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太陽能產業狀況各有發展前景。在臺灣,新政府上任后積極規劃太陽能發電方案,推動臺灣相關股走揚,業者信心也增加。而在中國大陸,“十三五”期間目標安裝100GW,也讓業者充滿期望。臺廠強茂、太極看好產業成長環境,表示將持續擴產。
強茂:組件產能逼近
《中時電子報》指出,強茂位于中國大陸江蘇的組件廠積極擴產,其臺灣色彩有助雙面進攻海峽兩岸的組件訂單。強茂表示,今年第一季太陽能部門的營收貢獻較去年大幅成長70%,第二季狀況預計會更好。雖然第三季在中、上游端出現雜音,但屬中下游的組件廠仍可有較好的機會。
強茂目前在中國大陸是臺系組件廠中規模最大者,目前仍以穩健的步伐持續擴產中;六月底時的月產能約可提高到80MW,換算年產能960MW。訂單以代工為主,所有電池廠皆可做為上游客戶,并就此擺脫電池端的獲利不穩定狀況。
太極:今年裝機量仍會成長
臺灣電池廠太極總經理謝明凱對《聯合晚報》表示,雖然近期確實有進入淡季的現象,但全球太陽能裝置量仍在成長,公司也看好今年整體表現。太極將以細節來決勝負。
謝明凱看好中國、美國、日本等三大傳統市場今年的表現,且認為菲律賓、泰國、柬埔寨、越南等新興東南亞國家的需求也會逐漸開出。尤其菲律賓對太陽能的補貼優于臺灣,太極會積極評估在菲律賓投資發電廠。
太極的電池產能擴產計劃仍在持續,目前越南廠的產能已占總產能四成左右。到今年年底,太極計劃越南廠的產能擴至600~800MW,臺灣廠330MW,中國大陸昆山廠維持在280MW,全球總產能朝1.2~1.5GW邁進。而臺灣與昆山廠的產能預計在第二季全面改換為PERC高效電池產線。
強茂:組件產能逼近
《中時電子報》指出,強茂位于中國大陸江蘇的組件廠積極擴產,其臺灣色彩有助雙面進攻海峽兩岸的組件訂單。強茂表示,今年第一季太陽能部門的營收貢獻較去年大幅成長70%,第二季狀況預計會更好。雖然第三季在中、上游端出現雜音,但屬中下游的組件廠仍可有較好的機會。
強茂目前在中國大陸是臺系組件廠中規模最大者,目前仍以穩健的步伐持續擴產中;六月底時的月產能約可提高到80MW,換算年產能960MW。訂單以代工為主,所有電池廠皆可做為上游客戶,并就此擺脫電池端的獲利不穩定狀況。
太極:今年裝機量仍會成長
臺灣電池廠太極總經理謝明凱對《聯合晚報》表示,雖然近期確實有進入淡季的現象,但全球太陽能裝置量仍在成長,公司也看好今年整體表現。太極將以細節來決勝負。
謝明凱看好中國、美國、日本等三大傳統市場今年的表現,且認為菲律賓、泰國、柬埔寨、越南等新興東南亞國家的需求也會逐漸開出。尤其菲律賓對太陽能的補貼優于臺灣,太極會積極評估在菲律賓投資發電廠。
太極的電池產能擴產計劃仍在持續,目前越南廠的產能已占總產能四成左右。到今年年底,太極計劃越南廠的產能擴至600~800MW,臺灣廠330MW,中國大陸昆山廠維持在280MW,全球總產能朝1.2~1.5GW邁進。而臺灣與昆山廠的產能預計在第二季全面改換為PERC高效電池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