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氣候變化的會議,有名的有那么幾次:京都協議書,那個時候,美國很不以為然,中國很沒有發言的機會,后來的哥本哈根協定,在溫總理的參與下,中國正式宣布啟動綠色GDP的項目規劃。到這一次的巴黎會議,似乎中國成了重點中的重點,我們對于巴黎會議的重視程度,很快就會有體現。
美國選擇了在巴黎峰會以后宣布延長對太陽能的減稅政策,一時之間,以SolarWorld董事長為代表的企業就開始大唱贊歌,這也難怪7.4GW的安裝量,明年還會增加,這樣一個市場體量,大部分依賴進口,這會給很多外國的企業創造機會。
在德國,以Sonnenkraft為代表的光伏服務商,居然給客戶提供了一個Excel,讓大家來計算補貼政策對收益的影響,結論是,如果大家一起推到2016年再并網的時候,收益會最大。一群理智的人,如此在利益最大化的背景下達成了一致,所以,2016年就不退補了!有了這樣的基礎,后續的,德國政府就開始明確了對光電,光熱,以及電動車系統的補貼。除了對鋰電池2016持續進行補貼以外,2016年對光熱的補貼又提高了20%。
企業對此積極響應,有家企業甚至推出了光電和紅外加熱的聯合系統,極大效率地利用熱能,也極大程度地利用政策。試想一下,接下來,人在房間內移動,紅外加熱就對著人加熱,人動,加熱器跟著動,多余的熱量一點都沒有。
新年到來之際,各大公司都在制定2016年的戰略,比較明顯的是,德國的中小型的公司,開始從電站項目中慢慢退出,而中國的企業則開始在這方面更加明晰地進行板塊化分割。BayWa出手了他們的項目,回到南德, 7C Solarpark也從法國退出,中國的天合,產能可能是2015年的冠軍,在項目方面,開始正式分割。與之相隔不遠,一直擅長國際化的ET Solar中盛,在英國項目繼續推進,2016年4月底以前,他們必須把握好機會。別的戰場上,土耳其的項目雖然只有2.3MW,也算是拉開了中東項目的序幕。
技術方面,天合以晶硅22.13%的量產效率笑傲江湖。M10之類的德國企業開始了印度市場的“拓荒”之旅:站在技術高點的印度,光伏能有機會和中國PK嗎?
美國選擇了在巴黎峰會以后宣布延長對太陽能的減稅政策,一時之間,以SolarWorld董事長為代表的企業就開始大唱贊歌,這也難怪7.4GW的安裝量,明年還會增加,這樣一個市場體量,大部分依賴進口,這會給很多外國的企業創造機會。
在德國,以Sonnenkraft為代表的光伏服務商,居然給客戶提供了一個Excel,讓大家來計算補貼政策對收益的影響,結論是,如果大家一起推到2016年再并網的時候,收益會最大。一群理智的人,如此在利益最大化的背景下達成了一致,所以,2016年就不退補了!有了這樣的基礎,后續的,德國政府就開始明確了對光電,光熱,以及電動車系統的補貼。除了對鋰電池2016持續進行補貼以外,2016年對光熱的補貼又提高了20%。
企業對此積極響應,有家企業甚至推出了光電和紅外加熱的聯合系統,極大效率地利用熱能,也極大程度地利用政策。試想一下,接下來,人在房間內移動,紅外加熱就對著人加熱,人動,加熱器跟著動,多余的熱量一點都沒有。
新年到來之際,各大公司都在制定2016年的戰略,比較明顯的是,德國的中小型的公司,開始從電站項目中慢慢退出,而中國的企業則開始在這方面更加明晰地進行板塊化分割。BayWa出手了他們的項目,回到南德, 7C Solarpark也從法國退出,中國的天合,產能可能是2015年的冠軍,在項目方面,開始正式分割。與之相隔不遠,一直擅長國際化的ET Solar中盛,在英國項目繼續推進,2016年4月底以前,他們必須把握好機會。別的戰場上,土耳其的項目雖然只有2.3MW,也算是拉開了中東項目的序幕。
技術方面,天合以晶硅22.13%的量產效率笑傲江湖。M10之類的德國企業開始了印度市場的“拓荒”之旅:站在技術高點的印度,光伏能有機會和中國PK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