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秋時節,寒意漸濃,走進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昭君鎮中部的庫布齊沙漠,天空高遠湛藍,陽光明媚和煦,昔日沉寂荒蕪的沙漠如今煥發出勃勃生機——內蒙古能建恒達新能源有限公司一期100兆瓦沙漠生態光伏發電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一大片平整過的沙漠上,各種機械車輛往來穿梭,轟鳴聲不絕于耳,許多工人正忙著施工,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蔚為壯觀。
庫布齊沙漠在昭君鎮過境面積達25萬畝,漫漫黃沙不僅不能為當地帶來任何經濟效益,還經常發生沙害,影響著周圍百姓的生產生活。然而,這片廣袤的沙漠里卻有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好的地區之一。正是看中了這一資源優勢,今年以來,昭君鎮緊緊抓住國家、自治區發展清潔能源的政策機遇,創新發展思路,以綠色為引領,充分利用庫布齊沙漠資源和光照優勢,大力發展沙漠光伏發電產業,將光伏發電與沙漠治理相結合,讓沙漠為我所用,讓沙漠變財富寶地,最終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環境效益多贏的宏偉目標。一時間,曾經無人問津的“沙窩窩”成了眾多光伏企業爭搶的“香餑餑”。
內蒙古能建恒達新能源有限公司就是昭君鎮引進的首個光伏企業,其一期100兆瓦沙漠生態光伏發電項目已于今年5月份在昭君鎮柴登嘎查小召西社落地,并于7月份正式開工建設。當前,各項工程進展順利,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其中20兆瓦將于今年12月份并網發電,剩余80兆瓦將于明年5月份并網發電。
“當地的老百姓非常支持我們這個項目,從7月份進駐到現在,我們和村民的關系十分融洽,沒有發生過任何沖突。”內蒙古能建恒達新能源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長張士平坦言。的確,光伏發電項目的引進,當地百姓是最直接、最大的受益者,他們怎能不高興。內蒙古能建恒達新能源有限公司已經從柴登嘎查小召西社征用了14000余畝沙漠,全社218位村民每人分到了17000多元土地補償款。隨著工程的持續推進,該公司還將征用大面積的沙漠,村民會拿到更多的補償。同時,在項目建設與運營期間,同等用工條件下,公司優先錄用當地村民,為他們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增收機會。“企業征用的都是沙漠,那些沙漠不能耕種,對我們來說沒有一點用處,還經常刮沙塵暴,放著也是放著。現在引進光伏發電項目,我們不但能得到一大筆土地補償款,還能在公司里打工掙錢,而且公司還要治理沙漠,這樣的好事兒我們當然喜歡,希望政府今后能多引進幾個這樣的好項目。”小召西社的張菁喜高興地說道。
正如張菁喜所言,內蒙古能建恒達新能源有限公司一期100兆瓦沙漠生態光伏發電項目的建設,不僅能夠產生經濟效益,而且能夠有效治理沙漠,具有巨大的生態效益,這正是昭君鎮大力發展沙漠光伏發電產業的一個重要目的,也是當地村民支持項目建設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方面,太陽能光伏板本身就有擋風防風的作用,可以有效阻止沙丘移動,1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全部建成后,幾萬畝沙漠上將全部裝上太陽能光伏板,其防風固沙效果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內蒙古能建恒達新能源有限公司在推進項目建設的同時,將在項目區道路兩側及周圍大量栽植樹木,并在光伏板下種植沙生植物,以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讓茫茫沙海變綠洲。
除此之外,太陽能光伏發電在整個發電過程中不消耗任何礦產資源,也不產生大氣、水、固體廢棄物等方面的污染和噪聲污染,既能節約煤炭等礦產資源,又能減少排污量,可實現節能減排的良好環境效益。內蒙古能建恒達新能源有限公司一期沙漠生態100兆瓦光伏發電全部投產后,年發電量約1.7億千瓦時(度),而2014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廠平均每千瓦時供電煤耗為318克標準煤,按此計算,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廠相比,該項目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5.4萬噸,相應減少污染物排放量約17.6萬噸。
“這里天氣晴朗,陰雨天氣較少,一年四季光照充足,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且可利用沙漠面積大,土地成本也相對低,特別適合發展光伏發電產業。未來幾年,我們要在這里打造一個400兆瓦沙漠生態光伏發電項目示范基地,這里的沙漠將變成綠洲,那時這里將很宏偉、很美麗!”張士平說道。溫暖的陽光、充足的沙漠、多重的效益、優惠的政策,讓內蒙古能建恒達新能源有限公司十分看好庫布齊沙漠,他們正在積極謀劃著未來的發展。
鐘情于這塊財富寶地的遠不止內蒙古能建恒達新能源有限公司,就在其項目落地不久后,內蒙古優順光伏發電有限公司便緊隨其后進駐柴登嘎查召南社,也計劃在庫布齊沙漠投資建設100兆瓦沙漠生態光伏發電項目,并治理沙漠3000余畝,發展設施農業和沙漠經濟作物2000余畝,現已進入征地階段。該項目把光伏發電與沙漠治理、現代農業、扶貧開發相結合,效益頗多。當前,還有一些沙漠生態光伏發電項目正在洽談中。
一曲綠色為魂、點沙成金、轉型發展的壯歌正在昭君大地激情唱響,沉寂的沙漠注定不再沉寂,昭君鎮沙漠光伏發電產業必將越做越大,成為庫布齊沙漠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