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來自權威媒體報道消息稱,2017年光伏標桿上網電價文件明確:2017年1月1日以后納入財政補貼年度規模管理的光伏發電項目,執行2017年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2017年以前備案并納入以前年份財政補貼規模管理的光伏發電項目,但于2017年6月30日以前仍未投運的,執行2017年標桿上網電價。
2017光伏標桿電價出爐 分布式光伏再獲重大利好
在行業人士千呼萬喚之下,2017年光伏標桿上網電價終于出臺!2016年12月2日,來自權威媒體報道消息稱,2017光伏上網電價一二三類資源區電價定在0.6/0.7/0.8/千瓦時。
在此前的9月29日,國家發改委出臺了《關于調整新能源標桿電價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這個意見稿中,擬將Ⅰ類、Ⅱ類、Ⅲ類大資源區地面電站光伏上網電價分別由0.80元、0.88元、0.98元下調至0.55元、0.65元、0.75元。對此方案,業界一片嘩然,都在高呼下調力度過大,斷崖式下調將對光伏行業造成傷害,希望發改委能夠適當控制調價幅度。
據了解,0.6/0.7/0.8/千瓦時確定為2017年光伏標桿上網電價,目前正在走相關流程,將于不久后正式下發。對于這樣的電價,并沒有此前業界部分企業呼吁的價格,但也基本符合預期:不會餓死,但也不會有多高利潤。
預測完全一致:光伏新標桿電價出爐
2016年10月18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召開了座談會,聽取各方面關于調整新能源標桿電價的意見建議。邀請出席會議的包括財政部經建司,能源局新能源司,華能,大唐,華電,國電,國家電投,三峽,中廣核,龍源,協鑫,天合集團財務部(新能源公司),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公司財務部,水規總院等。
對于此前發改委出臺的條件征集意見方案,以企業和協會代表一方普遍呼吁光伏上網電價不要出現斷崖式下跌,這將給行業帶來巨大沖擊,希望上級部門可以照顧到企業的難處,縮小降價幅度。
對于這些意見,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是比較支持的,也提出意見說不要降太狠。“能源局對我們光伏行業還是一種呵護的態度”。某參會人士告訴華夏能源網說。同時,發改委價格司也直陳了自己的難處:上網電價太高,補貼缺口太大,資金籌措、利益協調存在很大難處。
根據最新的調價方案看,發改委是聽取了座談會參會各方的意見,降價幅度有所收窄。發改委政府部門領導的意見很明確,光伏要以倒逼機制來促進行業成本下降,但也不會讓光伏企業都沒有利潤活不下去,一句話:會逼你,但不會逼死你。
2017年光伏標桿上網電價文件明確:2017年1月1日以后納入財政補貼年度規模管理的光伏發電項目,執行2017年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2017年以前備案并納入以前年份財政補貼規模管理的光伏發電項目,但于2017年6月30日以前仍未投運的,執行2017年標桿上網電價。
分布式0.4元/0.35元:政策呵護意圖明顯
發改委此前出臺的“征求意見稿”指出,適當降低分布式光伏補貼標準,利用建筑物屋頂及附屬場所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項目備案時可以選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全額上網”中的一種模式。
對“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全電量補貼的模式,補貼標準分別為:一類、二類、三類資源區分別為0.2元/0.25元/0.3元每千瓦時,補貼資金通過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予支付;“全額上網”模式則執行光伏電站價格,具體補貼發放審批程序按照光伏電站的方式執行。
相比之前0.42元全補,分布式補貼幅度出現大幅下降,這對于分布式的發展將非常不利。尤其是全額上網也改成了按照光伏電站方式來執行,這會給屋頂光伏業主帶來很大的麻煩。
業內知情人士透露,新的標桿電價對于分布式降價幅度也有所緩和,不再按照意見稿的三檔定價,二是分成兩檔,目前了解到的電價為0.4元/0.35元每千瓦時。但目前這一信息還沒有得到發改委方面的證實。
國家本意是要重點發展分布式,原定目標是到2020年1500GW的40%都應該是分布式的,但是現在來看分布式實際上只占到14%,發展情況不達預期。新的分布式電價,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政策制定者對于分布式的呵護,這對于眾多在押寶分布式發展的光伏企業來說是一大利好。

2017光伏標桿電價出爐 分布式光伏再獲重大利好
在行業人士千呼萬喚之下,2017年光伏標桿上網電價終于出臺!2016年12月2日,來自權威媒體報道消息稱,2017光伏上網電價一二三類資源區電價定在0.6/0.7/0.8/千瓦時。
在此前的9月29日,國家發改委出臺了《關于調整新能源標桿電價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這個意見稿中,擬將Ⅰ類、Ⅱ類、Ⅲ類大資源區地面電站光伏上網電價分別由0.80元、0.88元、0.98元下調至0.55元、0.65元、0.75元。對此方案,業界一片嘩然,都在高呼下調力度過大,斷崖式下調將對光伏行業造成傷害,希望發改委能夠適當控制調價幅度。
據了解,0.6/0.7/0.8/千瓦時確定為2017年光伏標桿上網電價,目前正在走相關流程,將于不久后正式下發。對于這樣的電價,并沒有此前業界部分企業呼吁的價格,但也基本符合預期:不會餓死,但也不會有多高利潤。
預測完全一致:光伏新標桿電價出爐
2016年10月18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召開了座談會,聽取各方面關于調整新能源標桿電價的意見建議。邀請出席會議的包括財政部經建司,能源局新能源司,華能,大唐,華電,國電,國家電投,三峽,中廣核,龍源,協鑫,天合集團財務部(新能源公司),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公司財務部,水規總院等。
對于此前發改委出臺的條件征集意見方案,以企業和協會代表一方普遍呼吁光伏上網電價不要出現斷崖式下跌,這將給行業帶來巨大沖擊,希望上級部門可以照顧到企業的難處,縮小降價幅度。
對于這些意見,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是比較支持的,也提出意見說不要降太狠。“能源局對我們光伏行業還是一種呵護的態度”。某參會人士告訴華夏能源網說。同時,發改委價格司也直陳了自己的難處:上網電價太高,補貼缺口太大,資金籌措、利益協調存在很大難處。
根據最新的調價方案看,發改委是聽取了座談會參會各方的意見,降價幅度有所收窄。發改委政府部門領導的意見很明確,光伏要以倒逼機制來促進行業成本下降,但也不會讓光伏企業都沒有利潤活不下去,一句話:會逼你,但不會逼死你。
2017年光伏標桿上網電價文件明確:2017年1月1日以后納入財政補貼年度規模管理的光伏發電項目,執行2017年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2017年以前備案并納入以前年份財政補貼規模管理的光伏發電項目,但于2017年6月30日以前仍未投運的,執行2017年標桿上網電價。
分布式0.4元/0.35元:政策呵護意圖明顯
發改委此前出臺的“征求意見稿”指出,適當降低分布式光伏補貼標準,利用建筑物屋頂及附屬場所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項目備案時可以選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全額上網”中的一種模式。
對“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全電量補貼的模式,補貼標準分別為:一類、二類、三類資源區分別為0.2元/0.25元/0.3元每千瓦時,補貼資金通過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予支付;“全額上網”模式則執行光伏電站價格,具體補貼發放審批程序按照光伏電站的方式執行。
相比之前0.42元全補,分布式補貼幅度出現大幅下降,這對于分布式的發展將非常不利。尤其是全額上網也改成了按照光伏電站方式來執行,這會給屋頂光伏業主帶來很大的麻煩。
業內知情人士透露,新的標桿電價對于分布式降價幅度也有所緩和,不再按照意見稿的三檔定價,二是分成兩檔,目前了解到的電價為0.4元/0.35元每千瓦時。但目前這一信息還沒有得到發改委方面的證實。
國家本意是要重點發展分布式,原定目標是到2020年1500GW的40%都應該是分布式的,但是現在來看分布式實際上只占到14%,發展情況不達預期。新的分布式電價,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政策制定者對于分布式的呵護,這對于眾多在押寶分布式發展的光伏企業來說是一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