目土地流轉受益戶達445戶2807人,我們將以扶貧公司為平臺,與村組集體簽訂土地流轉協議,由扶貧公司與入園企業簽訂土地租賃協議。項目建成后,扶貧公司每年按照園區總發電收益的5%進行分紅,預計年收入達2億元。”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委常委、副區長楊建明介紹。同時,示范園區旁還正在配套建設光伏小鎮項目。這是易地搬遷的重點民生項目,建設占地面積達2781畝,可安置易地搬遷群眾2000戶。搬遷后,貧困戶可依托示范園區進行就業。利用優勢的區位,園區也將開展觀光旅游等項目。
目前,光伏+生態示范園區已引進并簽約入園企業20家,開工建設農業項目7個。
日喀則是有名的日光城,日照時間長,年日照時數達3000小時以上,具有發展光伏產業的潛質。同時農產品供給一直以來也是西藏發展過程中的短板之一,特別是蔬菜水果的供給長期以來依賴內地,在本地發展蔬菜水果種植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該項目土地流轉受益戶達445戶2807人,我們將以扶貧公司為平臺,與村組集體簽訂土地流轉協議,由扶貧公司與入園企業簽訂土地租賃協議。項目建成后,扶貧公司每年按照園區總發電收益的5%進行分紅,預計年收入達2億元。”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委常委、副區長楊建明介紹。同時,示范園區旁還正在配套建設光伏小鎮項目。這是易地搬遷的重點民生項目,建設占地面積達2781畝,可安置易地搬遷群眾2000戶。搬遷后,貧困戶可依托示范園區進行就業。利用優勢的區位,園區也將開展觀光旅游等項目。

目前,光伏+生態示范園區已引進并簽約入園企業20家,開工建設農業項目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