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多晶硅概念的公司下半年開始陸續投產,比如天威保變、南玻、航天機電、樂山電力等
身處風暴的多晶硅今年8月又被戴上“產能過剩“的帽子。官方資料顯示:到2009年6月底,我國有19家企業多晶硅項目投產,產能規模達3萬噸/年,另有十多家企業在建、擴建多晶硅項目,總規劃產能預計到2010年將超過10萬噸,而2008年我國多晶硅的總需求量才1.7萬噸。
從歷史邏輯估值水平看,具備整合產業鏈和技術差異化的上市公司最受禮遇和相對安全。市場給予薄膜電池最高的估值水平,其次擁有全產業鏈結構的上市公司享受較高估值,然后是電池/組件公司,最低的是多晶硅生產公司。
天威保變
投資評級:★★★★
●項目:非晶薄膜太陽能項目、新津和樂山兩個3000噸多晶硅項目工程。
●產業鏈意義:國內唯一一家具備從硅料、鑄錠、切片、組件到集成應用的完整產業鏈的光伏企業,優勢明顯。
●技術:其參股公司天威英利屬于全球主流的太陽能電池制造商,國內只有無錫尚德可以與之相提并論。
●項目進度:新津年產3000噸多晶硅項目設備調試順利,于今年9月23日試生產出第一爐多晶硅,明年全面投產。天威薄膜第一條46.5MW非晶硅薄膜生產線設備目前生產線調試順利。
●優勢和風險:原本持有天威英利51%股權的天威保變現持股僅為49%,喪失控制權。自此,天威英利被排除在天威保變的合并財務報表的范圍之外。
南玻A
投資評級:★★★★
●項目:日熔量250噸的太陽能超白壓延玻璃生產線;總投資60億元的高純硅材料項目計劃,分二期建成。
●產業鏈意義:形成以多晶硅材料項目為龍頭的“高純多晶硅材料→硅片→太陽能超白玻璃→太陽電池→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產業鏈。
●技術:國內最大的超白太陽能玻璃供應商,占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全球市場占有率的25%以上。多晶硅純度:電子級別11個N(99.999999999%)。
●項目進度:壓延玻璃生產線2008年年底投產,產能達日熔量500噸。理財周報記者了解到,南玻一期1500噸高純硅材料項目10月初已經進入商業化運作,已經開始進行銷售。
●優勢和風險:重油和純堿等成本上漲超出預期,太陽能業績兌現遲緩。
岷江水電
投資評級:★★
●項目:參股四川硅業持股14%。
●技術:股權參與四川硅業,不具技術能力。
●項目進度:四川硅業第一爐合格完整的多晶硅已出爐。
●優勢:借助另一參股方天威保變擁有完整的太陽能產業鏈,吸收部分產能,解決需求問題;電價低成本優勢。
通威股份
投資評級:★★
●項目:子公司永祥公司一期1000噸/年、二期3000噸/年的多晶硅項目。
●產業鏈意義:專注上游多晶硅生產環節。
●技術:采用物理法多晶硅純度難突破6個N(99.9999%)。
●項目進度:目前正進行多晶硅項目二期工程,目前一期產能利用率為80%,據理財周報了解,二期投建時機等待一期產量、品質穩定再說。
●風險:其所在主業飼料業務和食品加工盈利欠佳,業務擴張速度過快,高增長低收益,影響整體成長性。
孚日股份
投資評級:★★★
●項目:與德國博世公司合作布局太陽能電池,經營CIGSSe電池組件生產業務和電池組件封裝業務。
●產業鏈意義:技術提供方Johanna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將進入商業化銷售階段,發展前景比較確定,且其生產的薄膜太陽能電池90%按照協議由德國公司包銷,無需求憂患。
●技術:目前大部分太陽能光伏企業都技術都處于傳統晶體硅時代,但孚日股份(002083,股吧)已經進入薄膜太陽能電池時代。
●項目進度:目前正接收第一條30MW薄膜太陽電池組件生產線相關設備,預計四季度開始安裝調試,年底試產。
●風險:缺乏技術自主權。
航天機電
投資評級:★★★
●項目:年產800MW的太陽能硅片項目。
●產業鏈意義:主要涉及包括多晶硅生產、組件生產、系統集成以及國內外光伏銷售網絡為一體的產業鏈環節。
●技術:擁有的核心自主技術優勢,打通“硅業”制造的瓶頸,掌握了盈利能力最強的多晶硅制造高地。
●項目進度:一期1500噸/年多晶硅項目已完成設備聯機調試,進入試生產階段。二期項目正推進,預計年底完成土建及部分工藝設備安裝。
●優勢:研發實力強,得到上海、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的強力支持,技術、資金、硅資源充足。
樂山電力
投資評級:★★
●項目:樂山天威3000噸/年多晶硅項目。
●產業鏈意義:形成多晶硅、單晶硅原料生產,硅切片、太陽能電池和組件和系統的系統產業鏈。
●技術:得到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