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動力能源互聯網股份公司(Solar Power Efficiency Internet,以下簡稱“SPI”)(OTCBB:SOPW)日前發布2014年年報。雖然和2013年相比,SPI仍處于虧損狀態,但業績已大有改觀。年報顯示,2014年公司凈虧損519.6萬美元,與2013年凈虧損3224.4萬美元相比,減虧幅度達83.9%。
從年報來看,SPI做大蛋糕的戰略已經初見成效。年報顯示,2014年SPI公司凈銷售額為9160萬美元,同比增長115%。2014年SPI總資產達5.88億美元,較2013年同期0.71億美元,大幅增長729%。年報稱,銷售額的大幅增長源于SPI在中國區域業務的快速拓展,以及中國區EPC業務的較高利潤率。
截至2015年3月31日,SPI共擁有希臘、中國和意大利的已建裝機總量50.9兆瓦,這些項目于2014年共生產并銷售57.8萬度電;于美國、英國和日本的在建項目裝機總量96.8兆瓦,預計于2015年12月31日前并網發電;SPI已收購和即將開發的項目總量約為2614.6兆瓦。
這對于SPI公司董事長彭小峰以及他一直在力推的綠能寶產品來說,應該算個好消息。有報道稱,彭小峰希望將SPI打造成一個電站平臺,未來SPI會成為運營公司,要把發電量搞上去,所以現在要大力做業績。
今年初,SPI高調推出全球新能源互聯網平臺“陽光動力網”,同時推出以實物融資租賃為商業模式的“綠能寶”品牌,提出要搭建起投資人與光伏發電業主投融資的橋梁,“構建全球第一個能源互聯網商業生態系統,讓人人都能成為太陽能的生產者與收獲者”。SPI董事長彭小峰更是不遺余力頻頻出鏡為綠能寶產品站臺。
對此業內人士評價不一。樂觀的觀點認為,此舉不僅促進公司多渠道發展,增加平臺創收,也為整個產業的發展開辟了新方向,具有領軍示范意義。悲觀的觀點則表示,其風險控制問題仍未得到有說服力的解決,尚需謹慎對待。
但SPI的目標似乎早已明確。按照慣例,作為在美國場外交易電子報價板OTCBB上市的企業,很多都在取得良好業績后升級到納斯達克[微博]或者美國證券交易所。微軟、思科等企業最初都是通過這樣的路徑發展壯大起來的。
按照美國相關法律規定,企業滿足下列條件可向NASD提出申請升入納斯達克小型資本市場:一、企業的凈資產達到500萬美元或年稅后利潤超過75萬美元或市值達5000萬美元;二、流通股達100萬股;三、最低股價為4美元;四、股東超過300人;五、有3個以上的做市商等。不過,目前SPI公司距離這一目標還有相當距離。4月7日SPI股票最新收盤價為1.98美元。
SPI的前身是美國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2007年在美國上市,主要從事光伏電站開發、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目前SPI是一家股權多元化的國際公司,已經先后引進聯合金融、新興集團、恒大集團、巨人投資、城市地產、SPF太陽能基金、中國動向集團、中節能太陽能等戰略投資者。2013年8月,SPI發布公告稱作為業務重新調整計劃的一部分,公司計劃將項目業務擴增至中國市場,同時繼續北美與歐洲的業務。
目前SPI旗下設有七個業務板塊:陽光動力電子商務是全球能源互聯網交易平臺;美桔科技:利用互聯網新技術,致力于打造科技走入大眾的平臺,專注于新能源、儲能、生態農業等領域新產品的研發和應用;綠能寶:專注于綠色低碳生態的互聯網金融;新維智能:專注于住宅和小型商業系統O2O技術及運維服務,打造智慧家居領域的生態環保發燒友的部落群體;美太投資:專注于打造清潔能源、物聯網與互聯網的投資平臺;美橙電力:利用物聯網和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融合智慧太陽能電站持有、配電、運營、遠程管理;新維電力:利用物聯網及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專注于大型及商業電站及儲能項目的開發、EPC、運維、BOT和太陽能能效管理。
從年報來看,SPI做大蛋糕的戰略已經初見成效。年報顯示,2014年SPI公司凈銷售額為9160萬美元,同比增長115%。2014年SPI總資產達5.88億美元,較2013年同期0.71億美元,大幅增長729%。年報稱,銷售額的大幅增長源于SPI在中國區域業務的快速拓展,以及中國區EPC業務的較高利潤率。
截至2015年3月31日,SPI共擁有希臘、中國和意大利的已建裝機總量50.9兆瓦,這些項目于2014年共生產并銷售57.8萬度電;于美國、英國和日本的在建項目裝機總量96.8兆瓦,預計于2015年12月31日前并網發電;SPI已收購和即將開發的項目總量約為2614.6兆瓦。
這對于SPI公司董事長彭小峰以及他一直在力推的綠能寶產品來說,應該算個好消息。有報道稱,彭小峰希望將SPI打造成一個電站平臺,未來SPI會成為運營公司,要把發電量搞上去,所以現在要大力做業績。
今年初,SPI高調推出全球新能源互聯網平臺“陽光動力網”,同時推出以實物融資租賃為商業模式的“綠能寶”品牌,提出要搭建起投資人與光伏發電業主投融資的橋梁,“構建全球第一個能源互聯網商業生態系統,讓人人都能成為太陽能的生產者與收獲者”。SPI董事長彭小峰更是不遺余力頻頻出鏡為綠能寶產品站臺。
對此業內人士評價不一。樂觀的觀點認為,此舉不僅促進公司多渠道發展,增加平臺創收,也為整個產業的發展開辟了新方向,具有領軍示范意義。悲觀的觀點則表示,其風險控制問題仍未得到有說服力的解決,尚需謹慎對待。
但SPI的目標似乎早已明確。按照慣例,作為在美國場外交易電子報價板OTCBB上市的企業,很多都在取得良好業績后升級到納斯達克[微博]或者美國證券交易所。微軟、思科等企業最初都是通過這樣的路徑發展壯大起來的。
按照美國相關法律規定,企業滿足下列條件可向NASD提出申請升入納斯達克小型資本市場:一、企業的凈資產達到500萬美元或年稅后利潤超過75萬美元或市值達5000萬美元;二、流通股達100萬股;三、最低股價為4美元;四、股東超過300人;五、有3個以上的做市商等。不過,目前SPI公司距離這一目標還有相當距離。4月7日SPI股票最新收盤價為1.98美元。
SPI的前身是美國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2007年在美國上市,主要從事光伏電站開發、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目前SPI是一家股權多元化的國際公司,已經先后引進聯合金融、新興集團、恒大集團、巨人投資、城市地產、SPF太陽能基金、中國動向集團、中節能太陽能等戰略投資者。2013年8月,SPI發布公告稱作為業務重新調整計劃的一部分,公司計劃將項目業務擴增至中國市場,同時繼續北美與歐洲的業務。
目前SPI旗下設有七個業務板塊:陽光動力電子商務是全球能源互聯網交易平臺;美桔科技:利用互聯網新技術,致力于打造科技走入大眾的平臺,專注于新能源、儲能、生態農業等領域新產品的研發和應用;綠能寶:專注于綠色低碳生態的互聯網金融;新維智能:專注于住宅和小型商業系統O2O技術及運維服務,打造智慧家居領域的生態環保發燒友的部落群體;美太投資:專注于打造清潔能源、物聯網與互聯網的投資平臺;美橙電力:利用物聯網和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融合智慧太陽能電站持有、配電、運營、遠程管理;新維電力:利用物聯網及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專注于大型及商業電站及儲能項目的開發、EPC、運維、BOT和太陽能能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