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熱第一批20個示范項目名單出爐,項目總規模約1.35GW
國家能源局于今日下發了《關于組織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的通知》,在第一批1.35GW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名單中,塔式光熱項目9個、槽式光熱項目7個、菲涅爾式項目4個,共計20個太陽能熱發電項目。此次,批復的1.35GW項目,處于與之前市場預期的1-1.3GW區間的上限。按照目前各類光熱電站平均建設成本計算,預計第一批示范項目投資規模約為357.5億元。
技術來源、系統集成商同步披露,但仍存在分包空間
此次,除披露業主方名單外,國家能源局還同步披露了各示范項目的技術來源與系統集成企業名單。其中,首航節能涉及300MW塔式項目、中控新能源(杭鍋股份參股)涉及150MW塔式項目,美國亮源(上海電氣合作)涉及135MW塔式項目,在余下項目中還包括中科院電工所、常州龍騰、蘭州大成、中海陽等企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批示范項目雖然已經披露系統集成商名單,但是考慮到國內光熱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在裝備配套與集成方面僅依靠單個企業仍有一定難度,未來在實際建設中有實力的集成商也可能獲得其他項目的分包訂單。
光熱項目總包、分包訂單有望年底前陸續簽訂
根據國家能源局要求,各地在2016年9月30日以前需完成第一批示范項目的備案工作,盡早開工建設,各項目需在2018年底前建成投產。考慮到光熱項目的建設周期,預計在各地完成項目備案后,業主方推動項目開工建設的意愿較強,年內4季度有望成為光熱電站總包與分包商集中披露光熱中標公告的窗口期。
標桿電價與第一批示范項目落地是國內太陽能熱發電產業崛起的基石
目前,全球太陽能熱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已經達到4.93GW,從存量裝機來看,美國、西班牙仍是全球光熱項目累計裝機最大的國家,分別占比37.04%和47.81%,而從近年來行業新增裝機容量以及規劃新建項目情況來看包括中國、摩洛哥、智利、南非及印度在內的新興經濟體項目規模高速增長,預計“十三五”期間僅中國光熱裝機目標總量將不低于5GW,對應約1,500億元的市場空間。同時,考慮到不同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經驗,標桿電價的落地與第一批示范項目推進,均是促進各領域進入快速發展期的最有效刺激因素。
規模化、國產化為度電成本打開下降空間
目前,國內槽式、塔式光熱電站裝備配套能力正在逐步完善,然而由于在建項目規模較小,規模化效應尚未顯現,裝機成本依然較高。未來隨著國內光熱電站項目的陸續開工,光熱裝備均價成本仍具備下降空間。考慮到電站折舊成本占度電成本約50%,裝機投資的下降有望帶動國內光熱電站度電成本進一步回落。
風險提示:光熱示范項目建設低于預期;光熱裝機成本難以下降。
國家能源局于今日下發了《關于組織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的通知》,在第一批1.35GW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名單中,塔式光熱項目9個、槽式光熱項目7個、菲涅爾式項目4個,共計20個太陽能熱發電項目。此次,批復的1.35GW項目,處于與之前市場預期的1-1.3GW區間的上限。按照目前各類光熱電站平均建設成本計算,預計第一批示范項目投資規模約為357.5億元。
技術來源、系統集成商同步披露,但仍存在分包空間
此次,除披露業主方名單外,國家能源局還同步披露了各示范項目的技術來源與系統集成企業名單。其中,首航節能涉及300MW塔式項目、中控新能源(杭鍋股份參股)涉及150MW塔式項目,美國亮源(上海電氣合作)涉及135MW塔式項目,在余下項目中還包括中科院電工所、常州龍騰、蘭州大成、中海陽等企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批示范項目雖然已經披露系統集成商名單,但是考慮到國內光熱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在裝備配套與集成方面僅依靠單個企業仍有一定難度,未來在實際建設中有實力的集成商也可能獲得其他項目的分包訂單。
光熱項目總包、分包訂單有望年底前陸續簽訂
根據國家能源局要求,各地在2016年9月30日以前需完成第一批示范項目的備案工作,盡早開工建設,各項目需在2018年底前建成投產。考慮到光熱項目的建設周期,預計在各地完成項目備案后,業主方推動項目開工建設的意愿較強,年內4季度有望成為光熱電站總包與分包商集中披露光熱中標公告的窗口期。
標桿電價與第一批示范項目落地是國內太陽能熱發電產業崛起的基石
目前,全球太陽能熱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已經達到4.93GW,從存量裝機來看,美國、西班牙仍是全球光熱項目累計裝機最大的國家,分別占比37.04%和47.81%,而從近年來行業新增裝機容量以及規劃新建項目情況來看包括中國、摩洛哥、智利、南非及印度在內的新興經濟體項目規模高速增長,預計“十三五”期間僅中國光熱裝機目標總量將不低于5GW,對應約1,500億元的市場空間。同時,考慮到不同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經驗,標桿電價的落地與第一批示范項目推進,均是促進各領域進入快速發展期的最有效刺激因素。
規模化、國產化為度電成本打開下降空間
目前,國內槽式、塔式光熱電站裝備配套能力正在逐步完善,然而由于在建項目規模較小,規模化效應尚未顯現,裝機成本依然較高。未來隨著國內光熱電站項目的陸續開工,光熱裝備均價成本仍具備下降空間。考慮到電站折舊成本占度電成本約50%,裝機投資的下降有望帶動國內光熱電站度電成本進一步回落。
風險提示:光熱示范項目建設低于預期;光熱裝機成本難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