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國際知名納米科學家任志鋒教授及華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王國健、副書記黃曉波等到我市考察。市長劉小華在會見他們時表示,河源發展優勢突出,發展態勢良好,發展前景廣闊,在太陽能光伏產業領域更有資源、產業鏈等獨特優勢,有望成為亞洲最大的光伏產業基地,可以為太陽能尖端技術提供產業化大舞臺,頂尖人才在河源將大有用武之地。
劉小華熱情歡迎任志鋒教授等一行到河源考察,并向客人們介紹了河源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表示,河源雖是廣東的山區市和欠發達市,但發展優勢明顯,生態環境良好,已經走出了一條經濟快速發展和環保雙贏的路子,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電子、新材料、新醫藥“四新”產業格局,目前正迎來發展黃金期,發展前景廣闊,近年來我市GDP、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均快速增長,去年我市城市綜合增長競爭力名列全國第一。
劉小華指出,太陽能光伏產業是河源新能源產業的主力軍,河源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有獨特優勢:一是資源優勢,占全國儲量3/4的超白石英砂資源在河源。二是產業鏈優勢,北京漢能集團已在河源高新區建設太陽能薄膜電池生產基地,首期投資280億元,其中第一階段投資就達90億元,預計在明年10月就可以生產出第一片太陽能薄膜電池。與此同時,廣東國華新能源投資公司投資33億元在河源建設太陽能屋頂電站和地面電站,國家發改委已經核準了8兆瓦的生產規模,在全省的規模最大。三是政策優勢。河源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光伏產業發展,并正在全力創建“全國低碳經濟示范區”。劉小華表示,河源歡迎和支持頂尖人才投身我市的太陽能光伏產業,會為他們到河源發展事業提供一切能提供的服務和幫助。河源也可以為太陽能領域的頂尖人才的科研成果提供產業化大舞臺,他們在河源將大有用武之地。
任志鋒教授表示,河源有一流的生態環境和一流的投資環境,特別是在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方面有獨特優勢,非常適合投資創業,他看好河源,相信不久的將來河源可以打造成為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光伏產業基地。
華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王國健表示,河源是前景廣闊的創業熱土,也是科技人才施展才干的理想之地。華南師范大學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正在全力引進海外頂尖研究團隊參與廣東現代產業體系的建設,希望與河源市加強產學研合作,共同推進太陽能光伏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為廣東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多作貢獻。
市委常委、副市長葉常濃及市府辦、高新區、教育局、科技局、經貿局等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會見。
相關鏈接
發展太陽能產業最重要的是人才
――訪國際知名納米科學家任志鋒
按語: 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市場前景如何?太陽能發電成本相對較高該如何解決?發達國家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有什么經驗可借鑒?昨日,本報記者就這些備受業界關注的問題,采訪了國際知名納米科學家任志鋒教授。
記者: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市場前景在哪里?
任志鋒:太陽能是清潔能源。從國際上來說,現在清潔能源已經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尤其在美國,清潔能源已經被提到了戰略的位置,美國總統奧巴馬把發展清潔能源作為施政的重中之重在抓。美國認為,一個國家將來能有多強大,取決于清潔能源做得好不好。現有的煤炭、石油等能源有很大的污染,造成氣候變暖等嚴重的問題。而且這種污染很難治理,治理的成本也非常高。使用清潔能源就沒有污染,不存在治理污染的問題。這是代表未來的技術,每一個國家和地區都要重視發展清潔能源。
記者:未來這樣,現在呢?
任志鋒:我聽說河源的生態很好,新豐江水庫、楓樹壩水庫的水質很好,直接可以飲用,這就說明環保做得很好。就像劉小華市長說的,現在河源的發展不要走別人走過的彎路,先污染后治理是很不明智的做法。最好還是把步子放慢一點,發展經濟的同時把環保也考慮進去,這樣雖然從短期來看速度是慢了一點,但從長遠來看實際上速度更快。
記者:華南師大的領導曾經提到,您在太陽能光伏技術領域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這個該怎么理解?怎么降低太陽能發電成本太高,導致叫好不叫座的問題?
任志鋒:現在的太陽能為什么沒有得到普及?就是價格太貴。價格太貴,與現有技術條件下太陽能的轉換率不高有關。如果能提高轉換率,那么單位電力的價格就能降下來。怎么樣提高轉換率呢?如果用傳統的技術,是不可能有突破性進展的,理論上轉換效率就只能達到百分之十幾。但我們的技術可以有一個大的突破,理論上轉換效率可以達到20%以上,而且造價也更低。轉換效率提高一倍,電價就可以降低一半,這樣的話就可能大量生產,真正實現產業化發展。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