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二簽署行政令,推翻了前總統奧巴馬為對抗氣候變化所做的大部分努力,以期提振煤炭行業和油氣開采業并增加就業,但有環保組織稱將就此訴諸法庭。
這項被稱為“能源獨立”的行政令廢除了奧巴馬治下“清潔電力計劃”(Clean Power Plan)要求到2030年美國發電廠碳排放在2005年基礎上再減少32%的目標,取消了環境質量委員會(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發放基建牌照時參考氣候變化的指引,解除禁止在聯邦土地上進行新煤炭開采租賃的臨時禁令,并不再限制油氣開采場所的甲烷排放。
特朗普表示,行政令的目的除了履行競選承諾,還將解除“針對煤炭的戰爭”,是提振美國能源行業、撤銷扼殺就業增長型監管的“歷史性一步”,可以幫助美國盡早實現能源獨立。多位煤礦主受邀到美國環保局(EPA)見證行政令的簽署,環保局長Scott Pruitt還戲稱:“你們可能從沒進過環保局吧”,暗指他們今天卻翻身做了主人。
據時政新聞網站The Hill分析,美國燃煤電廠等化石燃料行業將是本次行政令的最大受益方,特別是在煤炭資源豐富州分的鄉村地區運營的小型電廠。
標普500指數中的能源與材料板塊各上漲至少1%,領漲大盤。追蹤煤炭企業的ETF VanEck Vectors Coal ETF上漲0.7%,WTI原油期貨上漲1.3%至48.37美元,油氣開發商Noble Energy股價上漲4%,頁巖油氣的鼻祖產商Chesapeake Energy股價上漲4.5%。
根據美國能源部報道,美國的燃煤供電去年已降至340萬兆瓦時/天,占市場供應份額30%,小于2015年的份額33%。而去年天然氣的供電份額則從2015年的33%提升至34%,水力發電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供電量達到170萬兆瓦時/天,供電份額從2015年的13%升至15%。
但大型供電商和行業專家均表示,由燃煤發電轉向天然氣發電已成為能源行業的整體趨勢,他們還將長期投資于風能、太陽能和核能發電等可再生新能源。美國最大的供電商之一Duke Energy的CEO Lynn Good曾表示,天然氣的價格低廉以及新能源的價格下降,是驅動公司減少燃煤發電比例的主要因素,也符合公司股東和顧客的要求。
出于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反對,奧巴馬政府的“清潔電力計劃”其實從未得以執行。但策劃環保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lean Air Agencies的負責人Bill Becker對《華爾街日報》表示,就算沒有這一計劃,約有85%的美國州府也即將實現計劃制定的碳減排目標。
除了價格考量,供電商還要考慮很多其他因素,也不會輕易轉回燃煤火電。首先是使用新能源發電的稅收優惠政策有效減低了運營成本,其次是大多數州府要求增加新能源發電的行政規定,此外還有養老基金和大學捐贈基金要求采用環保方式發電的投資要求等。
盡管美國能源部預計,如果沒有奧巴馬的清潔電力計劃,燃煤供電勢必會增加,但這一紅利也只會延續到2020年。官方預計到2030年以后,美國使用天然氣發電的比例將重新反超煤炭發電。
環保組織也認為特朗普的能源行政令不符合氣候變化的歷史發展規律。環保倡議活動家、美國億萬富翁Tom Steyer認為:“特朗普的行政令不僅有損美國價值觀,也會傷害美國人的健康、安全和富裕程度。”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大會前執行秘書長Christiana Figueres也發聲譴責,并認為“新能源行業不僅能讓空氣便清潔,也會產生大量就業機會。特朗普政府只顧化石燃料而摒棄清潔能源,是違反經濟發展規律的表現”。
這已經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挑戰現存的能源法規。他此前曾推進恢復Keystone XL和達科他管道兩項輸油管線建設,并加速環境審查和高優先級基礎設施項目的批準。在奧巴馬的領導下,橫加公司(Transcanada)的Keystone XL石油管道在環保主義者反對該項目超過7年后遭到拒絕。
這項被稱為“能源獨立”的行政令廢除了奧巴馬治下“清潔電力計劃”(Clean Power Plan)要求到2030年美國發電廠碳排放在2005年基礎上再減少32%的目標,取消了環境質量委員會(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發放基建牌照時參考氣候變化的指引,解除禁止在聯邦土地上進行新煤炭開采租賃的臨時禁令,并不再限制油氣開采場所的甲烷排放。
特朗普表示,行政令的目的除了履行競選承諾,還將解除“針對煤炭的戰爭”,是提振美國能源行業、撤銷扼殺就業增長型監管的“歷史性一步”,可以幫助美國盡早實現能源獨立。多位煤礦主受邀到美國環保局(EPA)見證行政令的簽署,環保局長Scott Pruitt還戲稱:“你們可能從沒進過環保局吧”,暗指他們今天卻翻身做了主人。
據時政新聞網站The Hill分析,美國燃煤電廠等化石燃料行業將是本次行政令的最大受益方,特別是在煤炭資源豐富州分的鄉村地區運營的小型電廠。
標普500指數中的能源與材料板塊各上漲至少1%,領漲大盤。追蹤煤炭企業的ETF VanEck Vectors Coal ETF上漲0.7%,WTI原油期貨上漲1.3%至48.37美元,油氣開發商Noble Energy股價上漲4%,頁巖油氣的鼻祖產商Chesapeake Energy股價上漲4.5%。
根據美國能源部報道,美國的燃煤供電去年已降至340萬兆瓦時/天,占市場供應份額30%,小于2015年的份額33%。而去年天然氣的供電份額則從2015年的33%提升至34%,水力發電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供電量達到170萬兆瓦時/天,供電份額從2015年的13%升至15%。
但大型供電商和行業專家均表示,由燃煤發電轉向天然氣發電已成為能源行業的整體趨勢,他們還將長期投資于風能、太陽能和核能發電等可再生新能源。美國最大的供電商之一Duke Energy的CEO Lynn Good曾表示,天然氣的價格低廉以及新能源的價格下降,是驅動公司減少燃煤發電比例的主要因素,也符合公司股東和顧客的要求。
出于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反對,奧巴馬政府的“清潔電力計劃”其實從未得以執行。但策劃環保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lean Air Agencies的負責人Bill Becker對《華爾街日報》表示,就算沒有這一計劃,約有85%的美國州府也即將實現計劃制定的碳減排目標。
除了價格考量,供電商還要考慮很多其他因素,也不會輕易轉回燃煤火電。首先是使用新能源發電的稅收優惠政策有效減低了運營成本,其次是大多數州府要求增加新能源發電的行政規定,此外還有養老基金和大學捐贈基金要求采用環保方式發電的投資要求等。
盡管美國能源部預計,如果沒有奧巴馬的清潔電力計劃,燃煤供電勢必會增加,但這一紅利也只會延續到2020年。官方預計到2030年以后,美國使用天然氣發電的比例將重新反超煤炭發電。
環保組織也認為特朗普的能源行政令不符合氣候變化的歷史發展規律。環保倡議活動家、美國億萬富翁Tom Steyer認為:“特朗普的行政令不僅有損美國價值觀,也會傷害美國人的健康、安全和富裕程度。”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大會前執行秘書長Christiana Figueres也發聲譴責,并認為“新能源行業不僅能讓空氣便清潔,也會產生大量就業機會。特朗普政府只顧化石燃料而摒棄清潔能源,是違反經濟發展規律的表現”。
這已經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挑戰現存的能源法規。他此前曾推進恢復Keystone XL和達科他管道兩項輸油管線建設,并加速環境審查和高優先級基礎設施項目的批準。在奧巴馬的領導下,橫加公司(Transcanada)的Keystone XL石油管道在環保主義者反對該項目超過7年后遭到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