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廣大投資光伏電站的業主們,近日對國家能源局對外發布的2016年電站指標為18.1GW這一消息感到興奮。盡管受到限電和并網的一些不利因素影響,中國光伏電站安裝市場逐年增長的勢頭依然良好。廣大業主在降低成本和提升發電收益上開始下大功夫。
跟蹤電站相比固定電站,在提升發電收益上已經取得了顯著效果。身為電站業主的您是否還在為是否使用跟蹤系統而糾結呢?過去由于國內跟蹤產業處于粗放期,導致跟蹤系統問題頻發,這讓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嘗試安裝跟蹤系統的業主心理陰影面積無法言喻。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業主在初期投資的成本增加了,后期的維護成本又增加了,看看發電量又失望了。跟蹤系統由此也被不少業主打入“冷宮”!
談跟蹤“色變”,受傷的小故事一打又一打的,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可是跟蹤系統真的是那么可怕嗎?
專業回轉式減速器制造商華方公司市場經理劉海剛親眼見證了跟蹤市場的發展。他認為早期因為成本問題,個別公司因為對產品的質量不過關,導致了市場對跟蹤系統的誤解。
但在更多優秀企業的努力堅持下,跟蹤系統近年來逐步被認可。最早大規模使用跟蹤系統的是無錫振發新能源,首期在甘肅投資100MW斜單軸跟蹤電站,如今二期100MW啟動也將全部使用斜單軸跟蹤系統。現在業主比較注重電站收益,嘗到了跟蹤系統的甜頭以后,逐步轉變的觀念,選擇質量可靠的跟蹤系統,尤其注重對號稱是跟蹤的心臟——回轉式減速器的選擇。
作為中國最早參與跟蹤電站項目的公司,華方公司提供的減速器在行業內已經形成了不錯的口碑。金昌一期100MW斜單軸電站全部采用了華方公司的減速器,經過多年的風沙洗禮,電站運行得到了業界的一致認可,振發新能源的金昌二期100MW項目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華方將一如既往的為項目提供最強壯的心臟,目前部分產品已經交貨。
作為行業的親臨者和參與者,華方公司對國外市場更是了如指掌。相比中國業主對跟蹤系統抱有疑慮的態度,海外市場對跟蹤的態度則是敞開胸懷的擁抱。歐美60%以上的光伏電站使用了跟蹤系統,因為性能良好,提升發電量。中國的近鄰泰國在2014年建設的127MW電站也全部采用了平單軸聯動的跟蹤方式,華方公司為該項目提供減速器。今年6月份的泰國可再生能源展會期間,華方市場人員興奮的得到了來自泰國業主和EPC廠家的好消息,電站在5月份的發電量比固定電站提升了20%。這個數字簡直讓業主欣喜若狂!
毫無疑問,業主反饋的結果是讓人吃驚的!跟蹤電站通過跟蹤太陽轉動,最大限度的提升了電池板和太陽的接觸面積,系統良好的情況下,提升發電效益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你是有心人,不妨注意觀察中國的光伏電站海洋,那一排排追著太陽轉的藍色光芒是不是越來越多了?作為一名電站業主,如果你還在糾結固定方式還是跟蹤方式,只能說沒有選到好公司了,看看華方小伙伴這么拼命,業績那么硬朗,去找華方公司聊聊又何妨?
跟蹤電站相比固定電站,在提升發電收益上已經取得了顯著效果。身為電站業主的您是否還在為是否使用跟蹤系統而糾結呢?過去由于國內跟蹤產業處于粗放期,導致跟蹤系統問題頻發,這讓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嘗試安裝跟蹤系統的業主心理陰影面積無法言喻。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業主在初期投資的成本增加了,后期的維護成本又增加了,看看發電量又失望了。跟蹤系統由此也被不少業主打入“冷宮”!
談跟蹤“色變”,受傷的小故事一打又一打的,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可是跟蹤系統真的是那么可怕嗎?
專業回轉式減速器制造商華方公司市場經理劉海剛親眼見證了跟蹤市場的發展。他認為早期因為成本問題,個別公司因為對產品的質量不過關,導致了市場對跟蹤系統的誤解。
但在更多優秀企業的努力堅持下,跟蹤系統近年來逐步被認可。最早大規模使用跟蹤系統的是無錫振發新能源,首期在甘肅投資100MW斜單軸跟蹤電站,如今二期100MW啟動也將全部使用斜單軸跟蹤系統。現在業主比較注重電站收益,嘗到了跟蹤系統的甜頭以后,逐步轉變的觀念,選擇質量可靠的跟蹤系統,尤其注重對號稱是跟蹤的心臟——回轉式減速器的選擇。
作為中國最早參與跟蹤電站項目的公司,華方公司提供的減速器在行業內已經形成了不錯的口碑。金昌一期100MW斜單軸電站全部采用了華方公司的減速器,經過多年的風沙洗禮,電站運行得到了業界的一致認可,振發新能源的金昌二期100MW項目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華方將一如既往的為項目提供最強壯的心臟,目前部分產品已經交貨。
作為行業的親臨者和參與者,華方公司對國外市場更是了如指掌。相比中國業主對跟蹤系統抱有疑慮的態度,海外市場對跟蹤的態度則是敞開胸懷的擁抱。歐美60%以上的光伏電站使用了跟蹤系統,因為性能良好,提升發電量。中國的近鄰泰國在2014年建設的127MW電站也全部采用了平單軸聯動的跟蹤方式,華方公司為該項目提供減速器。今年6月份的泰國可再生能源展會期間,華方市場人員興奮的得到了來自泰國業主和EPC廠家的好消息,電站在5月份的發電量比固定電站提升了20%。這個數字簡直讓業主欣喜若狂!
毫無疑問,業主反饋的結果是讓人吃驚的!跟蹤電站通過跟蹤太陽轉動,最大限度的提升了電池板和太陽的接觸面積,系統良好的情況下,提升發電效益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你是有心人,不妨注意觀察中國的光伏電站海洋,那一排排追著太陽轉的藍色光芒是不是越來越多了?作為一名電站業主,如果你還在糾結固定方式還是跟蹤方式,只能說沒有選到好公司了,看看華方小伙伴這么拼命,業績那么硬朗,去找華方公司聊聊又何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