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多晶硅自2009年被冠以“雙高”的帽子,出口退稅、優惠電價等政策被取消,加上當前外國政府的扶持和國外多晶硅企業的低價競爭策略,致使我國多晶硅產業發展陷入困境。
朱共山認為,調整多晶硅產品出口退稅率,是扶優扶強、規范產業發展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增強我國多晶硅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朱共山建議:首先執行多晶硅及硅片出口17%的退稅率。硅片產品作為多晶硅加工產品,其出口退稅率應該從13%調整到17%,以和國外多晶硅及硅片企業具備相同的競爭條件,爭奪國際多晶硅市場。其次調整多晶硅增值稅,實施重點企業認定制度。比照集成電路的扶持方式,將多晶硅企業實際繳納的增值稅超過4%的部分,組成多晶硅產業研發基金,以研發的形式返還給多晶硅企業,鼓勵企業通過技術進步不斷降低生產成本。最后實施重點多晶硅企業認定制度,認定企業除了享有多晶硅研發基金扶持外,在項目審批、直購電、自備電廠和信貸等方面也要獲得支持。
朱共山認為,調整多晶硅產品出口退稅率,是扶優扶強、規范產業發展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增強我國多晶硅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朱共山建議:首先執行多晶硅及硅片出口17%的退稅率。硅片產品作為多晶硅加工產品,其出口退稅率應該從13%調整到17%,以和國外多晶硅及硅片企業具備相同的競爭條件,爭奪國際多晶硅市場。其次調整多晶硅增值稅,實施重點企業認定制度。比照集成電路的扶持方式,將多晶硅企業實際繳納的增值稅超過4%的部分,組成多晶硅產業研發基金,以研發的形式返還給多晶硅企業,鼓勵企業通過技術進步不斷降低生產成本。最后實施重點多晶硅企業認定制度,認定企業除了享有多晶硅研發基金扶持外,在項目審批、直購電、自備電廠和信貸等方面也要獲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