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創客聯盟首場私董會走進航禹太陽能





6月18日,山東創客聯盟首場私董會走進航禹太陽能 記者王曉峰攝
今年3月份,李克強總理在兩會期間提出“互聯網+”的概念,隨后“互聯網+”成為頻繁出現的熱詞,很多企業都開始了“互聯網+”的嘗試。但是何為“互聯網+”?在企業運營和發展中又該如何應用?6月18日,本報攜手“儒商匯”走進航禹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召集了一場關于“互聯網+”的私董會。
問題持有人
航禹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丁文磊,曾經在某知名太陽能集團任職十多年,對光伏電有深入的了解,并懷有一份特殊的情結,期待有一天所有人都能用上這種清潔能源。
主持人
航禹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是2013年成立的年輕公司,主要為國內分布式光伏發電(工業、家用)項目提供技術咨詢、方案設計、投資、施工建設和運營維護,在公司發展過程中,丁文磊和同事做過了很多嘗試,試圖讓公司在能源行業能有所為。
于是,公司在優化發揮EPC為主業的同時,公司計劃加快能源金融、能源互聯網為輔助的新興產業鏈布局,并希望能形成全國獨創的EPC+FO(即:從設計、采購、安裝+金融、運維一條龍的完整產業鏈)雙翼發展格局。
今年4月27日,丁文磊做了一個更大膽的嘗試,公司推出了一個光伏電站的服務平臺,命名為“pvplus”,又稱“全民光伏”。利用平臺整合了太陽能屋頂的業主、太陽能電站的投資者、epc企業等資源,在互聯網平臺上搭建了一個光伏電站的一站式購物中心。
這一設想與李克強總理提到的“互聯網+”模式不謀而合,但丁文磊在欣喜之余,卻又多了一些思考,能源產業和互聯網最終將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他和他的團隊最終將會變成行業的先驅還是先烈?
嘉賓發言
15位嘉賓圍繞丁文磊的創業項目及“互聯網+”展開討論,雖然涉及的領域不同,但有過真正的創業經歷,并不阻礙彼此的交流,從項目表面入手,層層深入。丁文磊說,他當初決定參加這次私董會,是曾經有人告訴他,一定要去聽聽不同行業者的看法,他們能跳出圈子,給予冷靜的建議。
冷靜對待“互聯網+”
李方毅:在信息時代,“互聯網+”不是新東西,需要冷靜去看。互聯網作為新型的應用工具,在其他行業已經嘗試,航禹只是光伏領域的先行者,完全具備成功的可能。但實業始終是公司的基礎,互聯網只是商業社會的一種手段。
林存吉:借用互聯網是一種經濟發展的趨勢,“+”或“-”不是你愿意還是不愿意,而是必須去探索。互聯網作為一種工具,要改變生產方式,經濟方式和社會方式,早運用早得益,就看你怎么運用。“pvplus”是一個好項目,但需要一個接地氣的模式。
光伏電普及是難題
肖業成:光伏電有前景,這也是未來能源的趨勢,產品沒有問題,但如何普及是問題,投入產出比是問題,未來的方向肯定要落腳到家庭。
王祿:公司的定位是全民光伏推動者,關鍵詞是“全民”,那么“全民”是誰?如何找到“全民”?互聯網本身是一個很燒錢的方式,我站在投資公司角度,會比較關心公司打算投入多少資金?如何推廣?能夠做到什么程度?
平臺會被后來者取代
袁常青:航禹2013年才成立,不安于做光伏產業,而開發網絡服務平臺,要么是公司盈利能力太強,要么是盈利能力太差。做一個專業性平臺,表面上掌握了行業的上下游,也許在一段時間內,能占據一定的優勢,但我覺得發展前景不樂觀,即使你做好了,隨后會有后來者。在這個行業里,你做不成先驅,就最終會淪為先烈。
本期決議
經過近四個小時的唇槍舌戰,根據問題持有人航禹太陽能執行董事丁文磊先生的總結發言,結合各位到會“私人董事”提出的關鍵性意見和建議,形成如下決議:航禹能源在優化發揮EPC為主業的同時,在外部融資到位的前提下,穩步切入能源金融、能源互聯網領域,站在“互聯網+”的風口形成新的產業鏈布局,力爭近幾年內形成全國獨創的EPC+FO(即設計、采購、安裝+金融、運維一條龍全產業鏈)雙翼發展格局,占領更多“屋頂之上”的地盤。而無論社會如何發展,實業都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互聯網+”只是一個手段而已。
本期嘉賓
經過多日的征集,私董會的15人名單才最終確定,他們來自投資、商貿、電子技術等多個行業,都是所在公司的領導者,有人剛剛踏上創業之路,也有人已經摸爬滾打多年。
郭 磊
貴州中市尚呈商貿有限公司黔道酒業總經理
李方毅
富美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助理
姜 波
濟南諾娜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魏 林
濟寧市齊力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
樊波濤
樊波濤高管教練工作室高管教練
蘇 寧
星港空間藝術中心董事長
李金波
濟南聯冠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如楨
山東昌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
劉玉才 眾籌圈網CEO
林存吉 山東省知識經濟促進會會長;山東省風險管理專業委員會會長
張 銘
濟南融域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 祿 山東與時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
鄭 重
儒尚匯發起人銳財經網CEO
袁常青 濟南新諾金軟件有限公司經理
肖業成
濟南大河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
記者陳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