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原中科院院長路甬祥院士牽頭的國家級調研組近日完成一項報告,提議國家在河北張家口市張北縣一帶建立新能源“特區”,預計總投資達萬億元人民幣以上。目前,該報告已經完成并上報高層。
近期,圍繞京津冀地區霧霾治理“攻堅戰”的政策措施正在不斷醞釀加碼。為化解京津冀地區大規模“減煤壓煤”而導致的能源消費缺口問題,加快清潔能源替代在被提上議事日程。調研組報告提出,計劃未來10到15年內,建成京津冀地區最大的風電、光伏及光熱項目集群,暨國家級的新能源前沿技術示范項目基地,項目總規模達逾2,000萬千瓦。 報告提議,未來10到15年內,張北地區新建新能源項目并網裝機規模分別為:太陽能光伏發電500萬千瓦,風力發電1,500萬千瓦,太陽能光熱發電500萬千瓦,建成國內新能源及儲能前沿技術示范,京津冀清潔電力外輸重要基地。 近年來,河北省尤其是坐擁豐富風能及太陽能資源優勢的張家口市張北地區,已開始推進建設“華北地區最大新能源基地”戰略。近期,廣東恒大集團簽約在張家口三年內投資900億元建設92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
截至今年上半年,張家口市風電裝機容量達600.5萬千瓦,并網574.5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并網16萬千瓦,均居全國地級市前列。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京津冀地區霧霾治理各項重點任務均相繼落實,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也漸漸被提上議事日程,這和國家當前“開工一批可再生能源項目作為經濟‘穩增長’措施”的提法相契合。
近期,圍繞京津冀地區霧霾治理“攻堅戰”的政策措施正在不斷醞釀加碼。為化解京津冀地區大規模“減煤壓煤”而導致的能源消費缺口問題,加快清潔能源替代在被提上議事日程。調研組報告提出,計劃未來10到15年內,建成京津冀地區最大的風電、光伏及光熱項目集群,暨國家級的新能源前沿技術示范項目基地,項目總規模達逾2,000萬千瓦。 報告提議,未來10到15年內,張北地區新建新能源項目并網裝機規模分別為:太陽能光伏發電500萬千瓦,風力發電1,500萬千瓦,太陽能光熱發電500萬千瓦,建成國內新能源及儲能前沿技術示范,京津冀清潔電力外輸重要基地。 近年來,河北省尤其是坐擁豐富風能及太陽能資源優勢的張家口市張北地區,已開始推進建設“華北地區最大新能源基地”戰略。近期,廣東恒大集團簽約在張家口三年內投資900億元建設92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
截至今年上半年,張家口市風電裝機容量達600.5萬千瓦,并網574.5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并網16萬千瓦,均居全國地級市前列。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京津冀地區霧霾治理各項重點任務均相繼落實,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也漸漸被提上議事日程,這和國家當前“開工一批可再生能源項目作為經濟‘穩增長’措施”的提法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