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倡議”:讓清潔能源惠及世界各地
——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談全球能源互聯網
習近平主席在去年的聯合國發展峰會上發表講話指出,中國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習主席的講話使全球能源互聯網作為“中國倡議”,引起密切注目和強烈反響。
2月25日上午,在美國休斯敦舉行的全球能源重要論壇IHS劍橋能源周電力日上,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發表了大會主旨演講,向來自全球的政府官員、行業企業主管、專家學者等上千名代表詳細介紹了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戰略構想。演講后,劉振亞接受了科技日報記者的采訪。
全球清潔綠色發展的戰略構想
劉振亞表示,推進全球能源變革轉型、盡快擺脫化石能源依賴已勢在必行,而根本出路是加快清潔發展、實施“兩個替代”:即能源開發實施清潔替代,能源消費實施電能替代。
全球能源互聯網實質是“特高壓電網+智能電網+清潔能源”。它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全球互聯的堅強智能電網,是清潔能源在全球范圍大規模開發、配置、利用的基礎平臺,其中特高壓電網是關鍵,智能電網是基礎,清潔能源是根本。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將產生巨大的經濟、社會、環境綜合效益。一是實現清潔發展。從現在起全球清潔能源只需保持12.4%的年均增速,到2050年清潔能源比重可提高到80%以上。二是應對氣候變化。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可控制在115億噸左右,僅為1990年的一半,全球溫升控制在2℃以內。三是拉動經濟增長。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投資規模超過50萬億美元,將有力帶動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電動汽車等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四是促進和平發展。讓世界成為一個天藍地綠、亮亮堂堂、和平和諧的“地球村”。
創新打造全球能源互聯網的“中國力量”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以創新發展為首位的五大發展理念。劉振亞認為,技術和創新對全球能源互聯網起到支撐作用,而中國的成功技術創新實踐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奠定了重要基礎。中國在特高壓、智能電網和促進清潔能源發展等方面均取得創新突破。目前,中國特高壓輸電技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國家電網公司已建成投運“三交四直”7項特高壓工程、在建“四交六直”10項特高壓工程。中國已建成智能變電站2286座,安裝智能電表3.1億只。中國風電裝機1.3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4200萬千瓦,比
2010年分別增長3.3倍、45倍。中國國家電網成為全球接入風電、光伏發電規模最大的電網。
圍繞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在資源評估、科技攻關、裝備研制、投融資創新、組織建設、規劃研究、示范工程等方面做了許多開創性工作。國家電網組織力量系統評估了包括北極風能、赤道太陽能在內的全球各大洲可再生能源資源;舉辦了高水平的中美、中歐全球能源互聯網技術裝備研討會,明確了關鍵技術和裝備突破方向;舉辦了全球能源互聯網投融資高層研討會,研究投融資模式與解決方案;推進了與周邊國家電網互聯互通,深入開展亞洲電網互聯、亞歐洲際輸電等研究。
匯聚力量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加快發展
劉振亞表示,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需要凝聚共識、加強合作。為此,中國國家電網近期將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搭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平臺。目前,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正聯合各方力量,發起成立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建立跨國界、跨領域、跨專業的國際合作平臺。二是聯合開展有關重大問題研究。盡快在清潔能源、大規模儲能、海底特高壓電纜、大電網運行控制等關鍵領域再取得一大批創新成果,為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提供支撐。三是盡快啟動一批重大示范項目。中國正在落實“一帶一路”戰略,全球能源互聯網可以成為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抓手。希望有關各方加強合作,共同推進一批大型清潔能源基地送出工程及跨國跨洲聯網等重大項目。
劉振亞表示,期待國際社會積極參與,共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又好又快發展。展望未來,全球能源互聯網將讓人人享有充足廉價的清潔能源和智慧服務,享受更舒適的生活、更繁榮的經濟、更宜居的環境、更和諧的社會。(記者 王心見)
——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談全球能源互聯網
習近平主席在去年的聯合國發展峰會上發表講話指出,中國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習主席的講話使全球能源互聯網作為“中國倡議”,引起密切注目和強烈反響。
2月25日上午,在美國休斯敦舉行的全球能源重要論壇IHS劍橋能源周電力日上,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發表了大會主旨演講,向來自全球的政府官員、行業企業主管、專家學者等上千名代表詳細介紹了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戰略構想。演講后,劉振亞接受了科技日報記者的采訪。
全球清潔綠色發展的戰略構想
劉振亞表示,推進全球能源變革轉型、盡快擺脫化石能源依賴已勢在必行,而根本出路是加快清潔發展、實施“兩個替代”:即能源開發實施清潔替代,能源消費實施電能替代。
全球能源互聯網實質是“特高壓電網+智能電網+清潔能源”。它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全球互聯的堅強智能電網,是清潔能源在全球范圍大規模開發、配置、利用的基礎平臺,其中特高壓電網是關鍵,智能電網是基礎,清潔能源是根本。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將產生巨大的經濟、社會、環境綜合效益。一是實現清潔發展。從現在起全球清潔能源只需保持12.4%的年均增速,到2050年清潔能源比重可提高到80%以上。二是應對氣候變化。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可控制在115億噸左右,僅為1990年的一半,全球溫升控制在2℃以內。三是拉動經濟增長。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投資規模超過50萬億美元,將有力帶動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電動汽車等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四是促進和平發展。讓世界成為一個天藍地綠、亮亮堂堂、和平和諧的“地球村”。
創新打造全球能源互聯網的“中國力量”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以創新發展為首位的五大發展理念。劉振亞認為,技術和創新對全球能源互聯網起到支撐作用,而中國的成功技術創新實踐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奠定了重要基礎。中國在特高壓、智能電網和促進清潔能源發展等方面均取得創新突破。目前,中國特高壓輸電技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國家電網公司已建成投運“三交四直”7項特高壓工程、在建“四交六直”10項特高壓工程。中國已建成智能變電站2286座,安裝智能電表3.1億只。中國風電裝機1.3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4200萬千瓦,比
2010年分別增長3.3倍、45倍。中國國家電網成為全球接入風電、光伏發電規模最大的電網。
圍繞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在資源評估、科技攻關、裝備研制、投融資創新、組織建設、規劃研究、示范工程等方面做了許多開創性工作。國家電網組織力量系統評估了包括北極風能、赤道太陽能在內的全球各大洲可再生能源資源;舉辦了高水平的中美、中歐全球能源互聯網技術裝備研討會,明確了關鍵技術和裝備突破方向;舉辦了全球能源互聯網投融資高層研討會,研究投融資模式與解決方案;推進了與周邊國家電網互聯互通,深入開展亞洲電網互聯、亞歐洲際輸電等研究。
匯聚力量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加快發展
劉振亞表示,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需要凝聚共識、加強合作。為此,中國國家電網近期將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搭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平臺。目前,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正聯合各方力量,發起成立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建立跨國界、跨領域、跨專業的國際合作平臺。二是聯合開展有關重大問題研究。盡快在清潔能源、大規模儲能、海底特高壓電纜、大電網運行控制等關鍵領域再取得一大批創新成果,為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提供支撐。三是盡快啟動一批重大示范項目。中國正在落實“一帶一路”戰略,全球能源互聯網可以成為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抓手。希望有關各方加強合作,共同推進一批大型清潔能源基地送出工程及跨國跨洲聯網等重大項目。
劉振亞表示,期待國際社會積極參與,共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又好又快發展。展望未來,全球能源互聯網將讓人人享有充足廉價的清潔能源和智慧服務,享受更舒適的生活、更繁榮的經濟、更宜居的環境、更和諧的社會。(記者 王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