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連云港二龍山農互補光伏電站,位于贛榆縣西陡嶺村二龍山,通過對二龍山進行有效改造,以工程為載體,以科技為先導,改造荒山變寶地,在山坡南面布置太陽能光伏方陣,下方種植各種農作物,將光伏發電與生態種植有機結合。項目的建成將為連云港贛榆縣的可持續發展,為創造更清潔、更高效更廉價的新能源應用作出貢獻。
第一季播種的草莓已收割完。該電站使用了特殊設計的支架系統,提供下方種植的的藍莓有需要的生長空氣和適度光照及雨水;組件方陣之間充分利用每寸土地安裝塑料大棚培育草莓,電站周邊種植適合當地土壤氣候的小棗樹。將光伏發電與生態種植有機結合。電站發電量如預期設計。目前該電站已順利并網,每年平均可上網輸送電量約1072.36萬kW?h,年平均發電小時約1191h,與傳統的火力發電相比,按標煤煤耗為330g/kW•h計,每年可節省燃煤3538.788t,可減少排放CO21260噸、SO24噸、NOX 4噸。
江蘇境內由于受自然條件約束,長期以來以火力發電為主。隨著電網規模的擴大和用電量的增長,傳統燃煤火力發電帶來的運煤、溫室氣體排放、經濟效益下降等制約性因素越來越明顯。太陽能發電是目前已經廣泛研究并投入應用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方式之一,光伏發電是最具有潛力的可在生能源的發電技術,太陽能光伏發電以其清潔、源源不斷、安全等顯著優勢,成為關注重點,在太陽能產業的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從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來說,本工程在山坡上利用現代農業大棚建設太陽能光伏電站,可有效節省土地資源,充分體現新能源光伏電站節能環保的特色。
第一季播種的草莓已收割完。該電站使用了特殊設計的支架系統,提供下方種植的的藍莓有需要的生長空氣和適度光照及雨水;組件方陣之間充分利用每寸土地安裝塑料大棚培育草莓,電站周邊種植適合當地土壤氣候的小棗樹。將光伏發電與生態種植有機結合。電站發電量如預期設計。目前該電站已順利并網,每年平均可上網輸送電量約1072.36萬kW?h,年平均發電小時約1191h,與傳統的火力發電相比,按標煤煤耗為330g/kW•h計,每年可節省燃煤3538.788t,可減少排放CO21260噸、SO24噸、NOX 4噸。
江蘇境內由于受自然條件約束,長期以來以火力發電為主。隨著電網規模的擴大和用電量的增長,傳統燃煤火力發電帶來的運煤、溫室氣體排放、經濟效益下降等制約性因素越來越明顯。太陽能發電是目前已經廣泛研究并投入應用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方式之一,光伏發電是最具有潛力的可在生能源的發電技術,太陽能光伏發電以其清潔、源源不斷、安全等顯著優勢,成為關注重點,在太陽能產業的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從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來說,本工程在山坡上利用現代農業大棚建設太陽能光伏電站,可有效節省土地資源,充分體現新能源光伏電站節能環保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