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4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通知,要求做好2014年光伏發電項目接網工作、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做好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等三項重點工作。
(一)光伏并網有望進一步好轉,利好運營環節
內容:
2013年以來,各級電網企業認真落實國家支持光伏發電的政策,不斷改進光伏發電接網和并網運行服務,有力促進了光伏發電的快速發展。但由于光伏電站與配套電網建設周期差別大、分布式光伏發電量大面廣等原因,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光伏發電項目接網滯后問題。為加快推進光伏發電建設,實現光伏發電及時并網和高效利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能源主管部門要會同所在區域的能源派出機構,進一步督促協調有關各方做好光伏發電接網及并網運行工作。主要強調了以下四點內容:健全項目建設管理機制、督促電網企業加快配套電網建設確保建成項目及時并網、核實前期已備案(或核準)項目建設進度,督促開發商較快建設進程、進一步完善分布式并網服務。
點評:
(1)對不在規定時間內開工的項目進行及時調整,能有效打擊目前西部光伏電站開發過程中出現的“路條”倒賣現象,降低開發商投資成本,同時,有利于推動光伏電站建設的進程。
(2)要求電網企業提前規劃配套電網建設,有利于改善目前配套電網建設滯后于光伏項目的現狀,保證電站建設后及時并網,降低光伏電站運營商風險。
(3)要求電網企業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來完善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接網和并網運行服務工作,有利于預防在年底搶裝格局下,電網企業因項目過多,準備不足而導致并網工作出現拖延的現象出現。
受益標的:
受益于并網改善帶來電站收益率上升的運營標的:愛康科技、江蘇曠達、華北高速等;建議受益于項目加快建設的EPC龍頭:陽光電源、中利科技、特變電工、海潤光伏等。
(二)光伏“十三五”規劃存在較大超預期可能性
內容:
要求各省依據本地區太陽能利用的實際情況開展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研究,規劃建議稿應包括資源條件、發展現狀、面臨形勢、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等內容。規劃期為2016-2020年,發展目標展望到2030年。主要內容包括光伏發電和太陽能熱發電規劃研究。光伏發電規劃包括:對光伏電站應提出建設布局,具備條件地區可提出50萬千瓦以上的光伏電站基地。對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結合新能源城市、綠色能源示范縣、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提出重點應用城鎮、工業園區及其應用規模,可根據需要提出新能源微電網以及光伏扶貧等專門項目,結合農村建設提出推廣方式及規模。太陽能熱發電規劃包括:太陽能熱發電重點區域及規模、重點項目選址及建設條件、技術路線和技術經濟性研究等。在進度安排上,要求各省在2015年3月底前完成規劃建議稿,5月底前形成全國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初稿,8月底前形成規劃送審稿,審核通過后開始實施。
點評:
(1)2015年上半年將會出臺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根據我們對配額比例的測算,到2020年,風電、光伏年均新增裝機需至少達到20GW、16GW才有可能完成配額目標。各省在制定規劃時應該會參考此前公開的配額比例,考慮到缺口大省主要位于中東部地區,從能源屬性、發展成本等各方面來看,中東部地區都更適合發展分布式光伏,因此我們認為中東部地區在確定太陽能“十三五”發展規劃可能會更激進,并且會偏重于分布式光伏發展。我們認為到2020年光伏裝機有望超過此前提出的100GW裝機目標,分布式光伏14-16年新增裝機有望分別達到4GW、7GW、10GW。
(2)通知中重點提出了要對太陽能熱發電進行研究,明年光熱發電示范項目有望獲得推進。考慮光熱發電具有能帶基礎負荷的優點,目前未獲大力推廣的主要原因在于其高達1.2-1.5元的度電成本,我們認為未來如果度電成本能逐漸降低,光熱發電市場空間廣闊。
受益標的:
推薦受益于中東部地區分布式光伏建設將提速的分布式龍頭標的:林洋電子、精工鋼構;建議關注光熱發電設備制造龍頭:首航節能。
(三)分布式光伏將迎來加速發展期
內容:
國家能源局在第一批18個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的基礎上,增加了嘉興光伏高新區等12個園區。強調各省能源主管部門以及電網企業要積極配合,協調解決目前分布式光伏行業面臨的行業難題,加快分布式光伏示范區建設。
點評:
能源局在今年前三季度分布式光伏建設嚴重低于預期的情況下,多次出臺政策推動分布式光伏發展,此次再次擴大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范圍,希望通過示范區建設來帶動行業發展。通知中強化了地方政府以及電網企業的責任:地方能源主管部門要統籌解決目前行業面臨的屋頂難尋等問題;電網企業要切實做好分布式光伏并網服務,解決目前行業面臨的電費收取、補貼資金發放不及時等難題;鼓勵示范區政府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通過設立公共擔保基金、公共基金池、風險補償金等方式解決行業面臨的融資難題。
我們認為屋頂、電費收取、補貼發放、融資等行業難題在地方政府和電網企業介入后,將會獲得解決,分布式光伏商業模式有望形成。隨著商業模式形成,分布式光伏項目10-15%的內部收益率將會吸引銀行、保險等追求穩定收益的資金進入,促進分布式光伏行業發展提速。我們始終認為2014年是分布式光伏元年,預計2014-2016年分布式光伏裝機有望達到4GW、7GW、10GW,復合增速超50%。
受益標的:
推薦具備跨區域拓展能力的分布式光伏龍頭:林洋電子、精工鋼構。
(一)光伏并網有望進一步好轉,利好運營環節
內容:
2013年以來,各級電網企業認真落實國家支持光伏發電的政策,不斷改進光伏發電接網和并網運行服務,有力促進了光伏發電的快速發展。但由于光伏電站與配套電網建設周期差別大、分布式光伏發電量大面廣等原因,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光伏發電項目接網滯后問題。為加快推進光伏發電建設,實現光伏發電及時并網和高效利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能源主管部門要會同所在區域的能源派出機構,進一步督促協調有關各方做好光伏發電接網及并網運行工作。主要強調了以下四點內容:健全項目建設管理機制、督促電網企業加快配套電網建設確保建成項目及時并網、核實前期已備案(或核準)項目建設進度,督促開發商較快建設進程、進一步完善分布式并網服務。
點評:
(1)對不在規定時間內開工的項目進行及時調整,能有效打擊目前西部光伏電站開發過程中出現的“路條”倒賣現象,降低開發商投資成本,同時,有利于推動光伏電站建設的進程。
(2)要求電網企業提前規劃配套電網建設,有利于改善目前配套電網建設滯后于光伏項目的現狀,保證電站建設后及時并網,降低光伏電站運營商風險。
(3)要求電網企業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來完善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接網和并網運行服務工作,有利于預防在年底搶裝格局下,電網企業因項目過多,準備不足而導致并網工作出現拖延的現象出現。
受益標的:
受益于并網改善帶來電站收益率上升的運營標的:愛康科技、江蘇曠達、華北高速等;建議受益于項目加快建設的EPC龍頭:陽光電源、中利科技、特變電工、海潤光伏等。
(二)光伏“十三五”規劃存在較大超預期可能性
內容:
要求各省依據本地區太陽能利用的實際情況開展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研究,規劃建議稿應包括資源條件、發展現狀、面臨形勢、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等內容。規劃期為2016-2020年,發展目標展望到2030年。主要內容包括光伏發電和太陽能熱發電規劃研究。光伏發電規劃包括:對光伏電站應提出建設布局,具備條件地區可提出50萬千瓦以上的光伏電站基地。對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結合新能源城市、綠色能源示范縣、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提出重點應用城鎮、工業園區及其應用規模,可根據需要提出新能源微電網以及光伏扶貧等專門項目,結合農村建設提出推廣方式及規模。太陽能熱發電規劃包括:太陽能熱發電重點區域及規模、重點項目選址及建設條件、技術路線和技術經濟性研究等。在進度安排上,要求各省在2015年3月底前完成規劃建議稿,5月底前形成全國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初稿,8月底前形成規劃送審稿,審核通過后開始實施。
點評:
(1)2015年上半年將會出臺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根據我們對配額比例的測算,到2020年,風電、光伏年均新增裝機需至少達到20GW、16GW才有可能完成配額目標。各省在制定規劃時應該會參考此前公開的配額比例,考慮到缺口大省主要位于中東部地區,從能源屬性、發展成本等各方面來看,中東部地區都更適合發展分布式光伏,因此我們認為中東部地區在確定太陽能“十三五”發展規劃可能會更激進,并且會偏重于分布式光伏發展。我們認為到2020年光伏裝機有望超過此前提出的100GW裝機目標,分布式光伏14-16年新增裝機有望分別達到4GW、7GW、10GW。
(2)通知中重點提出了要對太陽能熱發電進行研究,明年光熱發電示范項目有望獲得推進。考慮光熱發電具有能帶基礎負荷的優點,目前未獲大力推廣的主要原因在于其高達1.2-1.5元的度電成本,我們認為未來如果度電成本能逐漸降低,光熱發電市場空間廣闊。
受益標的:
推薦受益于中東部地區分布式光伏建設將提速的分布式龍頭標的:林洋電子、精工鋼構;建議關注光熱發電設備制造龍頭:首航節能。
(三)分布式光伏將迎來加速發展期
內容:
國家能源局在第一批18個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的基礎上,增加了嘉興光伏高新區等12個園區。強調各省能源主管部門以及電網企業要積極配合,協調解決目前分布式光伏行業面臨的行業難題,加快分布式光伏示范區建設。
點評:
能源局在今年前三季度分布式光伏建設嚴重低于預期的情況下,多次出臺政策推動分布式光伏發展,此次再次擴大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范圍,希望通過示范區建設來帶動行業發展。通知中強化了地方政府以及電網企業的責任:地方能源主管部門要統籌解決目前行業面臨的屋頂難尋等問題;電網企業要切實做好分布式光伏并網服務,解決目前行業面臨的電費收取、補貼資金發放不及時等難題;鼓勵示范區政府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通過設立公共擔保基金、公共基金池、風險補償金等方式解決行業面臨的融資難題。
我們認為屋頂、電費收取、補貼發放、融資等行業難題在地方政府和電網企業介入后,將會獲得解決,分布式光伏商業模式有望形成。隨著商業模式形成,分布式光伏項目10-15%的內部收益率將會吸引銀行、保險等追求穩定收益的資金進入,促進分布式光伏行業發展提速。我們始終認為2014年是分布式光伏元年,預計2014-2016年分布式光伏裝機有望達到4GW、7GW、10GW,復合增速超50%。
受益標的:
推薦具備跨區域拓展能力的分布式光伏龍頭:林洋電子、精工鋼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