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工作近四十年了,這還是我第一次走出國門,第一次來到阿爾及利亞,第一次領略大自然為非洲大地特意刻畫的、讓人終生不能忘記的美麗畫面。

瓦爾格拉工區手動鉆機鉆孔
來項目一個多月了,總想把項目員工在現場的辛勤勞作、自己的所見所聞及感受用文字表達出來,但由于項目上工作太忙,瑣碎事又比較多,要想靜下來寫點東西的確很難。
追著太陽走
我們一行13人是2014年11月17日上午離開首都北京的,客機承載著我們所有國內外乘客的夢想一路往西追趕著太陽,通過12個多小時的航行到達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國際機場,航行距離9400多公里。一路上,我們反復想象著阿爾及爾、光伏電站、三標項目部、杰勒法、拉格瓦特、瓦爾格拉、米西拉,心情像陽光一樣燦爛。
一路走來,雖然感覺有些疲倦,但當我們乘坐的航班快要到阿爾及爾時,機艙里的乘客大都趴在機窗上,按著相機快門,阿爾及利亞,我們來啦!
航班安全降落,當我們緩步走出機場時,心情無比激動,我一直在問自己這是踏上非洲大地了嗎?出了機場,我們又乘坐項目部安排的中巴車經過近七個小時的奔波到達阿爾及利亞233光伏電站第三標段項目部——杰勒法營地。雖然我們到達項目部駐地的時間是當地時間凌晨兩點多,但項目部的領導還在焦急地等著我們,我們吃著項目部為我們煮的熱面,有種到家的感覺,心里熱乎乎的。
來三標項目部的使命
阿爾及利亞233光伏電站工程是中國水電集團、英利集團和中南設計院共同合作的聯營體項目。該項目分為三個標段,安裝公司負責三標段光伏工程施工,也就是我們前來阿爾及利亞建設光伏三標電站的使命。
光伏三標分別坐落在米西拉、杰勒法、拉格瓦特和瓦爾格拉四個省內,三標項目部主營地設在離杰勒法省會杰勒法市南40多公里的艾因梅爾伊比利鎮。根據地理位置我們把三標段的四個工區稱為米西拉施工一工區、杰勒法施工二工區、拉格瓦特施工三工區、瓦爾格拉施工四工區。各工區之間最近的距離100多公里,最遠的400多公里。
光伏三標電站的施工內容分為建筑與安裝工程、土建工程監督、設備材料采購、調試運行及培訓四個部分。目前光伏支架基礎施工、土建場平監督、光伏支架與組件及部分電氣設備采購等工作已全面鋪開。
非洲大風的威力
來阿爾及利亞最讓人不能忘懷的就是這兒的風特別多,有時還非常大,不亞于國內的臺風。
剛來阿爾及利亞的幾天,稍微有些不適應這里的風沙天氣。阿爾及利亞不但風大,而且夾帶著顆粒非常細的砂礫,有時一連刮好幾天。三標項目部的員工都住在特制的集裝箱板房內,雖然集裝箱密封較好,趕上五、六級大風時,早上起床后還是會發現地板上、床上都會有一層微黃的細沙。
12月8日,是我們來項目部的第20天,早上感覺風特別大,大風足足刮了一天一夜,仍沒有停下來的跡象。當我和同宿舍的同事談論大風何時停下來時,項目經理派人到我們宿舍商量安排專人值班的問題,以應對當地移動通訊無信號、及時處理因大風造成的應急事務。同時,要求及時撤離上夜班的當地雇員,以確保安全。
我們一行三人手拉著手頂著風沙前往鋼筋加工場上夜班的工人帳篷,由于風越刮越猛,我們走一步退兩步,好不容易進了帳篷給近20名夜班雇員說明情況,可他們說什么也不愿意撤退,經過耐心說服才勉強撤回到商務合同部辦公室,最后答應在此等待中方給他們聯系的中巴車。后來我們三人一同背靠背頂著大風開始挨個巡視各集裝箱宿舍、營地儲存設備和物資的帳篷。風沙打在臉上,眼都無法睜開,只好背著大風倒行,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大風刮倒。實在沒辦法,我們三人勉強進入值班電工的皮卡車內,讓值班電工開車帶我們在營區內進行巡視。車剛剛停在發電機旁邊,發現油庫的鐵皮房被大風接連吹出了幾十米,直至被食堂后面的水罐擋住。緊接著鋼筋加工場夜班人員剛剛撤出的帳篷被大風掀起,整個營地一片狼藉。就這樣我們開著車停停轉轉、轉轉停停,直到10日凌晨三點半,風才稍微小了一點,我們三人才回到宿舍休息。早上六點起床后發現,鋼筋加工場鐵絲網圍墻已經貼滿了被風吹落的彩鋼板和鐵皮。后來聽說,9日晚上的大風風力足足有10級。
項目員工的艱辛和付出
由于光伏三標項目工程施工工期緊、任務重,項目部員工的作息時間安排得非常緊湊,早上6點開飯,7點準時到達施工現場,午飯時間為12點10分,13點正式上班,晚飯時間為18點10分,沒有雙休日和節假日。
為了滿足業主工期要求,三標項目在施工設備不足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現有的設備資源,在安排員工正常班的基礎上,采用歇人不歇馬的戰術增設了夜班,加班加點搶工期。三標項目部還及時召開國內來阿員工動員會,動員項目部各部室、各工區員工要有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團隊精神,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要加強各部室、各工區和各施工環節的溝通和協調,團結協作。并強調在員工不足的情況下,要帶好當地雇員,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項目部從班子領導,到各部室、各工區,到物資采購,大家起早貪黑,每天都為各自的工作忙忙碌碌,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尤其是施工現場的員工,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因為員工們心里都清楚光伏電站工程是一個形象工程,是公司在非洲、在阿爾及利亞市場承接的第一個光伏工程,雖然工期短、任務重,大家都有信心、有決心干好,拿員工最普通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我們必須干好,我們有能力干好”。
目前,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三標項目杰勒法工區光伏基礎施工已接近尾聲,拉格瓦特等工區營區建設已基本結束,光伏支架基礎施工已準備就緒。與此同時,項目部還積極與業主溝通、協調,竭盡全力創造施工條件,以滿足業主節點工期和光伏工程總工期要求,努力向業主交一份滿意答卷。

瓦爾格拉工區手動鉆機鉆孔
來項目一個多月了,總想把項目員工在現場的辛勤勞作、自己的所見所聞及感受用文字表達出來,但由于項目上工作太忙,瑣碎事又比較多,要想靜下來寫點東西的確很難。
追著太陽走
我們一行13人是2014年11月17日上午離開首都北京的,客機承載著我們所有國內外乘客的夢想一路往西追趕著太陽,通過12個多小時的航行到達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國際機場,航行距離9400多公里。一路上,我們反復想象著阿爾及爾、光伏電站、三標項目部、杰勒法、拉格瓦特、瓦爾格拉、米西拉,心情像陽光一樣燦爛。
一路走來,雖然感覺有些疲倦,但當我們乘坐的航班快要到阿爾及爾時,機艙里的乘客大都趴在機窗上,按著相機快門,阿爾及利亞,我們來啦!
航班安全降落,當我們緩步走出機場時,心情無比激動,我一直在問自己這是踏上非洲大地了嗎?出了機場,我們又乘坐項目部安排的中巴車經過近七個小時的奔波到達阿爾及利亞233光伏電站第三標段項目部——杰勒法營地。雖然我們到達項目部駐地的時間是當地時間凌晨兩點多,但項目部的領導還在焦急地等著我們,我們吃著項目部為我們煮的熱面,有種到家的感覺,心里熱乎乎的。
來三標項目部的使命
阿爾及利亞233光伏電站工程是中國水電集團、英利集團和中南設計院共同合作的聯營體項目。該項目分為三個標段,安裝公司負責三標段光伏工程施工,也就是我們前來阿爾及利亞建設光伏三標電站的使命。
光伏三標分別坐落在米西拉、杰勒法、拉格瓦特和瓦爾格拉四個省內,三標項目部主營地設在離杰勒法省會杰勒法市南40多公里的艾因梅爾伊比利鎮。根據地理位置我們把三標段的四個工區稱為米西拉施工一工區、杰勒法施工二工區、拉格瓦特施工三工區、瓦爾格拉施工四工區。各工區之間最近的距離100多公里,最遠的400多公里。
光伏三標電站的施工內容分為建筑與安裝工程、土建工程監督、設備材料采購、調試運行及培訓四個部分。目前光伏支架基礎施工、土建場平監督、光伏支架與組件及部分電氣設備采購等工作已全面鋪開。
非洲大風的威力
來阿爾及利亞最讓人不能忘懷的就是這兒的風特別多,有時還非常大,不亞于國內的臺風。
剛來阿爾及利亞的幾天,稍微有些不適應這里的風沙天氣。阿爾及利亞不但風大,而且夾帶著顆粒非常細的砂礫,有時一連刮好幾天。三標項目部的員工都住在特制的集裝箱板房內,雖然集裝箱密封較好,趕上五、六級大風時,早上起床后還是會發現地板上、床上都會有一層微黃的細沙。
12月8日,是我們來項目部的第20天,早上感覺風特別大,大風足足刮了一天一夜,仍沒有停下來的跡象。當我和同宿舍的同事談論大風何時停下來時,項目經理派人到我們宿舍商量安排專人值班的問題,以應對當地移動通訊無信號、及時處理因大風造成的應急事務。同時,要求及時撤離上夜班的當地雇員,以確保安全。
我們一行三人手拉著手頂著風沙前往鋼筋加工場上夜班的工人帳篷,由于風越刮越猛,我們走一步退兩步,好不容易進了帳篷給近20名夜班雇員說明情況,可他們說什么也不愿意撤退,經過耐心說服才勉強撤回到商務合同部辦公室,最后答應在此等待中方給他們聯系的中巴車。后來我們三人一同背靠背頂著大風開始挨個巡視各集裝箱宿舍、營地儲存設備和物資的帳篷。風沙打在臉上,眼都無法睜開,只好背著大風倒行,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大風刮倒。實在沒辦法,我們三人勉強進入值班電工的皮卡車內,讓值班電工開車帶我們在營區內進行巡視。車剛剛停在發電機旁邊,發現油庫的鐵皮房被大風接連吹出了幾十米,直至被食堂后面的水罐擋住。緊接著鋼筋加工場夜班人員剛剛撤出的帳篷被大風掀起,整個營地一片狼藉。就這樣我們開著車停停轉轉、轉轉停停,直到10日凌晨三點半,風才稍微小了一點,我們三人才回到宿舍休息。早上六點起床后發現,鋼筋加工場鐵絲網圍墻已經貼滿了被風吹落的彩鋼板和鐵皮。后來聽說,9日晚上的大風風力足足有10級。
項目員工的艱辛和付出
由于光伏三標項目工程施工工期緊、任務重,項目部員工的作息時間安排得非常緊湊,早上6點開飯,7點準時到達施工現場,午飯時間為12點10分,13點正式上班,晚飯時間為18點10分,沒有雙休日和節假日。
為了滿足業主工期要求,三標項目在施工設備不足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現有的設備資源,在安排員工正常班的基礎上,采用歇人不歇馬的戰術增設了夜班,加班加點搶工期。三標項目部還及時召開國內來阿員工動員會,動員項目部各部室、各工區員工要有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團隊精神,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要加強各部室、各工區和各施工環節的溝通和協調,團結協作。并強調在員工不足的情況下,要帶好當地雇員,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項目部從班子領導,到各部室、各工區,到物資采購,大家起早貪黑,每天都為各自的工作忙忙碌碌,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尤其是施工現場的員工,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因為員工們心里都清楚光伏電站工程是一個形象工程,是公司在非洲、在阿爾及利亞市場承接的第一個光伏工程,雖然工期短、任務重,大家都有信心、有決心干好,拿員工最普通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我們必須干好,我們有能力干好”。
目前,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三標項目杰勒法工區光伏基礎施工已接近尾聲,拉格瓦特等工區營區建設已基本結束,光伏支架基礎施工已準備就緒。與此同時,項目部還積極與業主溝通、協調,竭盡全力創造施工條件,以滿足業主節點工期和光伏工程總工期要求,努力向業主交一份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