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縣順利通過省發改委(能源局)、省財政廳的審查,成功創建成為全市首個省清潔能源示范縣。
據悉,早在2011年,我縣就在全省率先出臺首個縣級能源發展工作五年行動計劃,拉開了清潔能源創新發展的序幕。近年來,我縣開展“追風、逐日、踏浪”三大行動,大力推進太陽能光伏、風電、抽水蓄能、潮汐能等一系列清潔能源項目的開發利用,加快發展太陽能電池組件、電動汽車等新能源產業,取得了明顯成效。2015年度實現市級新能源產業工業總產值增速和增加值增速雙第一,并在全國第七屆中國新能源產業經濟發展年會中榮獲“2015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新能源城市”。“十三五”期間,預計我縣清潔能源投資總額比“十二五”翻兩番,超過200億元,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將超過200萬千瓦。
走進享有“東海云頂,寰中絕勝”之稱的茶山,邂逅“最美風電場”。這里滿目蒼翠,云霧繚繞,緩緩轉動的葉片仿佛巨人揮舞的臂膀。五年前,我縣創新思維,將茶山風電項目建設與發展休閑旅游、基礎設施等相結合,統籌推進區域發展。同時,圍繞項目謀劃抓創新,對全縣風能資源摸底調查,建立項目儲備庫;圍繞項目建設抓創新,“一事一議”制訂政策處理標準,首創提出項目場內道路硬化要求,高標準、嚴把關項目水保、環保等工作。“十二五”期間,相繼建成國電茶山風電場一期和擴建工程、中廣核一市風電場工程,積極開展桃源風電場、茶山風電場三期、雙峰風電場等測風工作。截止2016年底,建成風電項目總投資9.2億元,總裝機容量10.65萬千瓦,可年發電量約2.25億千瓦時。
太陽能安全、環保、經濟,是21世紀重點發展的能源之一。我縣充分發揮以東方日升為龍頭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優勢,大力推進“農光”、“漁光”及分布式屋頂、園區光伏等項目的建設。此舉既實現我縣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促進節能減排,又能拉動光伏產業的高速發展,實現雙贏。據縣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縣累計完成光伏項目省市縣級備案約25萬千瓦,可年發電量約2.5億千瓦時,全部項目落地可實現投資20億元。
與此同時,我縣將以岳井洋潮汐能電站為核心,利用周邊下洋涂圍墾灘涂、堤壩等可利用土地資源,統籌謀劃建設集風、光、潮一體化的新能源示范基地。該項目總裝機容量約400兆瓦,總投資55億元,實現農業、漁業、新能源產業的相輔相成,資源共享。依托項目建設,一舉貫通象山和寧海的連接通道,結合周邊的石窟文化、海洋文化,打造集文化旅游、科普教育、綠色休閑和示范宣傳一體化的特色小鎮,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實現經濟效益超百億。
據悉,早在2011年,我縣就在全省率先出臺首個縣級能源發展工作五年行動計劃,拉開了清潔能源創新發展的序幕。近年來,我縣開展“追風、逐日、踏浪”三大行動,大力推進太陽能光伏、風電、抽水蓄能、潮汐能等一系列清潔能源項目的開發利用,加快發展太陽能電池組件、電動汽車等新能源產業,取得了明顯成效。2015年度實現市級新能源產業工業總產值增速和增加值增速雙第一,并在全國第七屆中國新能源產業經濟發展年會中榮獲“2015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新能源城市”。“十三五”期間,預計我縣清潔能源投資總額比“十二五”翻兩番,超過200億元,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將超過200萬千瓦。
走進享有“東海云頂,寰中絕勝”之稱的茶山,邂逅“最美風電場”。這里滿目蒼翠,云霧繚繞,緩緩轉動的葉片仿佛巨人揮舞的臂膀。五年前,我縣創新思維,將茶山風電項目建設與發展休閑旅游、基礎設施等相結合,統籌推進區域發展。同時,圍繞項目謀劃抓創新,對全縣風能資源摸底調查,建立項目儲備庫;圍繞項目建設抓創新,“一事一議”制訂政策處理標準,首創提出項目場內道路硬化要求,高標準、嚴把關項目水保、環保等工作。“十二五”期間,相繼建成國電茶山風電場一期和擴建工程、中廣核一市風電場工程,積極開展桃源風電場、茶山風電場三期、雙峰風電場等測風工作。截止2016年底,建成風電項目總投資9.2億元,總裝機容量10.65萬千瓦,可年發電量約2.25億千瓦時。
太陽能安全、環保、經濟,是21世紀重點發展的能源之一。我縣充分發揮以東方日升為龍頭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優勢,大力推進“農光”、“漁光”及分布式屋頂、園區光伏等項目的建設。此舉既實現我縣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促進節能減排,又能拉動光伏產業的高速發展,實現雙贏。據縣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縣累計完成光伏項目省市縣級備案約25萬千瓦,可年發電量約2.5億千瓦時,全部項目落地可實現投資20億元。
與此同時,我縣將以岳井洋潮汐能電站為核心,利用周邊下洋涂圍墾灘涂、堤壩等可利用土地資源,統籌謀劃建設集風、光、潮一體化的新能源示范基地。該項目總裝機容量約400兆瓦,總投資55億元,實現農業、漁業、新能源產業的相輔相成,資源共享。依托項目建設,一舉貫通象山和寧海的連接通道,結合周邊的石窟文化、海洋文化,打造集文化旅游、科普教育、綠色休閑和示范宣傳一體化的特色小鎮,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實現經濟效益超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