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替代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達成的《巴黎協定》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做出安排,其中可再生能源利用成為達成目標的必然選擇。中國作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第一大國,進一步承諾加快發展太陽能發電,到2020年光伏裝機容量達到100GW。2016年6月30日,美加墨三國領導人在渥太華發布聯合公報,承諾到2025年將北美三國清潔能源發電量達到總發電量的50%,其中一項關鍵措施就是大規模部署可再生能源及削減化石燃料補貼以幫助減少碳排放。
可再生能源要實現對傳統能源的替代不是自主發生的。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植和引導,更重要的是依靠產業自身的技術進步,加快實現平價上網。從全球范圍來看,可再生能源的補貼下降乃至取消是大勢所趨。如何利用技術創新,在短期內實現光伏發電成本的快速下降,已成為業內企業的共識。光伏項目從項目融資開發到運營維護全流程,光伏電站包括組件、逆變器、管理系統等核心部件,要實現光伏投資收益領跑光伏補貼下降速度,僅僅依靠一兩個廠家是無法實現的。面對這一挑戰,華為智能光伏解決方案提出共建“智能光伏生態”,通過建立“開放、合作、共贏”的智能光伏生態圈,聯合產業上下游的領先廠商,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以幫助電站投資者提高發電量、降低運營成本,實現利益最大化。
華為智能光伏核心理念:聚焦與開放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在光伏領域,華為創新地將數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與光伏技術相融合,推出領先的智能光伏解決方案。華為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持續進行技術創新,聚焦客戶價值,堅持客戶利益最大化,得到了全球客戶的廣泛認可。據全球知名研究機構IHS和GTM Research的最新報告,2015年華為逆變器的出貨量位列全球榜首。
華為智能光伏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兩個基本理念:一是聚焦,二是開放。
首先華為始終堅持聚焦戰略,圍繞客戶價值創造,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堅持將所有力量集中在華為擅長的領域:光伏電站核心部件逆變器及管理系統的研發與銷售,聚焦在光伏電站的自動化、信息化與智能化。不涉足電站開發,不通過項目交換獲取市場,不與客戶爭搶資源,不與合作伙伴爭搶利益,而是通過無依賴的市場壓力傳遞引導技術進步與創新,持續推出提升客戶價值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幫助客戶與合作伙伴成功。
華為以“開放、合作、共贏”的理念,攜手產業鏈的上下游,優勢互補,共建開放共贏的智能光伏生態,更好的為客戶服務,以早日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其具體內涵包括四個方面:光伏電站系統及部件的整合與優化;Huawei Inside戰略:電站“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相關關鍵技術的授權與被集成;基于華為云計算平臺的接口開放授權與二次開發;與戰略客戶成立聯合創新中心,共享市場與技術路標,進行方案與技術聯合開發等。
智能光伏生態具體內涵
1.光伏電站系統及部件的整合與優化
將25年穩定可靠運行的電站作為產品研究對象,與國內外研究機構、高等院校、標準化組織、認證機構、設計院、軟件工具開發商等共同研究和優化電站建模、電站建設、性能評價、電站驗收標準;針對不同場景,不同組件功率,不同技術發展路線,推出最優化的交直流配比、組串配置、系統布局方案,在提高發電量的同時,降低系統投資;聯合組件、線纜、開關器件、認證機構等,推出全球首個全系統1100V/1500V組串式解決方案,降低系統投資并提高發電量;與領先的跟蹤支架廠家合作,通過供電集成、通信共享、控制集成等提高系統的智能化、提升質量,降低系統投資;在全球范圍內,幫助業主尋找合格的部件供應商,包括交流匯流箱,開關盒,變壓器等,共同建立設計和采購標準;與合作伙伴一起,通過聯合品牌活動,如每年一度的全球智能光伏設計研討會,針對各種特定場景如漁光互補的現場會等,向業界聯合推廣領先的解決方案和配套部件,推動行業進步。
2.Huawei Inside戰略:電站“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相關關鍵技術的授權與被集成
2016年8月31日上海HUAWEI ConNECT 2016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CEO胡厚崑首次全面闡釋了華為云戰略定位,華為要成為智能社會的使能者與推動者。作為全球領先的ICT基礎設施提供商,華為首先提出了智能光伏的理念并成功大規模實施,通過“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實現光伏電站的全球自動化營維。光伏電站所有核心部件按照25年生命周期標準設計實現電站自動化,實現0-touch的維護。逆變器自然散熱技術,來源于華為200多人的全球專業的熱設計團隊20多年的積累;硅進銅退,實現更高功率密度,更小體積,易于維護,依托于海思半導體芯片的關鍵技術突破;華為領先的電力線載波PLC技術、專網4G LTE無線傳輸技術、窄帶物聯網技術NB-IOT等,將光伏電站的所有關鍵信息聯接在一起;基于華為云計算平臺,全球電站信息匯集成信息的海洋,在云端生成“數字大腦”,實時進化,永不衰老。而這些核心技術的取得,非一日之功,而是來源于華為7.9萬名研發人員二十多年的長期積累。光伏行業相關企業普遍發展時間較短,技術積累不足,華為智能光伏希望通過Huawei Inside戰略,通過逆變器關鍵技術授權,如結構/熱設計/關鍵器件選型/質量控制等,信息化關鍵技術授權如PLC/無線專網技術等,開放云平臺等戰略,幫助提升行業技術水平,如同Intel Inside曾經推動全球PC機行業繁榮一樣,推動全球智能光伏的健康蓬勃發展。
3.基于華為云計算平臺的接口開放授權與二次開發
隨著基于華為云計算平臺打造的全球自動化營維云中心的部署,電站業主和運維團隊將成為云化的主角,既是云平臺的擁有者和使用者,也是優化者與改進者。華為要做的就是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深入理解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可交付、可運營、可擴展的混合云解決方案,由于能源行業各個公司的需求差異較大,公司歷史積累不同,有些是從新能源切入,有些是從傳統能源轉型,對運維和管理的需求多種多樣,尤其是進入智能微電網領域后,定制化的需求更多,為了更好的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僅依靠華為一家是不夠的。因此迫切需要在保證安全前提下的開放性與可擴展性,華為依托云平臺技術,開放接口,認證第三方開發公司,提供技術培訓與支持,支持第三方應用的開發,支持業主自建開發和維護團隊,實現業主自有專家經驗的模型化與平臺化,支持第三方應用擴展,如風能管理平臺、儲能管理平臺、充電樁管理平臺、電力交易平臺等的無縫集成。
4.與戰略客戶成立聯合創新中心,進行方案與技術聯合開發
華為取得的成就來源于以客戶為中心,深刻理解客戶需求,發揮華為的開發與平臺優勢,用先進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不斷滿足客戶的需求。與戰略客戶成立聯合創新中心,用組織與機制來幫助客戶成功是華為成功經驗的總結。每半年高層戰略對標,交換對行業的看法,把握合作的發展方向;技術管理團隊的例行溝通,保證聯合創新項目獲得資源支持,按正確方向前進;技術開發團隊緊密合作,聯合辦公,確保技術研發順利實施。華為目前已經與多個戰略客戶成立了聯合創新中心,涵蓋了電站標準、設計規范、電站部件創新、電站運維等多個方面,如業界領先的在線IV曲線掃描等技術就來自于聯合創新中心的成果。聯合創新中心的有效運作,打破了客戶需求和產品技術之間的鴻溝,加速先進技術在光伏領域的應用,幫助客戶成功。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當今合作共贏的主旋律下,華為堅持“深淘灘,低作堰”,將更多的利益與合作伙伴分享,致力于構建一個開放和諧的智能光伏生態,聯合業內上下游和更多的合作伙伴,讓廣大合作伙伴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打造越來越多的創新的、更具競爭力的行業解決方案,加快平價上網進程,促進光伏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者系華為智能光伏業務總裁)
可再生能源要實現對傳統能源的替代不是自主發生的。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植和引導,更重要的是依靠產業自身的技術進步,加快實現平價上網。從全球范圍來看,可再生能源的補貼下降乃至取消是大勢所趨。如何利用技術創新,在短期內實現光伏發電成本的快速下降,已成為業內企業的共識。光伏項目從項目融資開發到運營維護全流程,光伏電站包括組件、逆變器、管理系統等核心部件,要實現光伏投資收益領跑光伏補貼下降速度,僅僅依靠一兩個廠家是無法實現的。面對這一挑戰,華為智能光伏解決方案提出共建“智能光伏生態”,通過建立“開放、合作、共贏”的智能光伏生態圈,聯合產業上下游的領先廠商,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以幫助電站投資者提高發電量、降低運營成本,實現利益最大化。
華為智能光伏核心理念:聚焦與開放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在光伏領域,華為創新地將數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與光伏技術相融合,推出領先的智能光伏解決方案。華為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持續進行技術創新,聚焦客戶價值,堅持客戶利益最大化,得到了全球客戶的廣泛認可。據全球知名研究機構IHS和GTM Research的最新報告,2015年華為逆變器的出貨量位列全球榜首。
華為智能光伏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兩個基本理念:一是聚焦,二是開放。
首先華為始終堅持聚焦戰略,圍繞客戶價值創造,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堅持將所有力量集中在華為擅長的領域:光伏電站核心部件逆變器及管理系統的研發與銷售,聚焦在光伏電站的自動化、信息化與智能化。不涉足電站開發,不通過項目交換獲取市場,不與客戶爭搶資源,不與合作伙伴爭搶利益,而是通過無依賴的市場壓力傳遞引導技術進步與創新,持續推出提升客戶價值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幫助客戶與合作伙伴成功。
華為以“開放、合作、共贏”的理念,攜手產業鏈的上下游,優勢互補,共建開放共贏的智能光伏生態,更好的為客戶服務,以早日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其具體內涵包括四個方面:光伏電站系統及部件的整合與優化;Huawei Inside戰略:電站“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相關關鍵技術的授權與被集成;基于華為云計算平臺的接口開放授權與二次開發;與戰略客戶成立聯合創新中心,共享市場與技術路標,進行方案與技術聯合開發等。
智能光伏生態具體內涵
1.光伏電站系統及部件的整合與優化
將25年穩定可靠運行的電站作為產品研究對象,與國內外研究機構、高等院校、標準化組織、認證機構、設計院、軟件工具開發商等共同研究和優化電站建模、電站建設、性能評價、電站驗收標準;針對不同場景,不同組件功率,不同技術發展路線,推出最優化的交直流配比、組串配置、系統布局方案,在提高發電量的同時,降低系統投資;聯合組件、線纜、開關器件、認證機構等,推出全球首個全系統1100V/1500V組串式解決方案,降低系統投資并提高發電量;與領先的跟蹤支架廠家合作,通過供電集成、通信共享、控制集成等提高系統的智能化、提升質量,降低系統投資;在全球范圍內,幫助業主尋找合格的部件供應商,包括交流匯流箱,開關盒,變壓器等,共同建立設計和采購標準;與合作伙伴一起,通過聯合品牌活動,如每年一度的全球智能光伏設計研討會,針對各種特定場景如漁光互補的現場會等,向業界聯合推廣領先的解決方案和配套部件,推動行業進步。
2.Huawei Inside戰略:電站“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相關關鍵技術的授權與被集成
2016年8月31日上海HUAWEI ConNECT 2016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CEO胡厚崑首次全面闡釋了華為云戰略定位,華為要成為智能社會的使能者與推動者。作為全球領先的ICT基礎設施提供商,華為首先提出了智能光伏的理念并成功大規模實施,通過“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實現光伏電站的全球自動化營維。光伏電站所有核心部件按照25年生命周期標準設計實現電站自動化,實現0-touch的維護。逆變器自然散熱技術,來源于華為200多人的全球專業的熱設計團隊20多年的積累;硅進銅退,實現更高功率密度,更小體積,易于維護,依托于海思半導體芯片的關鍵技術突破;華為領先的電力線載波PLC技術、專網4G LTE無線傳輸技術、窄帶物聯網技術NB-IOT等,將光伏電站的所有關鍵信息聯接在一起;基于華為云計算平臺,全球電站信息匯集成信息的海洋,在云端生成“數字大腦”,實時進化,永不衰老。而這些核心技術的取得,非一日之功,而是來源于華為7.9萬名研發人員二十多年的長期積累。光伏行業相關企業普遍發展時間較短,技術積累不足,華為智能光伏希望通過Huawei Inside戰略,通過逆變器關鍵技術授權,如結構/熱設計/關鍵器件選型/質量控制等,信息化關鍵技術授權如PLC/無線專網技術等,開放云平臺等戰略,幫助提升行業技術水平,如同Intel Inside曾經推動全球PC機行業繁榮一樣,推動全球智能光伏的健康蓬勃發展。
3.基于華為云計算平臺的接口開放授權與二次開發
隨著基于華為云計算平臺打造的全球自動化營維云中心的部署,電站業主和運維團隊將成為云化的主角,既是云平臺的擁有者和使用者,也是優化者與改進者。華為要做的就是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深入理解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可交付、可運營、可擴展的混合云解決方案,由于能源行業各個公司的需求差異較大,公司歷史積累不同,有些是從新能源切入,有些是從傳統能源轉型,對運維和管理的需求多種多樣,尤其是進入智能微電網領域后,定制化的需求更多,為了更好的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僅依靠華為一家是不夠的。因此迫切需要在保證安全前提下的開放性與可擴展性,華為依托云平臺技術,開放接口,認證第三方開發公司,提供技術培訓與支持,支持第三方應用的開發,支持業主自建開發和維護團隊,實現業主自有專家經驗的模型化與平臺化,支持第三方應用擴展,如風能管理平臺、儲能管理平臺、充電樁管理平臺、電力交易平臺等的無縫集成。
4.與戰略客戶成立聯合創新中心,進行方案與技術聯合開發
華為取得的成就來源于以客戶為中心,深刻理解客戶需求,發揮華為的開發與平臺優勢,用先進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不斷滿足客戶的需求。與戰略客戶成立聯合創新中心,用組織與機制來幫助客戶成功是華為成功經驗的總結。每半年高層戰略對標,交換對行業的看法,把握合作的發展方向;技術管理團隊的例行溝通,保證聯合創新項目獲得資源支持,按正確方向前進;技術開發團隊緊密合作,聯合辦公,確保技術研發順利實施。華為目前已經與多個戰略客戶成立了聯合創新中心,涵蓋了電站標準、設計規范、電站部件創新、電站運維等多個方面,如業界領先的在線IV曲線掃描等技術就來自于聯合創新中心的成果。聯合創新中心的有效運作,打破了客戶需求和產品技術之間的鴻溝,加速先進技術在光伏領域的應用,幫助客戶成功。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當今合作共贏的主旋律下,華為堅持“深淘灘,低作堰”,將更多的利益與合作伙伴分享,致力于構建一個開放和諧的智能光伏生態,聯合業內上下游和更多的合作伙伴,讓廣大合作伙伴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打造越來越多的創新的、更具競爭力的行業解決方案,加快平價上網進程,促進光伏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者系華為智能光伏業務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