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紀新能源網據中國光伏專委會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原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路甬祥院士率“發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應用和智能微網咨詢研究”課題組一行于3月27日對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進行了項目參觀和座談調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河君歡迎專家團隊并與專家團隊座談。

專家團隊參觀了宜家-漢能分布式太陽能屋頂電站。2012年6月,宜家宣布與漢能控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將在宜家所有中國門店安裝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共同推進宜家集團的節能減排項目。2013年7月3日,宜家-漢能太陽能屋頂電站建成并網發電,自發自用,余電上網,裝機容量達416.24kWp,年發電量約為452000kWh,年減排量約426噸標煤。目前,太陽能屋頂電站提供的能源供應能約滿足宜家商場總電力需求的10-15%。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北京、上海、深圳、大連、南京、天津等城市的宜家商場都安裝了屋頂太陽能薄膜光伏電池組件,并開始了試運行。

漢能控股集團是全球化的清潔能源跨國公司,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陽能企業。公司成立于1994年,總部設在北京,在國內多個省份以及北美、歐洲、亞太等地區設有分支機構,業務橫跨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自成立之日始,漢能即致力于“用清潔能源改變世界”。目前,水電項目權益總裝機容量超過600 萬千瓦,風電總裝機13.1萬千瓦。在太陽能領域,漢能在四川、廣東、海南、浙江、山東、江蘇等地投資建設薄膜太陽能產業研發制造基地,總產能已達到300萬千瓦。通過技術并購和自主創新,漢能的薄膜光伏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其中銅銦鎵硒(CIGS)組件量產效率已達15.7%,研發效率最高已達19.6%。
漢能在全球進行電站資源開發,已與新疆、內蒙古、寧夏、江蘇、海南、山東、河北等省區以及歐洲多國簽訂了約1000萬千瓦的太陽能電站建設協議,成為涵蓋技術研發、高端裝備制造、光伏組件生產和光伏電站建設等光伏產業上、中、下游全產業鏈整合的高科技清潔能源企業。
由于薄膜光伏技術的輕質柔性、弱光發電、溫度系數低、透光率高、易安裝等特殊優點,更適合在分布式光伏與建筑一體化結合的特定市場上發揮重要作用。漢能將致力于優先將薄膜光伏產品應用定位在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和光伏設施農業(畜牧業)兩大方面,積極服務于包括國家智慧城市和新能源示范城市在內的節能減排和綠色建筑事業以及現代化設施農業升級改造的分布式電力供應。
路甬祥院士在結束漢能調研之前談到:“漢能是一個有理想、有創新、有宏偉前景的企業,漢能之行的調研收獲對課題組研究提供了新的啟示和鼓勵”;目前正在主持的中科院戰略咨詢課題“發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應用和智能微網咨詢研究”將著重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應用和市場,希望通過調研總結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應用中的群發性創新精神,發現存在的技術困難及政策障礙,破除壁壘、提出建議、創造環境、確立可再生能源在未來能源結構的戰略地位。他強調,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對文明進步的推動不僅限于對能源結構的調整,也是從源頭驅霾治霾、改善修復生態環境。
另外,路甬祥院士還提到了三點建議:第一,鼓勵漢能堅持走綠色能源之路。分布式能源的應用除了具有綠色特征以外,還應該具備智能特性,還需在提升產品品質的同時,不忽視應用過程中的性能監測和后評估,以及后續運維管理的智能化;第二,漢能目前正在研發的PVT(光伏熱利用一體化)電熱復合用能技術具有前瞻性。電力和熱力的綜合應用,能更好地整合響應用戶需求,也提高了建筑單位面積的能源轉化效率;第三,建議漢能考慮組建以光伏為主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產業鏈方向的產學研或產業聯盟。他指出,太陽能分布式應用必然要與建筑設計、建材施工等產業結合。通過產業鏈的契合實現互補共贏,并可能帶動幾萬億甚至十幾萬億隨之興起的綠能、建材、儲能等產業的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