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所轄的乳山市繞澗村引進了光伏農業大棚項目,主要種植草莓、甜瓜、圣女果等經濟作物,并聘請專業人員對大棚進行經營管理,每年能為村莊帶來不少收入,也成為該村貧困村民增收的重要方式。
據悉,乳山市推動企業在繞澗村等村莊設立了光伏農業項目,包括建設光伏農業大棚等。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通過流轉土地、吸納農村勞動力等方式幫助農民增收。部分光伏農業大棚還將發展休閑采摘業,利用田園景觀、農業生態環境吸引周邊城市游客觀光采摘,增加旅游收益。
與此同時,乳山市還以光伏農業為基地培養農村有能力的農民成為“創客”,為他們提供平臺網上銷售蔬菜水果,并幫助這些“創客”宣傳產品、打通銷售環節。
記者22日從威海市政府相關部門獲悉,該市利用貧困村、貧困戶庭院空閑地建設了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實現扶貧開發和新能源利用相結合,幫助貧困人口增加收入。
威海市文登區口子后村利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村自籌資金建起了900平方米的光伏發電項目,設備產權、發電收益和國家補貼歸村集體所有,作為脫貧收益進行分配。這些光伏發電項目能夠持續發電,保障扶貧效果長期有效。
今年以來,威海市對該市180個扶貧工作重點村實施精準扶貧,圍繞光伏發電、特色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領域,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95個,累計投入行業扶貧資金4.95億元人民幣。
據悉,乳山市推動企業在繞澗村等村莊設立了光伏農業項目,包括建設光伏農業大棚等。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通過流轉土地、吸納農村勞動力等方式幫助農民增收。部分光伏農業大棚還將發展休閑采摘業,利用田園景觀、農業生態環境吸引周邊城市游客觀光采摘,增加旅游收益。
與此同時,乳山市還以光伏農業為基地培養農村有能力的農民成為“創客”,為他們提供平臺網上銷售蔬菜水果,并幫助這些“創客”宣傳產品、打通銷售環節。
記者22日從威海市政府相關部門獲悉,該市利用貧困村、貧困戶庭院空閑地建設了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實現扶貧開發和新能源利用相結合,幫助貧困人口增加收入。
威海市文登區口子后村利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村自籌資金建起了900平方米的光伏發電項目,設備產權、發電收益和國家補貼歸村集體所有,作為脫貧收益進行分配。這些光伏發電項目能夠持續發電,保障扶貧效果長期有效。
今年以來,威海市對該市180個扶貧工作重點村實施精準扶貧,圍繞光伏發電、特色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領域,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95個,累計投入行業扶貧資金4.95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