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調結構和穩增長壓力不斷加大的背景下,許昌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充分利用本地產業基礎優勢,搶抓國家支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機遇,著力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和光伏兩大優勢產業,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將新能源汽車和光伏兩大產業打造成主營業務收入均超千億元的優勢產業集群。
一、依托基礎優勢,加強規劃引領。一是依托森源集團、許繼集團、宏瑞世英、鴻舟車業等龍頭骨干企業,大力培育發展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產業,將其作為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載體和抓手。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優勢明顯:森源集團具有年產各類電動汽車5萬輛生產能力,其中移動警務室全國市場占有率持續保持在70%以上;宏瑞世英具備年生產5000輛低速純電動汽車、5萬臺驅動橋生產能力;鴻舟車業具備年產3萬輛低速電動車的能力。擁有光伏制造龍頭企業:許繼集團、森源集團主要擁有光伏逆變器、光伏箱式變電站等光伏產品。二是充分釋放電動汽車產能,許昌市制定出臺了低速四輪電動車管理暫行辦法,為推動電動汽車的生產、銷售及上路行駛提供政策支持。同時,由市工信委牽頭起草了《許昌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并將出臺實施。本計劃提出,將以“純電驅動”為主攻方向,以整車為龍頭,瞄準電池、電機和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等三大重點,培育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促進純電動乘用車、商務車、專用車及低速汽車協同并進發展;預計到2017年年底推進全市新能源汽車形成300億元產業集群,到2020年底形成1200億元產業集群。三是在光伏產業規劃方面,許昌市將以光伏發電站建設為契機,以許繼集團、森源集團等核心企業為依托,大力研發生產大容量光伏逆變器、光伏箱式變電站、光伏支架和光伏電站運維管理系統等光伏關鍵專用設備及光伏發電配套設備,努力打造光伏產業研發生產基地,大力開拓省內外光伏電站及配套光伏產品市場,著力提升全市光伏制造業全產業鏈發展水平。
二、注重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技術。一是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由許繼集團主持實施的“國家電動汽車充電系統產業化”重大項目已于2014年通過驗收,在項目實施中累計申請專利共107項,參與制定國家相關標準共4項、行業標準共12項,在充換電站的核心設備和系統構建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森源集團與美國澳特易公司開展合作,聯合研發電池管理系統等尖端技術,并與清華大學合作建立了技術研發平臺。在2015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動車暨新能源汽車及充電站設施展覽會上,森源集團自主研發生產的7040Ev森源電動乘用車榮獲“中國電動車輛技術卓越獎”,該車型不僅是唯一一家完全達到國家“雙80 ”技術標準(即最高車速80公里/小時、續駛里程80公里)的產品,而且是唯一一家通過國家級整車型式試驗和安全碰撞試驗產品,無論其安全性能還是技術指標都處于全國同行業前沿水平。宏瑞世英的母公司——北京宏瑞汽車技術公司已在電動汽車關鍵技術上獲得專利技術25項,其中輕量化車身、電動汽車專用二檔驅動橋、電動汽車專用底盤以及新型高效電機等關鍵技術均為國內首創。二是光伏產業技術方面,森源集團、許繼集團已經研發生產出了大容量的光伏逆變器、光伏箱式變電站、光伏支架、交直流匯流箱、高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光伏電站運維管理系統等關鍵光伏專用設備及光伏發電配套設備。
三、強化項目建設,夯實發展基礎。一是許昌市以森源集團為主體,加強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建設,規劃建設用地3500畝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將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建成后預計實現新能源汽車產能10萬輛,二期建成后將實現新能源汽車總產能20萬輛。通過大力推進森源集團、宏瑞世英、鴻舟車業的整車制造和許繼集團的充電站建設,到2017年底完成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建設后,重點企業及項目入駐并初步形成產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銷售收入將超過300億元;到2020年底,推進實現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25萬輛、銷售量達到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銷售收入將達到1200億元。二是光伏項目建設方面,目前已備案的光伏發電項目共13個,總投資35.9億元,總裝機容量350MW。今年6月,森源集團與禹州市政府簽訂了投資100億的1GW光伏電站協議。根據此協議,雙方將在2017年形成總投資100億元,建成1000MW以上光伏發電站規模;到2020年形成總投資300億元,建成3000MW以上光伏發電站規模;力爭到2020年形成年產值1000億元的光伏發電產業集群。并在推進光伏電站項目建設力度的同時,還將快速拉動全市電纜、鋼材、銅、鋁、電力鐵塔等行業實現協同發展。
四、加強組織領導,傾力支持發展。為加快推進、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和光伏兩大優勢產業集群發展,許昌市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多措并舉地大力督促工作落實。一是圍繞“保增長、穩運行”工作重點,認真落實企業服務聯席會議制度、權力清單制度,開展三查三保活動,及時研究、有效解決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二是整合市屬企業的發展資金、科技三項支持經費等政策性資金,積極支持推進產業集群企業的重點技術改造、技術創新項目建設及其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三是積極落實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加強運用銀企合作機制,積極協調推動銀行業等金融機構給予產業集群項目建設和產業集群企業生產經營的信貸資金支持。同時,對涉及全市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等兩大產業集群發展的長葛市、禹州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都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采取實行市直有關部門為集群企業提供一條龍審批和一站式服務等有力舉措,大力推動產業集群加快發展。
一、依托基礎優勢,加強規劃引領。一是依托森源集團、許繼集團、宏瑞世英、鴻舟車業等龍頭骨干企業,大力培育發展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產業,將其作為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載體和抓手。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優勢明顯:森源集團具有年產各類電動汽車5萬輛生產能力,其中移動警務室全國市場占有率持續保持在70%以上;宏瑞世英具備年生產5000輛低速純電動汽車、5萬臺驅動橋生產能力;鴻舟車業具備年產3萬輛低速電動車的能力。擁有光伏制造龍頭企業:許繼集團、森源集團主要擁有光伏逆變器、光伏箱式變電站等光伏產品。二是充分釋放電動汽車產能,許昌市制定出臺了低速四輪電動車管理暫行辦法,為推動電動汽車的生產、銷售及上路行駛提供政策支持。同時,由市工信委牽頭起草了《許昌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并將出臺實施。本計劃提出,將以“純電驅動”為主攻方向,以整車為龍頭,瞄準電池、電機和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等三大重點,培育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促進純電動乘用車、商務車、專用車及低速汽車協同并進發展;預計到2017年年底推進全市新能源汽車形成300億元產業集群,到2020年底形成1200億元產業集群。三是在光伏產業規劃方面,許昌市將以光伏發電站建設為契機,以許繼集團、森源集團等核心企業為依托,大力研發生產大容量光伏逆變器、光伏箱式變電站、光伏支架和光伏電站運維管理系統等光伏關鍵專用設備及光伏發電配套設備,努力打造光伏產業研發生產基地,大力開拓省內外光伏電站及配套光伏產品市場,著力提升全市光伏制造業全產業鏈發展水平。
二、注重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技術。一是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由許繼集團主持實施的“國家電動汽車充電系統產業化”重大項目已于2014年通過驗收,在項目實施中累計申請專利共107項,參與制定國家相關標準共4項、行業標準共12項,在充換電站的核心設備和系統構建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森源集團與美國澳特易公司開展合作,聯合研發電池管理系統等尖端技術,并與清華大學合作建立了技術研發平臺。在2015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動車暨新能源汽車及充電站設施展覽會上,森源集團自主研發生產的7040Ev森源電動乘用車榮獲“中國電動車輛技術卓越獎”,該車型不僅是唯一一家完全達到國家“雙80 ”技術標準(即最高車速80公里/小時、續駛里程80公里)的產品,而且是唯一一家通過國家級整車型式試驗和安全碰撞試驗產品,無論其安全性能還是技術指標都處于全國同行業前沿水平。宏瑞世英的母公司——北京宏瑞汽車技術公司已在電動汽車關鍵技術上獲得專利技術25項,其中輕量化車身、電動汽車專用二檔驅動橋、電動汽車專用底盤以及新型高效電機等關鍵技術均為國內首創。二是光伏產業技術方面,森源集團、許繼集團已經研發生產出了大容量的光伏逆變器、光伏箱式變電站、光伏支架、交直流匯流箱、高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光伏電站運維管理系統等關鍵光伏專用設備及光伏發電配套設備。
三、強化項目建設,夯實發展基礎。一是許昌市以森源集團為主體,加強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建設,規劃建設用地3500畝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將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建成后預計實現新能源汽車產能10萬輛,二期建成后將實現新能源汽車總產能20萬輛。通過大力推進森源集團、宏瑞世英、鴻舟車業的整車制造和許繼集團的充電站建設,到2017年底完成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建設后,重點企業及項目入駐并初步形成產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銷售收入將超過300億元;到2020年底,推進實現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25萬輛、銷售量達到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銷售收入將達到1200億元。二是光伏項目建設方面,目前已備案的光伏發電項目共13個,總投資35.9億元,總裝機容量350MW。今年6月,森源集團與禹州市政府簽訂了投資100億的1GW光伏電站協議。根據此協議,雙方將在2017年形成總投資100億元,建成1000MW以上光伏發電站規模;到2020年形成總投資300億元,建成3000MW以上光伏發電站規模;力爭到2020年形成年產值1000億元的光伏發電產業集群。并在推進光伏電站項目建設力度的同時,還將快速拉動全市電纜、鋼材、銅、鋁、電力鐵塔等行業實現協同發展。
四、加強組織領導,傾力支持發展。為加快推進、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和光伏兩大優勢產業集群發展,許昌市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多措并舉地大力督促工作落實。一是圍繞“保增長、穩運行”工作重點,認真落實企業服務聯席會議制度、權力清單制度,開展三查三保活動,及時研究、有效解決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二是整合市屬企業的發展資金、科技三項支持經費等政策性資金,積極支持推進產業集群企業的重點技術改造、技術創新項目建設及其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三是積極落實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加強運用銀企合作機制,積極協調推動銀行業等金融機構給予產業集群項目建設和產業集群企業生產經營的信貸資金支持。同時,對涉及全市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等兩大產業集群發展的長葛市、禹州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都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采取實行市直有關部門為集群企業提供一條龍審批和一站式服務等有力舉措,大力推動產業集群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