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一段再普通不過的機器轟鳴聲,來自于全球首套10兆瓦級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集成實驗與示范平臺,而它的研制過程恰如其名般漫長,為了它,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中組部首批“萬人計劃”入選者陳海生,帶領團隊奮斗了十多年。
陳海生:我們真真正正的想法就是要干點事兒,能夠把這件事干成,我們是全球第一個干成的,確確實實把它轉化成生產力、做出貢獻了,這是我們真正的幸福。
2005年,陳海生被公派去英國利茲大學訪學1年。當時,“新型液態空氣儲能系統”的概念在陳海生頭腦中逐漸成型。2009年,陳海生放棄了英國的高薪聘請,回國組建團隊。
陳海生:當時經費就特別困難,沒有人信任你。因為我年齡也比較小,說得難聽一點,一個小孩帶著一群小孩,我憑什么給你投入那么多經費讓你來做這個事兒。壓力非常大,睡不著覺。
重壓之下,他迎難而上。如今,無論在新型壓縮空氣儲能的規模上還是在性能指標上,無論在產業化進程還是在專利數量上,陳海生的團隊都做到了“國際第一”。現在,陳海生已經開始投入到效率更高、規模更大、壽命更長的100兆瓦級系統的設計工作中。商用的同時,他希望研究也能真正地惠及萬家。
陳海生:也許再過10年、20年回首過來的時候,指著某一個儲能電站就說,“這個儲能電站是我的技術,是我們在全世界首先建立起來的,通過它能夠多發多少電,通過它能夠帶來多少效益。”我覺得這,應該也是一種幸福。
陳海生:我們真真正正的想法就是要干點事兒,能夠把這件事干成,我們是全球第一個干成的,確確實實把它轉化成生產力、做出貢獻了,這是我們真正的幸福。
2005年,陳海生被公派去英國利茲大學訪學1年。當時,“新型液態空氣儲能系統”的概念在陳海生頭腦中逐漸成型。2009年,陳海生放棄了英國的高薪聘請,回國組建團隊。
陳海生:當時經費就特別困難,沒有人信任你。因為我年齡也比較小,說得難聽一點,一個小孩帶著一群小孩,我憑什么給你投入那么多經費讓你來做這個事兒。壓力非常大,睡不著覺。
重壓之下,他迎難而上。如今,無論在新型壓縮空氣儲能的規模上還是在性能指標上,無論在產業化進程還是在專利數量上,陳海生的團隊都做到了“國際第一”。現在,陳海生已經開始投入到效率更高、規模更大、壽命更長的100兆瓦級系統的設計工作中。商用的同時,他希望研究也能真正地惠及萬家。
陳海生:也許再過10年、20年回首過來的時候,指著某一個儲能電站就說,“這個儲能電站是我的技術,是我們在全世界首先建立起來的,通過它能夠多發多少電,通過它能夠帶來多少效益。”我覺得這,應該也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