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1日,當記者走進泗水縣泗張鎮南陳村,一排排太陽能光伏發電板被整齊地安置在一個偌大的院落中,閃閃發光的藍色多晶硅組件仰面迎著陽光,吸吮著太陽的能量。這就是南陳村新建的50KW太陽能光伏“電站”,村里貧困戶脫貧的最大指望。
幫助該村建成光伏“電站”的是一位省派“第一書記”,他叫季中,是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2月派駐泗水縣泗張鎮南陳村的。南陳村屬于山地丘陵地形,常年光照充足,屋頂房檐空閑,村里人員多出去務工,勞動力缺乏。經過幾個月的走訪調查,在諸多的扶貧項目中如何找到一個更加適合本村村情的項目成為擺在季中面前的難題。2015年,國家加大了環保治理,在綠色能源方面的扶持呈上升趨勢,如果能將新型的太陽能發電引入偏遠貧困村,對農村扶貧產業必將是一次探索。于是,季中和村支書馮偉東一合計,何不利用當地光照資源充沛的優勢,將村里的屋頂房檐利用起來,把光伏并網發電工程作為精準脫貧重點項目?這一想法隨即得到村兩委全體黨員、村民代表一致同意。
說干就干。季中在取得縣鎮兩級同意后,和村干部先后到臨沂、壽光、泰安等地考察光伏發電的項目,詳細了解了光伏發電的安裝、原理和經濟效益,并利用校友資源咨詢了曲阜師范大學知名校友桑樂總裁高靖平,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采用公開招標方式引來了光伏發電制造商桑樂太陽能有限公司。桑樂太陽能有限公司在得知這一扶貧項目后十分重視,安排專人入村規劃、設計、安裝,并對后期并網給予全力支持。項目一期投入40萬元的50KW電站建成并實現并網,達到了預期目的。與泗水縣供電公司簽訂了供電合同,每度電國家補貼1.03分,年收益可達到7萬元,可持續25年之久。村委按照產業扶貧要求公開透明、科學合理的分配項目收益,70%用于貧困戶,30%為村集體收入,既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又增加了村集體收入。
“第一書記為我們村帶來了希望,村里沒有收入,什么事情也干不了,現在有了第一書記爭取的光伏發電項目,村集體每年都有收入,細水長流,有了這些錢能解決村里的很多問題。”村會計朱良說。光伏發電項目,讓村內的老百姓很感興趣,紛紛到村大院駐足觀看,向村干部將太陽能發電奧秘仔仔細細問了個究竟。來參加考察的村民興奮地說:“家里的房頂也閑著,加上這個太陽能發電板,不但屋頂防曬了,還能多賣錢,多好!確實是好項目,收益穩定,國家扶持,第一書記真是讓太陽幫老百姓賺錢了!”
泗張鎮扶貧辦主任李強在談到項目遴選時說:“光伏發電項目是新能源項目,無污染,且不影響村民正常的生產生活,同時項目相對穩定,風險較小,收益公開透明,既符合精準扶貧要求,又符合村民的創業初衷,適合在貧困村落地實施。”
“在光伏發電等產業項目的支撐,2016底,南陳村貧困戶實現脫貧。”季中告訴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