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過一篇光伏扶貧的文章,看的人很多,質疑懷疑聲也很多,甚至被說為雷聲大雨點小,沒有發展前景的雞肋······
這也屬正常現象,因為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中,沒有十全十美之事。光伏發電也就這幾年才陸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但是就現階段來看無法達到家電一樣的普及率。一方面是受限于其自身的投資回報周期長,另一方面是技術仍有提升空間,第三方面受自然因素影響比較大等。
之前,看過這樣一句話:“困難困難,困在家里就難;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
對于光伏扶貧之路,前面的確困難重重,但是一直有人在走!
今天我們把了解的幾種光伏扶貧模式與大家分享:全資扶貧;扶貧資金加農戶銀行貸款;扶貧資金加社會捐助;當地政府扶貧加貧困戶投資。
一、全資光伏扶貧。此模式不是適合于所用光伏扶貧項目,畢竟各地政府經濟能力差異很大。全資顧名思義,即當地政府全額進行補貼,老百姓建電站一分錢不用花,還能擁有光伏電站的所有權和全部發電收益,這樣的電站多建在貧困戶自家的屋頂。還有一種形式建村級光伏電站,電站歸村集體所有,發電收益為貧困戶共享。
二、扶貧資金加農戶銀行貸款模式。此模式主要適用于有定融資征信的農戶。我們以具體安裝項目為例,假設用戶安裝3kW,安裝在農戶的房屋頂部或者院內,每戶為一個獨立項目。當地政府針對扶貧給予扶貧資金8000元,農戶向銀行申請貸款16000元,政府為農戶向金融部門貸款提供支持。農戶通過光伏發電收益和其他收益償還貸款。
三、扶貧資金加社會捐助資金模式。一些地方社會籌措資金能力強,可以利用此優勢。我們了解到有些地區是這樣操作的:每戶安裝規模設計在2-3kW,在村莊指定地點集中安裝,政府扶貧資金8000元,社會捐助資金每戶在8000元-16000元,電站所有權和發電收益權歸貧困戶所有。
四、扶貧資金加農戶投資模式。此模式適用于農戶有一定的資金籌措能力。政府扶貧資金8000元,貧困戶自籌資金8000-16000元,電站2-3kW,電站所有權和發電收益均歸貧困戶所有。這樣算下來貧困戶每年收益2400-3600元,5年左右時間回本,電站持續收益年限20年以上。
這里我們列舉的只有四種,但是對于光伏發電與扶貧結合的模式遠不止這些,這里的扶貧資金以及投資回報周期,也是因地制宜,方法是類似的但是也不是完全相同的,這些模式的出現目的只有一個:幫助貧困地區的老百姓脫貧。當然在模式探索過程中,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也屬正常現象,因為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中,沒有十全十美之事。光伏發電也就這幾年才陸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但是就現階段來看無法達到家電一樣的普及率。一方面是受限于其自身的投資回報周期長,另一方面是技術仍有提升空間,第三方面受自然因素影響比較大等。
之前,看過這樣一句話:“困難困難,困在家里就難;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
對于光伏扶貧之路,前面的確困難重重,但是一直有人在走!
今天我們把了解的幾種光伏扶貧模式與大家分享:全資扶貧;扶貧資金加農戶銀行貸款;扶貧資金加社會捐助;當地政府扶貧加貧困戶投資。
一、全資光伏扶貧。此模式不是適合于所用光伏扶貧項目,畢竟各地政府經濟能力差異很大。全資顧名思義,即當地政府全額進行補貼,老百姓建電站一分錢不用花,還能擁有光伏電站的所有權和全部發電收益,這樣的電站多建在貧困戶自家的屋頂。還有一種形式建村級光伏電站,電站歸村集體所有,發電收益為貧困戶共享。
二、扶貧資金加農戶銀行貸款模式。此模式主要適用于有定融資征信的農戶。我們以具體安裝項目為例,假設用戶安裝3kW,安裝在農戶的房屋頂部或者院內,每戶為一個獨立項目。當地政府針對扶貧給予扶貧資金8000元,農戶向銀行申請貸款16000元,政府為農戶向金融部門貸款提供支持。農戶通過光伏發電收益和其他收益償還貸款。
三、扶貧資金加社會捐助資金模式。一些地方社會籌措資金能力強,可以利用此優勢。我們了解到有些地區是這樣操作的:每戶安裝規模設計在2-3kW,在村莊指定地點集中安裝,政府扶貧資金8000元,社會捐助資金每戶在8000元-16000元,電站所有權和發電收益權歸貧困戶所有。
四、扶貧資金加農戶投資模式。此模式適用于農戶有一定的資金籌措能力。政府扶貧資金8000元,貧困戶自籌資金8000-16000元,電站2-3kW,電站所有權和發電收益均歸貧困戶所有。這樣算下來貧困戶每年收益2400-3600元,5年左右時間回本,電站持續收益年限20年以上。
這里我們列舉的只有四種,但是對于光伏發電與扶貧結合的模式遠不止這些,這里的扶貧資金以及投資回報周期,也是因地制宜,方法是類似的但是也不是完全相同的,這些模式的出現目的只有一個:幫助貧困地區的老百姓脫貧。當然在模式探索過程中,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