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市審計局向人大常委會作《關于北京市2013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報告顯示,2013年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總體較好,但審計中也發現一些預算安排不夠合理,部門預算不夠規范,專項資金管理分散,存量資金統籌利用效率不高,部分項目績效目標未完成,個別資金違規使用等問題。針對審計出的問題,市政府專門部署整改工作,有關部門和單位共制定整改工作方案71個,采取歸還原渠道、調整賬目等方式整改資金29.43億元。
房山等4區縣挪用250萬清潔能源推廣項目資金
2011年至2013年6月,本市共投入資金115.22億元,用于清潔能源推廣。審計重點對新能源發展、壓減燃煤、清潔能源推廣利用等116個項目進行了檢查,涉及資金29.59億元。
審計發現部分項目資金違規使用,其中閑置、滯留資金3.42億元,1861萬元配套資金未到位,房山等4個區縣挪用資金250萬元,用于發放人員工資、購置辦公設備。
此外,在資金投入使用方面效益不高。審計發現4個區縣134座農村沼氣工程有84座停止使用;37個光伏發電項目有16個未完成;5個區縣28%的太陽能浴室未投入使用;2個區縣6821盞太陽能路燈被重新更換為傳統能源路燈;1525輛電動環衛車使用效果尚未達到預期目標。
整改措施
針對審計提出的問題,市農委、市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對全市清潔能源項目及各類設施建設維護和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抓緊研究完善相關管理辦法。對太陽能浴室、光伏發電等項目,有關區縣召開項目協調會議,正在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提高設施運行效率。
對話
市級部門違規減少
二三級部門問題凸顯
對話人:市審計局副局長李擁軍
記者:從今年的審計報告上看,與去年審計發現的問題對比呈現什么樣的特點?
李擁軍:總體來說,今年的審計報告信息量特別大,關注全覆蓋的審計,也包括基金、預算的內容,比去年增加了一些問題的原因分析,覆蓋面更廣。從問題上來看,由于部門預算每年都要審,因此違規的問題逐年降低,很多問題下沉到二三級部門,凸顯出的多一些。
記者:那么從報告中顯示出問題聚集的單位或領域,有沒有復審機制?
李擁軍:有的,審計局有滾動審計計劃,對不同的單位滾動計劃不同。有的單位3年一審,有的5年一審,對一些問題嚴重或是敏感領域可能年年都審。
記者:今年的審計報告中,“點名”提到了部分違規違紀違法的情況,但涉及市級行政單位的“點名”似乎不多,今后“點名”公開的力度會不會加大?
李擁軍:這次的審計報告反應的更多是面上的東西。下一步按照程序,報告通過之后,我們還會公布38個部門的單項預算執行情況審計報告,并提交人大討論。這個公告將在9月底10月初在審計局的網站上向公眾公布,也就相當于另一種“點名”。
記者:在對市級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的審計中,發現今年各部門在會議場所選擇、車輛維修等方面問題普遍少于去年,原因在哪?
李擁軍:中央的“八項規定”推出后,北京市政府很重視,進行了專項檢查,很多單位不合規的行為被專項檢查糾正,在邊查邊改中目前已經執行得比較到位,因此呈現出比去年有明顯改善的情況。
記者:對今年審計報告中審計的相關問題,審計局下一步會如何督促相關單位進行整改?
李擁軍:我們分析問題產生原因一方面是部分體制機制在新情況新發展中需要進一步完善,我們會把這些情況與政府和主管部門進行溝通。督促主管部門加強對這些項目的跟蹤力度,違紀問題移送相關部門。
房山等4區縣挪用250萬清潔能源推廣項目資金
2011年至2013年6月,本市共投入資金115.22億元,用于清潔能源推廣。審計重點對新能源發展、壓減燃煤、清潔能源推廣利用等116個項目進行了檢查,涉及資金29.59億元。
審計發現部分項目資金違規使用,其中閑置、滯留資金3.42億元,1861萬元配套資金未到位,房山等4個區縣挪用資金250萬元,用于發放人員工資、購置辦公設備。
此外,在資金投入使用方面效益不高。審計發現4個區縣134座農村沼氣工程有84座停止使用;37個光伏發電項目有16個未完成;5個區縣28%的太陽能浴室未投入使用;2個區縣6821盞太陽能路燈被重新更換為傳統能源路燈;1525輛電動環衛車使用效果尚未達到預期目標。
整改措施
針對審計提出的問題,市農委、市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對全市清潔能源項目及各類設施建設維護和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抓緊研究完善相關管理辦法。對太陽能浴室、光伏發電等項目,有關區縣召開項目協調會議,正在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提高設施運行效率。
對話
市級部門違規減少
二三級部門問題凸顯
對話人:市審計局副局長李擁軍
記者:從今年的審計報告上看,與去年審計發現的問題對比呈現什么樣的特點?
李擁軍:總體來說,今年的審計報告信息量特別大,關注全覆蓋的審計,也包括基金、預算的內容,比去年增加了一些問題的原因分析,覆蓋面更廣。從問題上來看,由于部門預算每年都要審,因此違規的問題逐年降低,很多問題下沉到二三級部門,凸顯出的多一些。
記者:那么從報告中顯示出問題聚集的單位或領域,有沒有復審機制?
李擁軍:有的,審計局有滾動審計計劃,對不同的單位滾動計劃不同。有的單位3年一審,有的5年一審,對一些問題嚴重或是敏感領域可能年年都審。
記者:今年的審計報告中,“點名”提到了部分違規違紀違法的情況,但涉及市級行政單位的“點名”似乎不多,今后“點名”公開的力度會不會加大?
李擁軍:這次的審計報告反應的更多是面上的東西。下一步按照程序,報告通過之后,我們還會公布38個部門的單項預算執行情況審計報告,并提交人大討論。這個公告將在9月底10月初在審計局的網站上向公眾公布,也就相當于另一種“點名”。
記者:在對市級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的審計中,發現今年各部門在會議場所選擇、車輛維修等方面問題普遍少于去年,原因在哪?
李擁軍:中央的“八項規定”推出后,北京市政府很重視,進行了專項檢查,很多單位不合規的行為被專項檢查糾正,在邊查邊改中目前已經執行得比較到位,因此呈現出比去年有明顯改善的情況。
記者:對今年審計報告中審計的相關問題,審計局下一步會如何督促相關單位進行整改?
李擁軍:我們分析問題產生原因一方面是部分體制機制在新情況新發展中需要進一步完善,我們會把這些情況與政府和主管部門進行溝通。督促主管部門加強對這些項目的跟蹤力度,違紀問題移送相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