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熔鹽為儲熱或傳熱介質的光熱電站傳儲熱系統中,熔鹽泵是其中最為關鍵的設備之一,由于其需要在220~560攝氏度的高溫工況下長期運行,對泵的設計、材料的選擇、工藝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較高要求。在實際電站運營中,如果由于熔鹽泵在工作過程中出現問題而宕機,對電站整體運行將造成較大影響,并可能導致較大經濟損失。
國產VS外資品牌 在質量和價格之間的取舍
正因為此,目前來看,項目方似乎均將擁有商業化光熱電站供貨業績列為熔鹽泵的采購條件之一。在中廣核德令哈50MW光熱發電項目招標中,熔鹽泵的采購被單獨列項,并要求投標人應具有2項及以上、且總數量不少于6臺光熱電站熔鹽泵的供貨業績。而在目前已知的國內規模化光熱發電項目熔鹽泵的采購中,除中廣核項目外,中控德令哈10MW熔鹽塔電站和首航節能10MW熔鹽塔電站均采購了擁有商業化供貨業績的外資品牌產品。
國產熔鹽泵的代表廠商濟南華威泵業有限公司(簡稱濟南華威)相關人士對國產和外資熔鹽泵產品作對比分析時表示,國產泵的優點是價格相對較低,服務及時,供貨周期短,缺點是缺少業績。外資品牌產品的優點是在國外光熱項目中已有成功運行經驗和業績,但缺點是價格昂貴,供貨周期長,售后服務難以本地化。
另一國產代表廠商江蘇飛躍機泵集團有限公司(江蘇飛躍)給出了類似觀點,認為生產周期、售后符合和運輸是國產泵相對外資品牌的主要優勢,但50MW以上項目的運行業績是一大劣勢,另外外資產品加工精度更高,長軸熔鹽泵經驗比國內豐富一些。

表:國內外相關熔鹽泵供應商的主要業績
對此,外資熔鹽泵代表廠商美國福斯(FlowServe)方面表示,外資熔鹽泵的技術優勢更大,如福斯的泵甚至可以做到400米以上揚程。同時,除了在美國,西班牙兩個工廠外,福斯在國內的蘇州工廠也可進行本土化制造。但在交貨期和價格方面,福斯也承認外資品牌產品有一定劣勢。
今年1月31日正式收購磨銳泵的蘇爾壽泵業對此問題進一步表示,首批20個項目的熔鹽泵預計都將采用VS1型式結構,此結構運行穩定,有成熟應用經驗,運行范圍廣,適用于商業化光熱電站。目前能設計和生產此類泵的以外資廠商為主。國內廠家基本采用的都是VS4結構,VS4更適合于小工況或者軸長較短的試驗回路項目。這一說法從上述國內外廠商的業績表中似乎也得到了印證。
由此來看,對國產和外資品牌熔鹽泵的認知,熔鹽泵廠商不分國內外均有統一認知,而熔鹽泵的取舍,很大程度上是在高質量和低價格之間進行選擇。那么,對項目方而言,究竟應該如何采購,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呢?
相關廠商對此持統一觀點,在質量、可靠性以及交貨期和價格等的權衡中,前者更為重要。福斯方面直言道,“熔鹽泵的可靠性是最重要的,在招投標中大家都說自己的泵能用,但能用的標準是什么,肯定還是以業績說話了。一個沒做過的企業給八個月的交貨期和一個做過的企業給十二個月交貨期,誰更可信呢?”蘇爾壽方面也表示,熔鹽泵采購應優先考慮具有良好實際運營經驗的品牌,然后才是價格。
國內廠商也認為,熔鹽泵的質量和可靠性非常重要。在經驗和業績方面,國內廠商相對劣勢,但這種劣勢從大的層面來講,是市場造成的,桂林廣匯泵業的石曉斌就表示,“國內光熱項目剛啟動,國產廠商怎么會有光熱項目的運行案例?”
從培育國產品牌的角度出發,在政府補貼支持的首批示范項目的熔鹽泵采購中,是否應給予國產廠商一定傾斜?國產廠商對此必然是歡迎的。但需要確定的前提仍然是,國產廠商的產品的可靠性到底如何?對此,采購方應予以深度調研。
華威泵業方面從客觀角度給出了一個相對中立的建議,“采購方應針對技術,業績、服務和價格四方面對熔鹽泵的生產企業進行綜合評價,合理量化評標原則,選擇能滿足項目需要的、性價比高的熔鹽泵。”
供貨周期4~12個月 應據項目進度推熔鹽泵的采購時間點
按國家能源局原則上在2018年底建成投運首批示范項目的要求,熔鹽泵的最遲訂貨時間是在什么時候?外資廠商和國產廠商對此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而造成這種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外資品牌產品的供貨期在12個月左右,而部分國產廠商的供貨期則可縮短至4~7個月左右。
福斯和費亞泰克方面表示,供貨期一般為12個月。蘇爾壽方面則補充稱,由于熔鹽泵是非標準產品,需要特殊定制,其供貨周期至少需要合同生效后12個月。江蘇飛躍方面表示,該公司熔鹽泵的供貨周期根據軸長確定,一般液下深度12m以上,供貨周期在8-12個月。但華威泵業和廣匯泵業則表示,供貨周期一般是4~7個月。由此來看,國內外廠商在熔鹽泵的供貨期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在國家首批20個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中,有18個項目采用熔鹽儲熱,需要采購熔鹽泵,考慮到國內和外資廠商的供貨周期不同,外資廠商預計的最遲訂貨時間應在今年6月份。
福斯方面對此表示,常規(保守)來講,熔鹽泵的制造周期為12個月,也就意味著,如果要使項目在18年底投運,考慮到調試周期,最遲應在今年八月前簽訂合同。費亞泰克方面也表示,“進口熔鹽泵的生產周期一般在10個月左右,加上海運、清關和內陸運輸差不多兩個月,也就是十二個月到達現場。這樣的話,預留現場安裝調試等時間,2018年6月份前必須到達現場,最遲訂貨時間是2017年6月份。”而蘇爾壽方面對此也持類似觀點。
但國內廠商多認為,由于國產熔鹽泵交貨期短,在2017年底前甚至2018年初采購熔鹽泵都為時不晚。
但事實上,目前各示范項目的推進進度有快有慢,在2018年底前如期建成投運的示范項目預計不會太多,如此來看,對各個示范項目的熔鹽泵采購都需要根據其項目推進進度來單獨預估,方能準確把握市場。
另外,不同的工藝類型,不同儲熱時長的項目,其對熔鹽泵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具體體現在由于溫度不同導致的材料選擇不同,由于所需揚程不同導致的泵級數不同,由于儲罐高度不同導致的泵長度不同等。熔鹽泵應根據客戶項目現場的運行方式,安裝要求及實際工況特殊定制,而這些因素也將影響到熔鹽泵的供貨周期。
對國產熔鹽泵廠商而言,首批示范項目啟動建設為其提供了積累業績和經驗的良機,在缺失經驗和業績的情況下,國產廠商在與外資廠商的競爭中,可以祭出手的首推價格,由此預計熔鹽泵的價格競爭將較為激烈,而這或許對拉低外資品牌廠商的報價起到一定積極影響。
國產VS外資品牌 在質量和價格之間的取舍
正因為此,目前來看,項目方似乎均將擁有商業化光熱電站供貨業績列為熔鹽泵的采購條件之一。在中廣核德令哈50MW光熱發電項目招標中,熔鹽泵的采購被單獨列項,并要求投標人應具有2項及以上、且總數量不少于6臺光熱電站熔鹽泵的供貨業績。而在目前已知的國內規模化光熱發電項目熔鹽泵的采購中,除中廣核項目外,中控德令哈10MW熔鹽塔電站和首航節能10MW熔鹽塔電站均采購了擁有商業化供貨業績的外資品牌產品。
國產熔鹽泵的代表廠商濟南華威泵業有限公司(簡稱濟南華威)相關人士對國產和外資熔鹽泵產品作對比分析時表示,國產泵的優點是價格相對較低,服務及時,供貨周期短,缺點是缺少業績。外資品牌產品的優點是在國外光熱項目中已有成功運行經驗和業績,但缺點是價格昂貴,供貨周期長,售后服務難以本地化。
另一國產代表廠商江蘇飛躍機泵集團有限公司(江蘇飛躍)給出了類似觀點,認為生產周期、售后符合和運輸是國產泵相對外資品牌的主要優勢,但50MW以上項目的運行業績是一大劣勢,另外外資產品加工精度更高,長軸熔鹽泵經驗比國內豐富一些。

表:國內外相關熔鹽泵供應商的主要業績
今年1月31日正式收購磨銳泵的蘇爾壽泵業對此問題進一步表示,首批20個項目的熔鹽泵預計都將采用VS1型式結構,此結構運行穩定,有成熟應用經驗,運行范圍廣,適用于商業化光熱電站。目前能設計和生產此類泵的以外資廠商為主。國內廠家基本采用的都是VS4結構,VS4更適合于小工況或者軸長較短的試驗回路項目。這一說法從上述國內外廠商的業績表中似乎也得到了印證。
由此來看,對國產和外資品牌熔鹽泵的認知,熔鹽泵廠商不分國內外均有統一認知,而熔鹽泵的取舍,很大程度上是在高質量和低價格之間進行選擇。那么,對項目方而言,究竟應該如何采購,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呢?
相關廠商對此持統一觀點,在質量、可靠性以及交貨期和價格等的權衡中,前者更為重要。福斯方面直言道,“熔鹽泵的可靠性是最重要的,在招投標中大家都說自己的泵能用,但能用的標準是什么,肯定還是以業績說話了。一個沒做過的企業給八個月的交貨期和一個做過的企業給十二個月交貨期,誰更可信呢?”蘇爾壽方面也表示,熔鹽泵采購應優先考慮具有良好實際運營經驗的品牌,然后才是價格。
國內廠商也認為,熔鹽泵的質量和可靠性非常重要。在經驗和業績方面,國內廠商相對劣勢,但這種劣勢從大的層面來講,是市場造成的,桂林廣匯泵業的石曉斌就表示,“國內光熱項目剛啟動,國產廠商怎么會有光熱項目的運行案例?”
從培育國產品牌的角度出發,在政府補貼支持的首批示范項目的熔鹽泵采購中,是否應給予國產廠商一定傾斜?國產廠商對此必然是歡迎的。但需要確定的前提仍然是,國產廠商的產品的可靠性到底如何?對此,采購方應予以深度調研。
華威泵業方面從客觀角度給出了一個相對中立的建議,“采購方應針對技術,業績、服務和價格四方面對熔鹽泵的生產企業進行綜合評價,合理量化評標原則,選擇能滿足項目需要的、性價比高的熔鹽泵。”
供貨周期4~12個月 應據項目進度推熔鹽泵的采購時間點
按國家能源局原則上在2018年底建成投運首批示范項目的要求,熔鹽泵的最遲訂貨時間是在什么時候?外資廠商和國產廠商對此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而造成這種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外資品牌產品的供貨期在12個月左右,而部分國產廠商的供貨期則可縮短至4~7個月左右。
福斯和費亞泰克方面表示,供貨期一般為12個月。蘇爾壽方面則補充稱,由于熔鹽泵是非標準產品,需要特殊定制,其供貨周期至少需要合同生效后12個月。江蘇飛躍方面表示,該公司熔鹽泵的供貨周期根據軸長確定,一般液下深度12m以上,供貨周期在8-12個月。但華威泵業和廣匯泵業則表示,供貨周期一般是4~7個月。由此來看,國內外廠商在熔鹽泵的供貨期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在國家首批20個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中,有18個項目采用熔鹽儲熱,需要采購熔鹽泵,考慮到國內和外資廠商的供貨周期不同,外資廠商預計的最遲訂貨時間應在今年6月份。
福斯方面對此表示,常規(保守)來講,熔鹽泵的制造周期為12個月,也就意味著,如果要使項目在18年底投運,考慮到調試周期,最遲應在今年八月前簽訂合同。費亞泰克方面也表示,“進口熔鹽泵的生產周期一般在10個月左右,加上海運、清關和內陸運輸差不多兩個月,也就是十二個月到達現場。這樣的話,預留現場安裝調試等時間,2018年6月份前必須到達現場,最遲訂貨時間是2017年6月份。”而蘇爾壽方面對此也持類似觀點。
但國內廠商多認為,由于國產熔鹽泵交貨期短,在2017年底前甚至2018年初采購熔鹽泵都為時不晚。
但事實上,目前各示范項目的推進進度有快有慢,在2018年底前如期建成投運的示范項目預計不會太多,如此來看,對各個示范項目的熔鹽泵采購都需要根據其項目推進進度來單獨預估,方能準確把握市場。
另外,不同的工藝類型,不同儲熱時長的項目,其對熔鹽泵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具體體現在由于溫度不同導致的材料選擇不同,由于所需揚程不同導致的泵級數不同,由于儲罐高度不同導致的泵長度不同等。熔鹽泵應根據客戶項目現場的運行方式,安裝要求及實際工況特殊定制,而這些因素也將影響到熔鹽泵的供貨周期。
對國產熔鹽泵廠商而言,首批示范項目啟動建設為其提供了積累業績和經驗的良機,在缺失經驗和業績的情況下,國產廠商在與外資廠商的競爭中,可以祭出手的首推價格,由此預計熔鹽泵的價格競爭將較為激烈,而這或許對拉低外資品牌廠商的報價起到一定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