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合物的分子結構以及改變共軛側鏈對聚合物性能的影響
在中國科學院、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化學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相關研究人員合理利用烷氧基的誘導效應,優化取代位置,將間位烷氧基苯基引入到兩維共軛聚合物的側鏈,在基本不影響吸收光譜和遷移率的前提下,使得相應聚合物的HOMO 能級下降0.25 eV, 相應光伏器件的開路電壓提高0.18 V, 能量轉化效率從5.6% 提高到7.5%,提高幅度超過了30%。該結果打破了烷氧基作為供電子基團的傳統設計思路,為高效聚合物光伏材料的精細調節提供了實驗依據。相應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的《先進材料》上(Adv. Mater. 2014, 26, 2089–2095)。文章發表后被著名科學網站Science Daily,Nanowerk和the daily fusion連續報道,并給出了高度評價。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在不影響聚合物的吸收和電荷傳輸性能情況下非常有效降低聚合物的HOMO 能級,從而可提高能量轉化效率的簡單、廉價的化學修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