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公司業績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于營收占比最高的光伏電站業務(建設開發與轉讓)的快速增長,我們認為未來隨著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發展以及國家保障性收購劃定消納底線帶來的積極政策影響,公司光伏電站業務有望保持高速增長。
公司目前是國內光伏電站業務的龍頭民營企業,2015年公司實現電站轉讓686MW,創造公司光伏電站轉讓量歷史新高。公司采取EPC/BT的快速盈利模式主觀原因是為了獲取高于持有運營模式的收益率,客觀原因是為了緩解資金方面的壓力。
光電纜業務方面,公司看準了環保、安全、節能等可持續發展觀念在這個行業中的逐步應用,定位于中高端產品的研發,延伸發展了光棒、光纖、光纜和銅材、高分子材料、電纜的全產業鏈。
未來公司將圍繞現有的光電纜及光伏兩大主業,打造“電纜及新材料產業板塊”、“光通信產業板塊”、“光伏產業板塊”、“高端制造電子產業板塊”和“互聯網新領域產業板塊”五大板塊。
投資建議:
在國內光伏電站需求保持穩定的前提假設下,隨著國內保障性收購的落地實施,我們預測公司2016、2017年EPS分別為1.295、1.718元,對應P/E分別為13.49、10.17倍。以A股光伏設備行業P/E中值34.36倍來看,公司目前的估值仍處于低估狀態??紤]到公司光伏建造銷售的快銷模式的特點,我們首次給予其“買入”的投資評級,以20倍P/E給予其目標價25.9元。
風險提示:應收賬款回收風險;光伏電站需求萎縮風險;;公司資金需求過大帶來的融資壓力風險等。
公司目前是國內光伏電站業務的龍頭民營企業,2015年公司實現電站轉讓686MW,創造公司光伏電站轉讓量歷史新高。公司采取EPC/BT的快速盈利模式主觀原因是為了獲取高于持有運營模式的收益率,客觀原因是為了緩解資金方面的壓力。
光電纜業務方面,公司看準了環保、安全、節能等可持續發展觀念在這個行業中的逐步應用,定位于中高端產品的研發,延伸發展了光棒、光纖、光纜和銅材、高分子材料、電纜的全產業鏈。
未來公司將圍繞現有的光電纜及光伏兩大主業,打造“電纜及新材料產業板塊”、“光通信產業板塊”、“光伏產業板塊”、“高端制造電子產業板塊”和“互聯網新領域產業板塊”五大板塊。
投資建議:
在國內光伏電站需求保持穩定的前提假設下,隨著國內保障性收購的落地實施,我們預測公司2016、2017年EPS分別為1.295、1.718元,對應P/E分別為13.49、10.17倍。以A股光伏設備行業P/E中值34.36倍來看,公司目前的估值仍處于低估狀態??紤]到公司光伏建造銷售的快銷模式的特點,我們首次給予其“買入”的投資評級,以20倍P/E給予其目標價25.9元。
風險提示:應收賬款回收風險;光伏電站需求萎縮風險;;公司資金需求過大帶來的融資壓力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