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農業部發出的通告來看,“光伏農業” 已成為農業部官員的重中之重。他們希望擴大太陽能用途,加快中國農業現代化步伐,促進水產養殖業的發展,超前澳大利亞、以色列和日本等其他國家。
中國需要加裝大約1000千兆瓦的碳中和能源總量(如太陽能),以兌現與美國最近簽署的氣候變化協議中要在2030年控制碳排放量的承諾。這意味著要推行許多措施,包括大幅增加太陽能電池板的安裝。
事實上,中國一直在大幅增加太陽能產能,例如在建筑物頂部加裝太陽能電池板和安裝公用規模的太陽能裝置(包括在陽光充沛的鄉村地區安裝大量太陽能電池板),因而成為全球安裝最多太陽能發電裝設的國家。
隨著中國農業的發展越來越具規模,也越來越專業,政府發現通過農業可以安裝更多太陽能電池板。事實上,只要到過農村,就會發現到處都是玉米田、菜田,以及飼養淡水魚、鯉魚的大池塘。
中國農村的勞工和土地通常都較城市便宜,但收入卻少于城市,情況令政府擔心。根據太陽能集成計劃,農民若讓獨立方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可以獲得資助。而根據其他計劃,農民可以自行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出來的電力可以賺取報酬。
一排排茄子上和飼養魚蝦的巨型池塘上放置了金屬平臺,平臺上安裝大量太陽能電池板。任何人看到這個景象,都會對未來感到樂觀。
除了清潔能源外,食品安全是中國政府看重的另一個環節,也是政府增加農業、水產養殖開支的原因。農民經常抱怨農產品利潤偏低、天氣又會影響收成,現在太陽能發電讓農民得到額外收入,可令他們收入更加穩定。
魚塘毋須每季都犁翻或耕種,所以可能是最適合安裝太陽能發電裝置的地方。此外,負責監督養漁業的農業部,已把增加魚產列為要務,務求以這個更高效的方式,滿足中國對蛋白質不斷上升的需求。
此外,養魚出口業規模龐大,意味著有大量空間可以安裝太陽能裝置。例如廣西、湖北等地方政府,已認定淡水養殖業(以養殖羅非魚和蝦為主)能夠成為農村收入的重要來源,并正為養魚業和魚產品加工業提供補貼,以協助有關業務擴張、增加食物供應、制造就業機會,并改善農民收入。
雖然“光伏農業”的發展潛力顯而易見,但是國家政策在制定標準和架構方面必須統一,并將繁瑣的官方程序減至最少,讓農民可以有效地使用這些裝置。
同樣地,使用太陽能發電板的農民,將需接受有關技術培訓,并學習有關太陽能經濟學的知識。
可幸的是,目前已經有成功的例子。例如太陽能發電裝置企業振發新能源,正與陜西大荔縣地方政府合作,在新魚塘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這個廣為人知的項目能產生1100兆瓦電力,這個電量除了為當地村民提供足夠電力外,剩余的電力更可以賣給當地電網公司。
中國國家能源局已經答應規管“光伏農業”。這固然是個好消息,但在這個時候,陜西等省份卻要求把所有新的太陽能裝置都應用到農業方面。
投資者都熱衷于投資太陽能行業,是因為國家為太陽能電力提供上網電價補貼,為這個行業提供了長期保障。然而,在指引農場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系統方面,目前還沒有國家標準。由于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的認證和規定,所以難以提升效率和規模經濟效益。
此外還有其他潛在困難。其中之一就是每個地區的地形和氣候都有分別。
同時,農產品價格和魚產價格都存在周期性,所以每當魚價下跌,部份規模較小的養殖戶便會結業。這也意味著,若要確保太陽能裝置在艱難時期也得以妥善管理,政府政策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對能源的需求極大,也極之需要確保食品供應。“光伏農業”提供了大好機會,以滿足這兩方面的需要。但是,要鼓勵投資者在農場安裝太陽能電池板,首先要有貫徹的國家政策支持。
馬克•戈弗雷(Mark Godfrey)專門為總部設于美國的網站公司Seafoodsource.com撰寫有關中國海產貿易的文章。
中國需要加裝大約1000千兆瓦的碳中和能源總量(如太陽能),以兌現與美國最近簽署的氣候變化協議中要在2030年控制碳排放量的承諾。這意味著要推行許多措施,包括大幅增加太陽能電池板的安裝。
事實上,中國一直在大幅增加太陽能產能,例如在建筑物頂部加裝太陽能電池板和安裝公用規模的太陽能裝置(包括在陽光充沛的鄉村地區安裝大量太陽能電池板),因而成為全球安裝最多太陽能發電裝設的國家。
隨著中國農業的發展越來越具規模,也越來越專業,政府發現通過農業可以安裝更多太陽能電池板。事實上,只要到過農村,就會發現到處都是玉米田、菜田,以及飼養淡水魚、鯉魚的大池塘。
中國農村的勞工和土地通常都較城市便宜,但收入卻少于城市,情況令政府擔心。根據太陽能集成計劃,農民若讓獨立方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可以獲得資助。而根據其他計劃,農民可以自行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出來的電力可以賺取報酬。
一排排茄子上和飼養魚蝦的巨型池塘上放置了金屬平臺,平臺上安裝大量太陽能電池板。任何人看到這個景象,都會對未來感到樂觀。
除了清潔能源外,食品安全是中國政府看重的另一個環節,也是政府增加農業、水產養殖開支的原因。農民經常抱怨農產品利潤偏低、天氣又會影響收成,現在太陽能發電讓農民得到額外收入,可令他們收入更加穩定。
魚塘毋須每季都犁翻或耕種,所以可能是最適合安裝太陽能發電裝置的地方。此外,負責監督養漁業的農業部,已把增加魚產列為要務,務求以這個更高效的方式,滿足中國對蛋白質不斷上升的需求。
此外,養魚出口業規模龐大,意味著有大量空間可以安裝太陽能裝置。例如廣西、湖北等地方政府,已認定淡水養殖業(以養殖羅非魚和蝦為主)能夠成為農村收入的重要來源,并正為養魚業和魚產品加工業提供補貼,以協助有關業務擴張、增加食物供應、制造就業機會,并改善農民收入。
雖然“光伏農業”的發展潛力顯而易見,但是國家政策在制定標準和架構方面必須統一,并將繁瑣的官方程序減至最少,讓農民可以有效地使用這些裝置。
同樣地,使用太陽能發電板的農民,將需接受有關技術培訓,并學習有關太陽能經濟學的知識。
可幸的是,目前已經有成功的例子。例如太陽能發電裝置企業振發新能源,正與陜西大荔縣地方政府合作,在新魚塘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這個廣為人知的項目能產生1100兆瓦電力,這個電量除了為當地村民提供足夠電力外,剩余的電力更可以賣給當地電網公司。
中國國家能源局已經答應規管“光伏農業”。這固然是個好消息,但在這個時候,陜西等省份卻要求把所有新的太陽能裝置都應用到農業方面。
投資者都熱衷于投資太陽能行業,是因為國家為太陽能電力提供上網電價補貼,為這個行業提供了長期保障。然而,在指引農場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系統方面,目前還沒有國家標準。由于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的認證和規定,所以難以提升效率和規模經濟效益。
此外還有其他潛在困難。其中之一就是每個地區的地形和氣候都有分別。
同時,農產品價格和魚產價格都存在周期性,所以每當魚價下跌,部份規模較小的養殖戶便會結業。這也意味著,若要確保太陽能裝置在艱難時期也得以妥善管理,政府政策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對能源的需求極大,也極之需要確保食品供應。“光伏農業”提供了大好機會,以滿足這兩方面的需要。但是,要鼓勵投資者在農場安裝太陽能電池板,首先要有貫徹的國家政策支持。
馬克•戈弗雷(Mark Godfrey)專門為總部設于美國的網站公司Seafoodsource.com撰寫有關中國海產貿易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