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央視《對話》欄目把節目錄制搬到了正在蘇州舉行的國際能源變革論壇現場,邀請神華集團董事長張玉卓、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等能源企業代表與國家能源局史立山副司長、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李俊峰主任等政府、機構代表對話,共同探討新能源這一“白富美”在中國的發展話題。
在回答主持人李斯璇關于協鑫為什么會在10年前從傳統能源向新能源轉型的問題時,朱共山董事長表示:協鑫的選擇既是與國有大型發電集團差異化發展,更重要的是順應國家戰略和世界發展的潮流。社會經濟要轉型、人類社會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發展新能源。當時中國新能源產業最難的部分就是上游原材料。協鑫突破技術封鎖,實現了光伏產業關鍵材料——多晶硅的規模化生產,扭轉了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原料受制于人的歷史。
具備“清潔”、“5萬億美元市場空間”、“可再生”等特點的新能源,被朱共山以“白富美”一詞概括。他強調,如同人一樣,美不美主要看內涵,新能源的“內涵美”就是科技創新能力,行業創新、政府支持、社會認同,這樣的“白富美”才有未來。朱共山以2009年協鑫在徐州建設的中國第一個20兆瓦地面電站為例,介紹了江蘇的光伏上網電價從當時的2.2元降到1元以下的過程,他表示,當今中國的光伏、風電,不論是規模還是技術,中國制造已經世界領先,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到2020年左右,太陽能一定會成為老百姓用得起的能源。協鑫有自己的光伏平價上網路線圖和時間表,將比這一節點大大提前。
在談到中國新能源發展中遭遇的棄風、棄光等實際問題時,朱共山認為需要全面的“變革與創新”。他表示,清潔能源的特點就是就近消納,未來太陽能與儲能結合,人人既是能源的生產者,又是能源的消費者,這是一個重大變革,與之相應的,電網需要變革,全社會的觀念也要變革。他建議國家借鑒美國的新能源消納政策,規定每個省、電網公司的消納比例,電網西電東送的清潔能源占比可以從目前20%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而風、光電站開發企業也要給電網建設一點時間,在投資選址的時候要先考慮消納能力。
對于社會和業界十分關心的光伏電價補貼問題,朱共山幽默地表示“白富美要從幼兒園階段開始培養”。他認為,在產業發展早期,作為新生事物受制于技術、成本等因素,必須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但隨著技術的進步,產業的下一步發展就要逐步擺脫補貼依賴,企業自身要加大研發投入和科技創新力度,補貼不是目的,而是為了將來不需要補貼也能健康發展。為此,協鑫已經多次向國家主管部門建言,希望逐步下調光伏上網電價,以市場調節機制倒逼企業創新。
朱共山同時也指出,按照國家政策應該發放的補貼還是要及時、足額發放到位,現在很多發電企業不能及時拿到補貼,本身還要背負銀行利息,只能拖欠上游制造業的貨款,導致制造端處境艱難。另外,一些地方政府要求光伏電站開發企業一次性支付25年土地租金等不合理政策,也給光伏產業發展帶來了較大壓力。為此,他呼吁政府和社會轉變觀念、增進理解,讓國家的產業扶持政策落到實處,激發企業的創新積極性,共同讓“白富美”早日走入尋常百姓家。

在回答主持人李斯璇關于協鑫為什么會在10年前從傳統能源向新能源轉型的問題時,朱共山董事長表示:協鑫的選擇既是與國有大型發電集團差異化發展,更重要的是順應國家戰略和世界發展的潮流。社會經濟要轉型、人類社會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發展新能源。當時中國新能源產業最難的部分就是上游原材料。協鑫突破技術封鎖,實現了光伏產業關鍵材料——多晶硅的規模化生產,扭轉了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原料受制于人的歷史。
具備“清潔”、“5萬億美元市場空間”、“可再生”等特點的新能源,被朱共山以“白富美”一詞概括。他強調,如同人一樣,美不美主要看內涵,新能源的“內涵美”就是科技創新能力,行業創新、政府支持、社會認同,這樣的“白富美”才有未來。朱共山以2009年協鑫在徐州建設的中國第一個20兆瓦地面電站為例,介紹了江蘇的光伏上網電價從當時的2.2元降到1元以下的過程,他表示,當今中國的光伏、風電,不論是規模還是技術,中國制造已經世界領先,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到2020年左右,太陽能一定會成為老百姓用得起的能源。協鑫有自己的光伏平價上網路線圖和時間表,將比這一節點大大提前。

在談到中國新能源發展中遭遇的棄風、棄光等實際問題時,朱共山認為需要全面的“變革與創新”。他表示,清潔能源的特點就是就近消納,未來太陽能與儲能結合,人人既是能源的生產者,又是能源的消費者,這是一個重大變革,與之相應的,電網需要變革,全社會的觀念也要變革。他建議國家借鑒美國的新能源消納政策,規定每個省、電網公司的消納比例,電網西電東送的清潔能源占比可以從目前20%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而風、光電站開發企業也要給電網建設一點時間,在投資選址的時候要先考慮消納能力。
對于社會和業界十分關心的光伏電價補貼問題,朱共山幽默地表示“白富美要從幼兒園階段開始培養”。他認為,在產業發展早期,作為新生事物受制于技術、成本等因素,必須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但隨著技術的進步,產業的下一步發展就要逐步擺脫補貼依賴,企業自身要加大研發投入和科技創新力度,補貼不是目的,而是為了將來不需要補貼也能健康發展。為此,協鑫已經多次向國家主管部門建言,希望逐步下調光伏上網電價,以市場調節機制倒逼企業創新。
朱共山同時也指出,按照國家政策應該發放的補貼還是要及時、足額發放到位,現在很多發電企業不能及時拿到補貼,本身還要背負銀行利息,只能拖欠上游制造業的貨款,導致制造端處境艱難。另外,一些地方政府要求光伏電站開發企業一次性支付25年土地租金等不合理政策,也給光伏產業發展帶來了較大壓力。為此,他呼吁政府和社會轉變觀念、增進理解,讓國家的產業扶持政策落到實處,激發企業的創新積極性,共同讓“白富美”早日走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