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江西光伏熱的背后,是規劃與市場不協調的必然產物。
7月的江西十分悶熱,屋頂在太陽的照耀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而近期關于江西光伏過熱的形勢,或許更讓當地人平添了煩躁。
6月30日,在光伏電價“大限”之日,江西省能源局緊急發布了《關于向光伏發電企業進行風險警示的緊急通知》,要求目前違規在建的項目一律立即停工。
據了解,江西省違規在建或擬開工項目,已遠遠超過未來幾年的規劃,當地光伏產業發展過熱,許多光伏電站項目存在嚴重虧損的風險。
7月,記者就光伏過熱的問題走訪了江西省相關縣市,對當地光伏產業發展做了實地調查。而對于江西光伏過熱背后的問題,記者致函江西省能源局希望了解相關情況,但截至發稿時,對方沒有回復。
光伏大省夢
江西的光伏產業發展可以說是頗為曲折。
2005年7月,彭小峰在江西新余創立賽維,拉開了江西光伏發展的序幕。2005年到2010年,賽維躍居全球最大晶體硅片供應商,成為新余乃至整個江西光伏的代名詞。
除了賽維,晶科也在江西上饒建有大型的工廠,此外還有共晶光伏科技、金泰新能源等一批光伏制造企業在江西如火如荼地發展了起來。
硅的主要原料粉石英在江西資源儲量豐富,已探明的資源保有儲量近2000萬噸,居全國首位。在原料高度依賴進口的時期,江西省在資源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地方政府也不遺余力地促進光伏的發展,在財稅政策、企業融資、對外開放以及電力保障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彼時制造業依賴出口,其占比一度達到產能的90%以上。產品過分依賴出口也為江西之后的光伏過剩埋下了伏筆。
在2011年歐美對華“光伏雙反”的打擊下,國內整個光伏都受到嚴重打擊。曾經的神話賽維也走下神壇,陷入深重的債務危機中,到2015年底申請破產重組。整個江西的光伏也遭受巨大的打擊,產能消化問題凸顯。
江西省為了盡快振興光伏制造業,也為了規模化地推動光伏發電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出臺了許多有利于光伏發展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當屬補貼政策,除列入計劃的項目,國家補貼0.42元/度的補貼,補貼20年外;江西省的地方補貼同樣誘人,省級補貼0.2元/度,補貼年限20年,另外市級還有0.15元/度左右的補貼,補貼年限一般為5年。
在如此誘人的補貼政策背景下,各路資金紛紛涌入,一時間江西光伏產業發展火熱。各地備案的光伏項目劇增,甚至出現了一個市甚至一個縣的規劃量超過整個省的規劃的過熱現象。此外,江西省的上饒和新余均在申請光伏領跑者基地的項目。表面看來,江西“光伏大省”的夢想似已經成真。
緊急叫停背后
7月21日,在2016年光伏產業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展望研討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的邢翼騰副調研員說,從2016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光伏熱像炒股票炒到了最高點一樣。這也是上半年一直壓著規模沒有下發規模的原因。裝機過熱,江西并非孤例。那為何偏偏江西會出現能源局緊急叫停的情況?
從江西情況來看,自進入2016年以來,大量沒有列入國家建設計劃的地面光伏電站項目自行開工建設,造成全省光伏電站出現了過熱現象。6月初,國家能源局下達江西省2016年光伏建設容量400MW,而江西全省備案項目容量已達到國家下達規模的數十倍,這將造成大部分備案項目無法開工建設或及時獲得補貼。
如果再放任其發展,江西光伏過熱的現象或將產生難以挽回的影響。在此情況下,江西省能源局才在6月30日火速發布《關于向光伏發電企業進行風險警示的緊急通知》,并在前期摸底的基礎上向違規在建項目逐一進行政策宣傳并提示項目風險,明確告知企業無計劃在建項目無法獲得國家補貼。
7月的江西十分悶熱,屋頂在太陽的照耀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而近期關于江西光伏過熱的形勢,或許更讓當地人平添了煩躁。
6月30日,在光伏電價“大限”之日,江西省能源局緊急發布了《關于向光伏發電企業進行風險警示的緊急通知》,要求目前違規在建的項目一律立即停工。
據了解,江西省違規在建或擬開工項目,已遠遠超過未來幾年的規劃,當地光伏產業發展過熱,許多光伏電站項目存在嚴重虧損的風險。
7月,記者就光伏過熱的問題走訪了江西省相關縣市,對當地光伏產業發展做了實地調查。而對于江西光伏過熱背后的問題,記者致函江西省能源局希望了解相關情況,但截至發稿時,對方沒有回復。
光伏大省夢
江西的光伏產業發展可以說是頗為曲折。
2005年7月,彭小峰在江西新余創立賽維,拉開了江西光伏發展的序幕。2005年到2010年,賽維躍居全球最大晶體硅片供應商,成為新余乃至整個江西光伏的代名詞。
除了賽維,晶科也在江西上饒建有大型的工廠,此外還有共晶光伏科技、金泰新能源等一批光伏制造企業在江西如火如荼地發展了起來。
硅的主要原料粉石英在江西資源儲量豐富,已探明的資源保有儲量近2000萬噸,居全國首位。在原料高度依賴進口的時期,江西省在資源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地方政府也不遺余力地促進光伏的發展,在財稅政策、企業融資、對外開放以及電力保障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彼時制造業依賴出口,其占比一度達到產能的90%以上。產品過分依賴出口也為江西之后的光伏過剩埋下了伏筆。

在2011年歐美對華“光伏雙反”的打擊下,國內整個光伏都受到嚴重打擊。曾經的神話賽維也走下神壇,陷入深重的債務危機中,到2015年底申請破產重組。整個江西的光伏也遭受巨大的打擊,產能消化問題凸顯。
江西省為了盡快振興光伏制造業,也為了規模化地推動光伏發電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出臺了許多有利于光伏發展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當屬補貼政策,除列入計劃的項目,國家補貼0.42元/度的補貼,補貼20年外;江西省的地方補貼同樣誘人,省級補貼0.2元/度,補貼年限20年,另外市級還有0.15元/度左右的補貼,補貼年限一般為5年。
在如此誘人的補貼政策背景下,各路資金紛紛涌入,一時間江西光伏產業發展火熱。各地備案的光伏項目劇增,甚至出現了一個市甚至一個縣的規劃量超過整個省的規劃的過熱現象。此外,江西省的上饒和新余均在申請光伏領跑者基地的項目。表面看來,江西“光伏大省”的夢想似已經成真。
緊急叫停背后
7月21日,在2016年光伏產業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展望研討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的邢翼騰副調研員說,從2016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光伏熱像炒股票炒到了最高點一樣。這也是上半年一直壓著規模沒有下發規模的原因。裝機過熱,江西并非孤例。那為何偏偏江西會出現能源局緊急叫停的情況?
從江西情況來看,自進入2016年以來,大量沒有列入國家建設計劃的地面光伏電站項目自行開工建設,造成全省光伏電站出現了過熱現象。6月初,國家能源局下達江西省2016年光伏建設容量400MW,而江西全省備案項目容量已達到國家下達規模的數十倍,這將造成大部分備案項目無法開工建設或及時獲得補貼。
如果再放任其發展,江西光伏過熱的現象或將產生難以挽回的影響。在此情況下,江西省能源局才在6月30日火速發布《關于向光伏發電企業進行風險警示的緊急通知》,并在前期摸底的基礎上向違規在建項目逐一進行政策宣傳并提示項目風險,明確告知企業無計劃在建項目無法獲得國家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