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新能源網消息:7月22日,科技部高新司組織專家在張北國家風光儲聯合發電示范電站,對國家電網公司作為組織部門,華北電網有限公司(現國網華北分部)牽頭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風光儲輸示范工程關鍵技術研究”進行驗收,專家組聽取了承擔單位關于項目執行情況匯報,實地考察示范電站,經質詢和討論,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驗收。
“風光儲輸示范工程關鍵技術研究”項目依托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一期)于2010年立項實施。項目目標是,研究風光儲聯合發電系統在設計集成、檢測控制、預測調度、大規模儲能中的關鍵技術,開發關鍵裝置和系統,建立標準規范體系,并實現工程應用。所依托的示范工程規劃建設500兆瓦風電場、100兆瓦光伏發電站和110兆瓦儲能電站,規劃總投資100多億元。一期建設風電100兆瓦、光伏發電40兆瓦、儲能20兆瓦,配套建設1座220kV智能變電站,總占地2568畝,一期總投資約33億元。工程的目標是建設世界首座風光儲輸“四位一體”的高智能化水平的新能源示范電站,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多機型并網友好型風電場、功率調節型光伏電站和多類型化學儲能電站。
經華北電網有限公司、中國電科院、清華大學等20余家參研單位數百名科技工作者近四年的努力,項目設定的目標均已實現,相應的技術成果也已成功應用于示范工程。目前示范工程風電場可利用率已達到98%,光伏電站可利用率增幅達23%,儲能電站已具備實現24小時不間斷聯合發電的能力,并能在不同運行模式間靈活切換。通過技術攻關和工程示范,我國在風光儲聯合發電互補機制及系統集成、風光儲聯合發電監控、大規模多類型電池儲能電站集成及調控技術等方面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項目所取得的成果已成為電網消納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解決方法,具備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風光儲輸示范工程關鍵技術研究”項目依托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一期)于2010年立項實施。項目目標是,研究風光儲聯合發電系統在設計集成、檢測控制、預測調度、大規模儲能中的關鍵技術,開發關鍵裝置和系統,建立標準規范體系,并實現工程應用。所依托的示范工程規劃建設500兆瓦風電場、100兆瓦光伏發電站和110兆瓦儲能電站,規劃總投資100多億元。一期建設風電100兆瓦、光伏發電40兆瓦、儲能20兆瓦,配套建設1座220kV智能變電站,總占地2568畝,一期總投資約33億元。工程的目標是建設世界首座風光儲輸“四位一體”的高智能化水平的新能源示范電站,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多機型并網友好型風電場、功率調節型光伏電站和多類型化學儲能電站。
經華北電網有限公司、中國電科院、清華大學等20余家參研單位數百名科技工作者近四年的努力,項目設定的目標均已實現,相應的技術成果也已成功應用于示范工程。目前示范工程風電場可利用率已達到98%,光伏電站可利用率增幅達23%,儲能電站已具備實現24小時不間斷聯合發電的能力,并能在不同運行模式間靈活切換。通過技術攻關和工程示范,我國在風光儲聯合發電互補機制及系統集成、風光儲聯合發電監控、大規模多類型電池儲能電站集成及調控技術等方面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項目所取得的成果已成為電網消納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解決方法,具備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