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延安和西柏坡這兩個地方對中國有著多么重要的意義。延安和西柏坡勤勞勇敢的老區人民用生命和鮮血哺育了中國革命,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受自然條件等因素制約,雖然其他省市紛紛迎來了經濟騰飛,老區人民的經濟發展仍然相對落后,面臨發展壓力。
校園里的陽光長廊
初夏的清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中學寧靜的校園漸漸熱鬧起來,學生們結伴來到校園,開始了新一天的學習。西柏坡中學于1968年建校,目前共有156名學生。學校的高英杰校長介紹說,西柏坡中學的大部分經費都仰賴社會愛心人士的捐贈,包括食堂、操場以及涼亭的修建,學校每年獲得的財政補貼十分有限,還不足13萬元,而每年電費支出就超過4萬元。
作為一家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新能源企業,漢能將扶持革命老區的教育事業視為己任。西柏坡中學操場邊建有一條將軍藝術長廊,里面展示了多位將軍的書畫作品,讓學生感受藝術氛圍的同時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在這條百米長的長廊頂部鋪設有漢能捐贈的薄膜太陽能板,項目總裝機量為7.2千瓦,據測算,每天可為學校發電50度以上。“主要用于教學樓照明和學生宿舍的日常用電。每年能為學校節省一萬五千元的電費呢,解決我們的大問題了!”高校長高興地說。
老區民居現代化
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曾是紅色根據地,戰爭年代廣大軍民開展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大生產運動,為奪取革命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解放后由于當地自然條件等因素制約了經濟的發展,梁家河村一直比較貧困,特別是水電等能源的匱乏給村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極大不便,近年來這個村被列為了延安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新農村建設試點村、重點扶貧示范村。
漢能在梁家河村積極參與了扶貧項目。近期,漢能華中區域陜西分公司負責人赴延安市場考察,當在梁家河村了解到當地居民家里用電難時,漢能再一次向老區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決定免費為居民代表家安裝薄膜發電組件。安裝漢能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后,不僅能自發自用,為當地村民節省電費支出,還能余電上網,將用不完的電賣給國家電網,獲取收益,擴寬致富渠道。
曾經,西柏坡和延安都是紅色圣地,中國革命從這里不斷走向成功。今天,漢能秉承一貫的社會責任感,將先進的技術和優質的產品帶到革命老區,將太陽能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這里,為革命老區改善教育條件,提高生活水平,助力經濟發展。與漢能一起攜手并進,老區人民的脫貧致富之路將越走越寬。
校園里的陽光長廊
初夏的清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中學寧靜的校園漸漸熱鬧起來,學生們結伴來到校園,開始了新一天的學習。西柏坡中學于1968年建校,目前共有156名學生。學校的高英杰校長介紹說,西柏坡中學的大部分經費都仰賴社會愛心人士的捐贈,包括食堂、操場以及涼亭的修建,學校每年獲得的財政補貼十分有限,還不足13萬元,而每年電費支出就超過4萬元。
作為一家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新能源企業,漢能將扶持革命老區的教育事業視為己任。西柏坡中學操場邊建有一條將軍藝術長廊,里面展示了多位將軍的書畫作品,讓學生感受藝術氛圍的同時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在這條百米長的長廊頂部鋪設有漢能捐贈的薄膜太陽能板,項目總裝機量為7.2千瓦,據測算,每天可為學校發電50度以上。“主要用于教學樓照明和學生宿舍的日常用電。每年能為學校節省一萬五千元的電費呢,解決我們的大問題了!”高校長高興地說。
老區民居現代化
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曾是紅色根據地,戰爭年代廣大軍民開展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大生產運動,為奪取革命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解放后由于當地自然條件等因素制約了經濟的發展,梁家河村一直比較貧困,特別是水電等能源的匱乏給村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極大不便,近年來這個村被列為了延安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新農村建設試點村、重點扶貧示范村。
漢能在梁家河村積極參與了扶貧項目。近期,漢能華中區域陜西分公司負責人赴延安市場考察,當在梁家河村了解到當地居民家里用電難時,漢能再一次向老區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決定免費為居民代表家安裝薄膜發電組件。安裝漢能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后,不僅能自發自用,為當地村民節省電費支出,還能余電上網,將用不完的電賣給國家電網,獲取收益,擴寬致富渠道。
曾經,西柏坡和延安都是紅色圣地,中國革命從這里不斷走向成功。今天,漢能秉承一貫的社會責任感,將先進的技術和優質的產品帶到革命老區,將太陽能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這里,為革命老區改善教育條件,提高生活水平,助力經濟發展。與漢能一起攜手并進,老區人民的脫貧致富之路將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