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可以在電力需求低時儲電,在電力需求高時放電,可以幫助電網更好地融合風電和太陽能發電,保證可再生能源發電廠持續工作,避免棄風棄光等現象發生。
眾所周知,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問題是時有時無的間歇性和時大時小的波動性,并且還很難預測,于是在用能需求不變的前提下,只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把一個地方多余的能量運到另一個需要能量的地方去,即建設輸電通道;另一種是把多余的能量儲存起來,等需要的時候再用,即儲能。
據了解,把1度電送去別處的成本約1至5角錢(依靠電網),把1度電儲存起來在釋放出來的成本超過1元錢,有些儲能方式成本遠超1元錢,那么該建設電網還是儲能設施呢?
我國可再生能源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這些地方本身消納能力就不足,就儲能的功能來說,我們不僅僅是為了存電,而是放電,如果是這樣,儲能在其中能起到多大的價值呢?儲能的應用價值究竟在哪里呢?針對上述問題,北極星儲能網在第四屆國際儲能峰會上采訪了德國萊茵TÜV集團大中華區總經理李衛春。
儲能的發展最大的問題是應用的場景和經濟性,經濟性對各個行業來說都是一樣的,不管是在風力發電用儲能、還是生物質、或是傳統的火力發電包括光伏等等,配備多大容量的儲能就會花費相應的成本,所以就經濟方面來看,大家的機會是均等的。
就應用模式來講,李衛春認為光伏是儲能最合適的應用場景。我們需要儲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新能源的占比要提高,新能源發電對于電網接入來講要更具友好性,新能源發電的電能質量要提高,讓新能源成為可靠、高效、安全、受歡迎的新能源,而這個問題,大部分都是需要儲能來解決的。所以說儲能跟新能源的綁定一定是很默契的,而且是必須的。同時,能源互聯網和能源管理也需要儲能來作為基礎設施。
李衛春拿風電、光伏進行舉例。風力發電主要以大型風電場為主,現在已經走向海上風電了,從規模來講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它對于儲能的應用場景更多的就是電力系統和工業的應用需求。但是光伏可以是無處不在的,它的應用場景有很多,比如它可以應用于家庭中,可以應用于公司等建筑物的樓頂,也可以應用在大型的小區或者工業區,地面電站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儲能可以跟光伏的各個應用場景進行結合。而且,就近階段中國光伏來講,從地面電站到商用然后到分布式,在這個過程中陸陸續續遇到一些難題和困難,儲能與光伏配套的意愿性和時效性非常好,這個就會快速帶動光伏+儲能的發展。
李衛春表示,儲能的產品進入戶用領域,如果可以把產品設計的像家電一樣,對于用戶來講是很愿意接受的,后邊要考驗的就是系統的價格、安全性。如果這兩個問題能夠解決,我認為光儲的發展是勢不可擋的。
未來儲能市場空間極其巨大,這是毋庸置疑的。
單就中國市場,到2020年光伏裝機不低于110GW,其中至少60GW的配額在分布式光伏;2030年全國光伏裝機總量很可能將突破400GW,分布式光伏很可能突破200GW以上,試想一下這些項目如果全部配備儲能,將是一個多大的市場?
眾所周知,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問題是時有時無的間歇性和時大時小的波動性,并且還很難預測,于是在用能需求不變的前提下,只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把一個地方多余的能量運到另一個需要能量的地方去,即建設輸電通道;另一種是把多余的能量儲存起來,等需要的時候再用,即儲能。
據了解,把1度電送去別處的成本約1至5角錢(依靠電網),把1度電儲存起來在釋放出來的成本超過1元錢,有些儲能方式成本遠超1元錢,那么該建設電網還是儲能設施呢?
我國可再生能源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這些地方本身消納能力就不足,就儲能的功能來說,我們不僅僅是為了存電,而是放電,如果是這樣,儲能在其中能起到多大的價值呢?儲能的應用價值究竟在哪里呢?針對上述問題,北極星儲能網在第四屆國際儲能峰會上采訪了德國萊茵TÜV集團大中華區總經理李衛春。

儲能的發展最大的問題是應用的場景和經濟性,經濟性對各個行業來說都是一樣的,不管是在風力發電用儲能、還是生物質、或是傳統的火力發電包括光伏等等,配備多大容量的儲能就會花費相應的成本,所以就經濟方面來看,大家的機會是均等的。
就應用模式來講,李衛春認為光伏是儲能最合適的應用場景。我們需要儲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新能源的占比要提高,新能源發電對于電網接入來講要更具友好性,新能源發電的電能質量要提高,讓新能源成為可靠、高效、安全、受歡迎的新能源,而這個問題,大部分都是需要儲能來解決的。所以說儲能跟新能源的綁定一定是很默契的,而且是必須的。同時,能源互聯網和能源管理也需要儲能來作為基礎設施。
李衛春拿風電、光伏進行舉例。風力發電主要以大型風電場為主,現在已經走向海上風電了,從規模來講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它對于儲能的應用場景更多的就是電力系統和工業的應用需求。但是光伏可以是無處不在的,它的應用場景有很多,比如它可以應用于家庭中,可以應用于公司等建筑物的樓頂,也可以應用在大型的小區或者工業區,地面電站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儲能可以跟光伏的各個應用場景進行結合。而且,就近階段中國光伏來講,從地面電站到商用然后到分布式,在這個過程中陸陸續續遇到一些難題和困難,儲能與光伏配套的意愿性和時效性非常好,這個就會快速帶動光伏+儲能的發展。
李衛春表示,儲能的產品進入戶用領域,如果可以把產品設計的像家電一樣,對于用戶來講是很愿意接受的,后邊要考驗的就是系統的價格、安全性。如果這兩個問題能夠解決,我認為光儲的發展是勢不可擋的。
未來儲能市場空間極其巨大,這是毋庸置疑的。
單就中國市場,到2020年光伏裝機不低于110GW,其中至少60GW的配額在分布式光伏;2030年全國光伏裝機總量很可能將突破400GW,分布式光伏很可能突破200GW以上,試想一下這些項目如果全部配備儲能,將是一個多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