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由中國南方電網、中國國電集團和《能源》雜志社共同主辦的“2009(首屆)中國能源企業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新浪財經全程報道本次會議。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朱良保主題演講。
朱良保:尊敬的李院長,尊敬的各位媒體朋友,我主要講一下LDK對2010年光伏市場的一些觀點。我們認為2010年優質的硅原料產能依然非常緊缺。即使在經濟危機下的2009年,我們預計全球的光伏需求量會達到1.7億G瓦,相對08年還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這是傳統的國際大廠多晶硅供應產能,總計到2010年預估會達到4800噸。中國政府已經出臺了針對多晶硅行業的最新調控措施,這條措施出臺以后我們估計多晶硅行業的發展會更加理性、更加規范。2008年中國多晶硅的產能為兩萬噸,實際的產量只有四千噸左右,在建產能約八萬噸,但必須明確這些產能只是紙面上的,規劃上的產能,大部分廠商在成本、能耗、環保等根本無法達到國際領先的產品,甚至也遠遠無法達到國內政策的標準。因為這些規劃的產能永遠無法成為實際產能。
國際大廠生產成本控制在30美元每公斤以下,隨著多晶硅價格回歸理性,意味著只有達到這個成本線才能在未來市場的競爭中生存。也只有達到30美元每公斤成本以下的產能,才能稱得上是優質產能。多晶硅廠商即使達到準入標準,但由于多晶硅廠商無法生產半導體級硅,也無法在太陽能級硅的競爭中取得成本優勢,意味著多數國內硅廠商將永遠無法真正贏得任何市場。雖然太陽能級的硅純度要求會比半導體級硅的要求程度低,但太陽能級的硅對雜質的要求,比如銅、硼、磷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能夠長期穩定的生產質量優質的半導體級硅同樣也是不小的挑戰。
隨著多晶硅價格回歸理性,物理法提升我們認為很難再具有成本優勢。傳統國際大廠的生產成本也在增加,雖然國際大廠不斷擴建自己的產能,但是化工裝置從開始投產到完全生產的長周期,也是需要耐心等待。按照2010年光伏市場10G瓦的規模,傳統大廠在建產能即使全部達產,總產能達到五萬噸,也僅僅只能滿足市場一半的需求,存在著巨大的市場缺口。我們認為隨著2010年光伏市場應用的增長以及半導體行業的復蘇,優質硅原料產能依然稀缺,光伏行業將遭遇優質硅原料的供不應求。注意,我說的是優質,就是說達到達到30美元每公斤以下,高于這個成本,生產成本本來就是虧損的,也沒有意義。
再來談硅晶片市場。與半導體晶源行業相比,光伏晶源產業還有很大的空間,小型的硅晶源廠由于技術、質量、產品的可靠性等原因,以及在市場上喪失了競爭優勢,未來晶源廠的競爭焦點集中在規模、成本和技術方面。通過技術研發鑄造更薄的晶片,更少的切割損耗來降低成本。另外通過硅原料和(降料)的回收來降低成本,通過設備的國產化和產業集群的本地化來降低成本,這是LDK采用的幾種降低成本的路徑。
目前市場價格讓眾多不具備競爭力的小型硅源廠逐步退出了市場。占世界主要產蒙和市場的REC等廠商的生產成本,幾乎與目前的市場價格一致。從9月份至今金元的市場價格正企穩并幅回升。LDK的目標是將金元加工成本控制在2萬歐元到2.5萬歐元之間,結論是大型晶片廠在生產成本上會越來越經過競爭力,市場份額也會越來越高。目前市場上優質的晶片產能已經緊缺。
我們的一個觀點光伏優質產能也將供不應求,這是美國、歐洲包括中國包括日本最近出臺的針對光伏產業的措施。我們認為光伏行業很可能是最早走出危機的產業之一。經濟危機對光伏產業的影響實際上不是供求的影響,更多是市場結構的影響。由于大型的金融機構謹慎放貸,謹慎投資光伏項目,導致光伏的需求突然消失,這是實際的。在供求的角度與巨大的市場需求之間,我們認為光伏是相對來說比較健康的。另外光伏產業市場的基本面是沒有變化的,各國的政策以及快速發展的趨勢沒有變化。發展低碳經濟或者是環保產品,將是能最佳的能將其危機、經濟危機、能源環境危機協同解決的最好選擇。我們認為每一次危機的結束都依賴于新的科技、新的產業的發展,過去我們看到了汽車產業的崛起,這次我們將會看到光伏產業崛起。
2010年光伏優質產能同樣供不應求。第一點由于經濟危機大部分的光伏公司都將節省這種資本支出,導致本年度沒有新建光伏投產。第二點是為了控制庫存,導致2010年初的市場需求將遭遇到很多光伏廠商沒有庫存,導致很多廠許多庫存,造成市場供應的緊張,一些落后的產能本來就會自然淘汰。隨著經濟危機的發生,光伏行業正在積極的探討新的商業模式。我們想這種商業模式的探討,也會有效的化解光伏市場的發展瓶頸。金融危機對光伏行業有挑戰,但更大的是機遇,促進了成本下降、市場空間放大。
第五點是各國政府都加大了新能源的支持。我們認為2010年的光伏市場不會再有2009年疲態,整體上優質光伏產能將供不應求。
現在向大家匯報一下LDK最近的進展。這是我們2009年9月世界第一個單體多晶萬噸級高純硅工廠在LDK投產。它是世界上單體最大的廠,一萬五千噸,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該項目完全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