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電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覽會將于2014年6月17至19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本屆展會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較上屆增長30%。除了三菱電機、日立、英飛凌、賽米控、CT-Concept、威科、富士電機、美爾森、史陶比爾、萊姆、羅杰斯、中國南車、中國北車這些知名老展商繼續捧場外,今年參展的新展商還包括業界領軍品牌如東芝、AKG、Analog等。屆時展會現場70多家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商將展示目前國內最頂尖的可再生能源技術以及該技術在風能、太陽能、電動交通和智能運動方面的運用。展會展品包括:功率半導體、驅動器、疊層母排、電容器等。展會創辦至今已走過12個年頭,成為目前中國境內匯聚國際電力電子專家的重要平臺,并成功吸引來自中國本土和亞洲地區最權威的應用技術專家們的視線。
發展新能源是大勢所趨
近年來,新技術、新材料和信息技術等高科技的進步和相互融合,促進了新能源技術的逐步成熟,進一步推動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指出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今年能源消耗強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都要減少2%。要提高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發展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鼓勵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開工一批水電、核電項目。統一電力規劃和增加新能源的投入成為當前核心工作。
國家能源局4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127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4%。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逐步推進,能源需求增長強勁、能源消耗總量不斷增長,石油等優質資源進口量急劇增加,長期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日趨顯現。環境污染、資源短缺和過度開采已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如何在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這已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應重視的問題。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使可持續發展變成了可能,更成為能源結構調整乃至整個經濟結構調整的力量。由此可見,發展新能源以應對氣候變化已是大勢所趨,必須確立新能源優先發展戰略,加快改善能源結構。
全國推崇和重視發展風電和光伏發電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在可持續發展觀的指導下,在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上不斷前進。這為解決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等方面帶來了可能。
2013年,在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下,光伏發電快速發展。截至2013年底,全國累計并網運行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942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1632萬千瓦,分布式光伏310萬千瓦,全年累計發電量90億千瓦時。2013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292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1212萬千瓦,分布式光伏80萬千瓦。
2014年,國家能源局4月30日公布的 《2014年一季度全國風電并網運行情況統計表》顯示,2014年一季度,全國風電新增并網容量456萬千瓦,到2014年3月底,風電累計并網容量8055萬千瓦,同比增長24%;風電上網電量36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5月16日發改委、能源局、環保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的《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對煤炭業提出調控,要求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到2017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降低到65%以下。此外,還提到2015年風電和光伏發展規劃分別為100GW和35GW,到2017年規劃將達到150GW和70GW。
我國近幾年投資千億加大風電規模的發展,努力實現發達地區煤炭等量替代,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損耗和空氣污染,發電站的新建再次印證太陽能供電也逐步滲透百姓家中。據統計發現,近年來,哈密地區新能源建設快速發展,僅2013年并入哈密電網的新能源場站就達42座,其中風電場13座。哈密地區風電場發的電通過集中接入方式匯集至當地220千伏變電站,再通過220千伏線路送至750千伏哈密變和煙墩變,最后通過750千伏交流線路和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分別送至西北電網和華中電網,從而將清潔能源源源不斷地送往中原大地。
防治大氣污染,建設生態文明,顯然需以系統論的方法,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全局、整體、歷史、開放、普遍聯系的視角來分析和研究能源問題。
在PCIM Asia 2014尋找最頂尖可再生能源技術
近幾年來,新能源、城市軌道運輸、智能電網等產業在中國快速發展。電力電子技術用于電能分配、電能轉換以及電能控制,可通過高效率變換電能,從而實現節能環保。電力電子已成為弱電控制與強電運行之間,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之間,傳統產業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節能化、機電一體化之間的橋梁,其中大功率半導體器件主要使用在輸電、變電和配電行業,電機驅動行業,鋼鐵及金屬冶煉行業,軌道交通行業,大功率電源行業,電焊機行業等領域,其需求約占大功率半導體市場需求的90%以上。因此,隨著用戶需求不斷增長,半導體產業日顯重要。自2011年以來,中國半導體消費市場實現了14.6%的增長,在全球市場達到了創紀錄的47%的份額。作為全球電力電子頂尖展會PCIM Europe的姐妹展——PCIM Asia于2002年進軍上海,目前已成為亞洲最大規模的電力電子核心部件以及相關制造業產品的最佳展示平臺。PCIM展會匯聚多家知名的能源供應商,為能源設備提供更多高端的零配件。是國內最專業的行業盛事,專注于全中國乃至全亞洲的電力電子元件和系統市場,觀眾可以在此找到更多優質的電子電力解決方案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管理應用案例。
最具權威的專業研討會
作為中國電力電子產業界最重要的會議,世界級PCIM Asia國際研討會與展覽會同期舉行。研討會全面覆蓋電力電子部件和系統、電力轉換、電機驅動、運動控制、電源和電力供應解決方案等話題,業界最新技術和發展趨勢都將在研討會期間得以展示。每屆PCIM Asia研討會都匯聚大批來自業界和學術界的研究人員及開發人員。
今年研討會主題主要側重于兩方面:“電動車模型控制技術”以及“電動交通/充電器:全球視角聚焦亞洲市場需求”,本屆論文征集超過40篇,屆時將以演講及海報形式于研討會和展覽會內發布。此外,會議另有多場專題演講,題目包括:
? 寬禁帶功率半導體
? 無感控制交流電機
? 可再生能源和電能質量解決方案
? 先進的硅功率半導體、設備、模塊和應用
? 高級功率變流器
多位外國專家將擔任本次活動的主講,向大家全面解構電力電子產業的現況及未來發展趨勢。研討會更特設免費專場日,歡迎更多有興趣的行業人士聯系主辦方報名參與。此外,本屆展商產品推介會亦大受參展商歡迎,參展商踴躍報名參加,27場時段均已爆滿,務求令觀眾獲取更多不同領域的電子電力產品信息。
發展新能源是大勢所趨
近年來,新技術、新材料和信息技術等高科技的進步和相互融合,促進了新能源技術的逐步成熟,進一步推動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指出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今年能源消耗強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都要減少2%。要提高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發展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鼓勵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開工一批水電、核電項目。統一電力規劃和增加新能源的投入成為當前核心工作。
國家能源局4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127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4%。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逐步推進,能源需求增長強勁、能源消耗總量不斷增長,石油等優質資源進口量急劇增加,長期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日趨顯現。環境污染、資源短缺和過度開采已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如何在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這已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應重視的問題。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使可持續發展變成了可能,更成為能源結構調整乃至整個經濟結構調整的力量。由此可見,發展新能源以應對氣候變化已是大勢所趨,必須確立新能源優先發展戰略,加快改善能源結構。
全國推崇和重視發展風電和光伏發電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在可持續發展觀的指導下,在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上不斷前進。這為解決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等方面帶來了可能。
2013年,在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下,光伏發電快速發展。截至2013年底,全國累計并網運行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942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1632萬千瓦,分布式光伏310萬千瓦,全年累計發電量90億千瓦時。2013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292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1212萬千瓦,分布式光伏80萬千瓦。
2014年,國家能源局4月30日公布的 《2014年一季度全國風電并網運行情況統計表》顯示,2014年一季度,全國風電新增并網容量456萬千瓦,到2014年3月底,風電累計并網容量8055萬千瓦,同比增長24%;風電上網電量36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5月16日發改委、能源局、環保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的《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對煤炭業提出調控,要求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到2017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降低到65%以下。此外,還提到2015年風電和光伏發展規劃分別為100GW和35GW,到2017年規劃將達到150GW和70GW。
我國近幾年投資千億加大風電規模的發展,努力實現發達地區煤炭等量替代,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損耗和空氣污染,發電站的新建再次印證太陽能供電也逐步滲透百姓家中。據統計發現,近年來,哈密地區新能源建設快速發展,僅2013年并入哈密電網的新能源場站就達42座,其中風電場13座。哈密地區風電場發的電通過集中接入方式匯集至當地220千伏變電站,再通過220千伏線路送至750千伏哈密變和煙墩變,最后通過750千伏交流線路和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分別送至西北電網和華中電網,從而將清潔能源源源不斷地送往中原大地。
防治大氣污染,建設生態文明,顯然需以系統論的方法,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全局、整體、歷史、開放、普遍聯系的視角來分析和研究能源問題。
在PCIM Asia 2014尋找最頂尖可再生能源技術
近幾年來,新能源、城市軌道運輸、智能電網等產業在中國快速發展。電力電子技術用于電能分配、電能轉換以及電能控制,可通過高效率變換電能,從而實現節能環保。電力電子已成為弱電控制與強電運行之間,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之間,傳統產業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節能化、機電一體化之間的橋梁,其中大功率半導體器件主要使用在輸電、變電和配電行業,電機驅動行業,鋼鐵及金屬冶煉行業,軌道交通行業,大功率電源行業,電焊機行業等領域,其需求約占大功率半導體市場需求的90%以上。因此,隨著用戶需求不斷增長,半導體產業日顯重要。自2011年以來,中國半導體消費市場實現了14.6%的增長,在全球市場達到了創紀錄的47%的份額。作為全球電力電子頂尖展會PCIM Europe的姐妹展——PCIM Asia于2002年進軍上海,目前已成為亞洲最大規模的電力電子核心部件以及相關制造業產品的最佳展示平臺。PCIM展會匯聚多家知名的能源供應商,為能源設備提供更多高端的零配件。是國內最專業的行業盛事,專注于全中國乃至全亞洲的電力電子元件和系統市場,觀眾可以在此找到更多優質的電子電力解決方案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管理應用案例。
最具權威的專業研討會
作為中國電力電子產業界最重要的會議,世界級PCIM Asia國際研討會與展覽會同期舉行。研討會全面覆蓋電力電子部件和系統、電力轉換、電機驅動、運動控制、電源和電力供應解決方案等話題,業界最新技術和發展趨勢都將在研討會期間得以展示。每屆PCIM Asia研討會都匯聚大批來自業界和學術界的研究人員及開發人員。
今年研討會主題主要側重于兩方面:“電動車模型控制技術”以及“電動交通/充電器:全球視角聚焦亞洲市場需求”,本屆論文征集超過40篇,屆時將以演講及海報形式于研討會和展覽會內發布。此外,會議另有多場專題演講,題目包括:
? 寬禁帶功率半導體
? 無感控制交流電機
? 可再生能源和電能質量解決方案
? 先進的硅功率半導體、設備、模塊和應用
? 高級功率變流器
多位外國專家將擔任本次活動的主講,向大家全面解構電力電子產業的現況及未來發展趨勢。研討會更特設免費專場日,歡迎更多有興趣的行業人士聯系主辦方報名參與。此外,本屆展商產品推介會亦大受參展商歡迎,參展商踴躍報名參加,27場時段均已爆滿,務求令觀眾獲取更多不同領域的電子電力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