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愛康科技(002610給投資者上交了一份亮麗的年報。2014年,公司營業收入30.03億元,同比增加55.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201.68萬元,同比增加988.58%;每股收益0.29元;公司擬每10股轉增10股。公司表示,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原因在于太陽能電池鋁邊框和安裝支架產品的銷售增加以及毛利率相對較高的太陽能電站收入占比提高。
愛康科技是國內光伏電站運營優質龍頭。2014年,公司光伏制造板塊和光伏發電板塊業務均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其一,公司光伏配件制造是其傳統業務,主要產品包括太陽能電池鋁邊框、光伏安裝支架、光伏焊帶、EVA膠膜等光伏配件產品、太陽能電池鋁邊框和光伏安裝支架產業鏈前端的鋁型材制造以及其他非光伏制造業產品。2014年,太陽能電池鋁邊框產品繼續保持了較為穩定的增長,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51億元,同比增長26.06%;受益于國內安裝市場的井噴,安裝支架產品實現營業收入4.64億元,同比增加40.75%; EVA膠膜產品實現了較大的發展,全年營業收入1.04億元,同比增長130.01%。
其二,光伏發電快速推進。2014年,公司已累計控制并網光伏電站510.475MW,其中地面電站495MW,分布式電站15.475MW,實現2014年的不低于500MW的電站業務目標,實現電力銷售收入2.0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4.67%,毛利率57.29%,貢獻凈利潤在6000 萬以上。
光伏迎春 經營態勢向好
公司上市時主營業務是光伏電池邊框、支架及EVA 膠膜等光伏配件生產及銷售,自2011年以來,受產能過剩、歐美“雙反”等因素影響, 光伏行業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寒冬”,公司審時度勢、積極轉型,在2011年率先布局下游電站運營,充分受益于光伏電站行業2013 年以來的政策利好,因此近年來業績表現也有一定起伏。2011-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5.24億元、13.84億元、19.31億元、30.0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97億元、-5604萬元、845萬元、9202萬元。可見,在經歷了產能過剩、光伏行業虧損的2012年之后,公司轉型成果明顯,2013年已有起色,2014年更是乘勝追擊,取得另人艷羨的佳績。公司預計2015年1-3月凈利潤840萬元-1200萬元,同比增長0-50%,業績增長主要系隨著公司已并網電站持有量的陸續增加電費收入增加。
據了解,目前公司在手儲備電站資源豐富,其中地面電站在手儲備項目達845MW,分布式電站也有85MW 的儲備。首次定增募集10 億元投資80MW 分布式電站和180MW 地面電站,其中無錫地區已有4.145MW 分布式并網,金昌清能和新疆奇臺130MW 地面電站并網,其余將加速推進建設。2014 年12 月公司發布第二次定增預案,將募集不超過20 億元投資550MW 光伏地面電站。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第二次增發項目,大股東是真金白銀增持公司股份——公司第一大股東愛康實業承諾認購比例不低于10%,而愛康實業是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鄒承慧先生100%控股公司。此外,鄒承慧先生承諾自2014 年12 月9 日起半年內增持公司股份1%-2%,同時鄒承慧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江蘇愛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愛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江陰愛康投資有限公司承諾在增持期間及法定期限內不減持公司股票。公司大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一系列承諾,彰顯對于公司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也有利于公司二次增發順利推進。
值得關注的是,金融創新也是公司一大亮點。愛康較為深刻地理解了電站的金融屬性,較早地啟動了光伏電站的資產證券化工作,同時采用金融租賃、項目公司股權質押以及資本市場融資等金融手段為電站開發提供了充足的資金。同時,公司積極布局碳排放領域,具有較為長遠的戰略眼光。此外,公司掌握優質屋頂資源和用戶用電數據,未來將受益能源互聯網(利用互聯網思維整合分布式能源,借用大數據和儲能實現能源高效利用)的發展,從提供單一能源產品轉型為綜合能源服務商。
工信部3月30日消息,為進一步推動光伏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持續加強行業管理,提高行業發展水平,對《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進行了修訂,將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對加強技術創新、降低生產成本等確有必要的新建和改擴建項目,報行業主管部門及投資主管部門備案。新建和改擴建光伏制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20%。
隨著國家各級光伏政策的逐漸穩定落實,投資者信心增強,國內光伏市場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東北證券(000686,股吧)認為,自2013年以來,光伏行業的大周期復蘇已經持續了兩年多,在政策持續給力、融資困難不再、退出渠道暢通和社會資本涌入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動下,2015年國內光伏電站的建設總規模達到有望達到18GW,同比實現70%的高速增長,國內光伏電站建設將迎來井噴。從階段上判斷,目前行業仍處在大周期復蘇中段,景氣度有望再延續3年以上。
未來幾年是公司電站體量迅速增長的時期,國泰君安預計公司2015-2017年電站保有量1.2/2/3GW,股價核心驅動力由“裝機快速擴張帶來的業績高增長預期”過渡到“融資創新+碳金融+運維/大數據平臺搭建”,給予“增持”評級,上調目標價至35 元。
愛康科技是國內光伏電站運營優質龍頭。2014年,公司光伏制造板塊和光伏發電板塊業務均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其一,公司光伏配件制造是其傳統業務,主要產品包括太陽能電池鋁邊框、光伏安裝支架、光伏焊帶、EVA膠膜等光伏配件產品、太陽能電池鋁邊框和光伏安裝支架產業鏈前端的鋁型材制造以及其他非光伏制造業產品。2014年,太陽能電池鋁邊框產品繼續保持了較為穩定的增長,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51億元,同比增長26.06%;受益于國內安裝市場的井噴,安裝支架產品實現營業收入4.64億元,同比增加40.75%; EVA膠膜產品實現了較大的發展,全年營業收入1.04億元,同比增長130.01%。
其二,光伏發電快速推進。2014年,公司已累計控制并網光伏電站510.475MW,其中地面電站495MW,分布式電站15.475MW,實現2014年的不低于500MW的電站業務目標,實現電力銷售收入2.0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4.67%,毛利率57.29%,貢獻凈利潤在6000 萬以上。
光伏迎春 經營態勢向好
公司上市時主營業務是光伏電池邊框、支架及EVA 膠膜等光伏配件生產及銷售,自2011年以來,受產能過剩、歐美“雙反”等因素影響, 光伏行業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寒冬”,公司審時度勢、積極轉型,在2011年率先布局下游電站運營,充分受益于光伏電站行業2013 年以來的政策利好,因此近年來業績表現也有一定起伏。2011-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5.24億元、13.84億元、19.31億元、30.0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97億元、-5604萬元、845萬元、9202萬元。可見,在經歷了產能過剩、光伏行業虧損的2012年之后,公司轉型成果明顯,2013年已有起色,2014年更是乘勝追擊,取得另人艷羨的佳績。公司預計2015年1-3月凈利潤840萬元-1200萬元,同比增長0-50%,業績增長主要系隨著公司已并網電站持有量的陸續增加電費收入增加。
據了解,目前公司在手儲備電站資源豐富,其中地面電站在手儲備項目達845MW,分布式電站也有85MW 的儲備。首次定增募集10 億元投資80MW 分布式電站和180MW 地面電站,其中無錫地區已有4.145MW 分布式并網,金昌清能和新疆奇臺130MW 地面電站并網,其余將加速推進建設。2014 年12 月公司發布第二次定增預案,將募集不超過20 億元投資550MW 光伏地面電站。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第二次增發項目,大股東是真金白銀增持公司股份——公司第一大股東愛康實業承諾認購比例不低于10%,而愛康實業是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鄒承慧先生100%控股公司。此外,鄒承慧先生承諾自2014 年12 月9 日起半年內增持公司股份1%-2%,同時鄒承慧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江蘇愛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愛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江陰愛康投資有限公司承諾在增持期間及法定期限內不減持公司股票。公司大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一系列承諾,彰顯對于公司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也有利于公司二次增發順利推進。
值得關注的是,金融創新也是公司一大亮點。愛康較為深刻地理解了電站的金融屬性,較早地啟動了光伏電站的資產證券化工作,同時采用金融租賃、項目公司股權質押以及資本市場融資等金融手段為電站開發提供了充足的資金。同時,公司積極布局碳排放領域,具有較為長遠的戰略眼光。此外,公司掌握優質屋頂資源和用戶用電數據,未來將受益能源互聯網(利用互聯網思維整合分布式能源,借用大數據和儲能實現能源高效利用)的發展,從提供單一能源產品轉型為綜合能源服務商。
工信部3月30日消息,為進一步推動光伏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持續加強行業管理,提高行業發展水平,對《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進行了修訂,將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對加強技術創新、降低生產成本等確有必要的新建和改擴建項目,報行業主管部門及投資主管部門備案。新建和改擴建光伏制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20%。
隨著國家各級光伏政策的逐漸穩定落實,投資者信心增強,國內光伏市場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東北證券(000686,股吧)認為,自2013年以來,光伏行業的大周期復蘇已經持續了兩年多,在政策持續給力、融資困難不再、退出渠道暢通和社會資本涌入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動下,2015年國內光伏電站的建設總規模達到有望達到18GW,同比實現70%的高速增長,國內光伏電站建設將迎來井噴。從階段上判斷,目前行業仍處在大周期復蘇中段,景氣度有望再延續3年以上。
未來幾年是公司電站體量迅速增長的時期,國泰君安預計公司2015-2017年電站保有量1.2/2/3GW,股價核心驅動力由“裝機快速擴張帶來的業績高增長預期”過渡到“融資創新+碳金融+運維/大數據平臺搭建”,給予“增持”評級,上調目標價至3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