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特斯拉已經不僅僅是一家電動汽車公司了,2016 年秋天,它收購了太陽城,完成了企業發展策略的重大轉變,成為一家垂直一體化可再生能源企業。
太陽城公司所擁有的數量龐大的太陽能板安裝業務、大型的太陽能板制造工廠以及金融業務帶來的大量現金,促使特斯拉成為太陽能市場領域里一個非常重要而又復雜的存在。但是,合體以后的特斯拉太陽城,要如何使自己具有強勁的核心競爭力從而真的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首先是產能和能效的提升。
埃隆馬斯克還有太陽城早在兩年前,就決心要自己生產太陽能電池和太陽能板, 2017 年他們終于可以實現這個心愿了。實際上,2014 年太陽城收購 Silevo 公司,并開始建設他們的千兆規模電池工廠時,業內曾認為太陽城將成為太陽板零售安裝行業的科技巨頭。但是,退一步來說,這一過程并沒有想象中那么一蹴而就。
目前來說,Silevo 的電池生產已經具備相當的規模,加上特斯拉收購太陽城以后,產生的一個影響便是松下將參與到特斯拉和太陽城的電池生產計劃中,雖然雙方都沒有公布合作的細節,但是特斯拉和太陽城顯然認為有必要引入第三方力量來加快電池生產項目的步伐,現在已經到了必須要跟競爭對手在能效優勢方面一決高下的時刻了。
太陽城收購 Silevo 之后,預計其電池能效能夠提升到 22% ,電池模塊能效能夠提升到 19%-20% 。這是一個比較領先的成績,但是隨著中國的制造商掌握了單晶 PERC 電池(Passivated emitter rear contact solar cells,鈍化發射區背面電池,目前能效可達 20% )技術后,Silevo 的成績已經不具備太多優勢了,更何況他們目前還沒能達到預期的能效水平。
另外,行業領導者 SunPower 已經生產出能效高達 25.1% 的電池,其電池模塊的能效能達到 23% 。因此特斯拉太陽城其實已經落后了,他們必須趕緊追上來。
另外一方面就是太陽能屋頂了。當初發布的時候格外引人注目,但是實際上這個產品還是一個謎,我們對它的能效、價格、安裝方式等幾乎是一無所知。現在并不能確定它是不是特斯拉在 2017 年的一大亮點。
唯一能夠肯定的是,2017 年特斯拉太陽城必須提高電池生產效率,這樣它才能生產出高效的太陽能板和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太陽能瓦片。
其次,依靠租賃模式的靈活運用把對手甩得更遠。
2016 年,太陽能住宅產業已經迅速認清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通過 PPA(購電協議)引入第三方融資不可能永遠占據統治地位,新的貸款融資方案不斷出現,消費者希望能夠自由選擇所有的產品和服務,從太陽能板到金融方案。對于太陽城來說,這是突出自己獨特優勢的好機會,它應該快速引入貸款融資方案,從而降低購電協議中的金融成本,進一步擴大自身市場規模。
通常來說,大型的設備安裝企業在商業模式的變革上節奏都非常的慢,如果特斯拉能夠快速適應,將原先的第三方融資模式變成金融貸款模式并成為行業領導者,將為自己帶來更多的現金流,從而推動電池工廠的建設生產以及 Model 3 的量產,那么金融貸款模式將成為特斯拉 2017 年最關鍵的一步好棋。
第三,儲能系統是特斯拉最大的特點。
在太陽能領域,特斯拉太陽城最大的單一優勢就是太陽城產品生產設計和供應的一體化。太陽能板、變壓器、支架以及儲能系統的整體設計全都打包在內,使得特斯拉能夠降低產品成本并不斷為顧客提供新的產品。
2017 年,大家對特斯拉的 Powerwall 2 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夠進一步推廣開來,加上太陽能的存儲和轉化功能,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價值。希望特斯拉今年在這方面能夠有所提升。
2016 年,特斯拉收購太陽城可謂是重要的一步,使得它從交通業進入到太陽能生產和安裝領域,在一個高度競爭華的行業里,做可比說要難多了。隨著太陽城高效能電池工廠的建成,它將在生產規模上打敗所有競爭對手,并提供一體化的太陽能產品服務,相信它能夠為自己的未來找到一個最佳定位。
太陽城公司所擁有的數量龐大的太陽能板安裝業務、大型的太陽能板制造工廠以及金融業務帶來的大量現金,促使特斯拉成為太陽能市場領域里一個非常重要而又復雜的存在。但是,合體以后的特斯拉太陽城,要如何使自己具有強勁的核心競爭力從而真的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首先是產能和能效的提升。
埃隆馬斯克還有太陽城早在兩年前,就決心要自己生產太陽能電池和太陽能板, 2017 年他們終于可以實現這個心愿了。實際上,2014 年太陽城收購 Silevo 公司,并開始建設他們的千兆規模電池工廠時,業內曾認為太陽城將成為太陽板零售安裝行業的科技巨頭。但是,退一步來說,這一過程并沒有想象中那么一蹴而就。
目前來說,Silevo 的電池生產已經具備相當的規模,加上特斯拉收購太陽城以后,產生的一個影響便是松下將參與到特斯拉和太陽城的電池生產計劃中,雖然雙方都沒有公布合作的細節,但是特斯拉和太陽城顯然認為有必要引入第三方力量來加快電池生產項目的步伐,現在已經到了必須要跟競爭對手在能效優勢方面一決高下的時刻了。
太陽城收購 Silevo 之后,預計其電池能效能夠提升到 22% ,電池模塊能效能夠提升到 19%-20% 。這是一個比較領先的成績,但是隨著中國的制造商掌握了單晶 PERC 電池(Passivated emitter rear contact solar cells,鈍化發射區背面電池,目前能效可達 20% )技術后,Silevo 的成績已經不具備太多優勢了,更何況他們目前還沒能達到預期的能效水平。
另外,行業領導者 SunPower 已經生產出能效高達 25.1% 的電池,其電池模塊的能效能達到 23% 。因此特斯拉太陽城其實已經落后了,他們必須趕緊追上來。
另外一方面就是太陽能屋頂了。當初發布的時候格外引人注目,但是實際上這個產品還是一個謎,我們對它的能效、價格、安裝方式等幾乎是一無所知。現在并不能確定它是不是特斯拉在 2017 年的一大亮點。
唯一能夠肯定的是,2017 年特斯拉太陽城必須提高電池生產效率,這樣它才能生產出高效的太陽能板和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太陽能瓦片。
其次,依靠租賃模式的靈活運用把對手甩得更遠。
2016 年,太陽能住宅產業已經迅速認清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通過 PPA(購電協議)引入第三方融資不可能永遠占據統治地位,新的貸款融資方案不斷出現,消費者希望能夠自由選擇所有的產品和服務,從太陽能板到金融方案。對于太陽城來說,這是突出自己獨特優勢的好機會,它應該快速引入貸款融資方案,從而降低購電協議中的金融成本,進一步擴大自身市場規模。
通常來說,大型的設備安裝企業在商業模式的變革上節奏都非常的慢,如果特斯拉能夠快速適應,將原先的第三方融資模式變成金融貸款模式并成為行業領導者,將為自己帶來更多的現金流,從而推動電池工廠的建設生產以及 Model 3 的量產,那么金融貸款模式將成為特斯拉 2017 年最關鍵的一步好棋。
第三,儲能系統是特斯拉最大的特點。
在太陽能領域,特斯拉太陽城最大的單一優勢就是太陽城產品生產設計和供應的一體化。太陽能板、變壓器、支架以及儲能系統的整體設計全都打包在內,使得特斯拉能夠降低產品成本并不斷為顧客提供新的產品。
2017 年,大家對特斯拉的 Powerwall 2 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夠進一步推廣開來,加上太陽能的存儲和轉化功能,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價值。希望特斯拉今年在這方面能夠有所提升。
2016 年,特斯拉收購太陽城可謂是重要的一步,使得它從交通業進入到太陽能生產和安裝領域,在一個高度競爭華的行業里,做可比說要難多了。隨著太陽城高效能電池工廠的建成,它將在生產規模上打敗所有競爭對手,并提供一體化的太陽能產品服務,相信它能夠為自己的未來找到一個最佳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