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什么行業都講究個“互聯網思維”,但這還真不是說說那么簡單。特別是在一些自詡“高大上”的領域中,能否活學活用“互聯網思維”,不僅要求管理者具有四兩撥千斤的功力,甚至是更為寬廣的胸襟。
新能源的蓬勃發展,就為電力這一曾相對封閉的“高大上”行業注入了新鮮血液,也為其引入了包括“互聯網思維”在內的諸多時尚理念。
這不,不久前, 招商新能源集團旗下的港股上市公司——聯合光伏,就決定以網絡眾籌的融資方式在深圳前海新區開發太陽能電站項目。雖然,有人說這不過是個“噱頭”,“眾籌”也只是合法的“集資”,民間借貸的另一版本……,但不論如何,必須承認,這是新能源乃至整個電力行業,運用“互聯網思維”行事的開天辟地頭一遭。
3月11日,聯合光伏首席信息官、新聞發言人姚杰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向記者介紹了眾籌項目的最新進展情況,“10天時間,我們已經收到幾百個查詢,其中有超過100多個投資者明確表示有興趣認購,并獲得了具體的認購手續說明”。
而就在幾天前, 聯合光伏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原,還曾興致勃勃地就其下一步涉及互聯網金融的構想向《證券日報》記者談到,“我們正在設計一款電站App產品,它將承載未來移動互聯網眾籌以及光伏產品大眾化等功能”。
陣容強大的隊伍
回到此番眾籌項目上,1MW的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確不大,1000萬元的募資金額更顯得微不足道。不過,就是為了這樣一個小項目,聯合光伏卻興師動眾地在深圳搞了一場新聞發布會,更拉起了一支堪稱陣容強大的隊伍。
據了解,這一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的EPC負責方為大名鼎鼎中國國電集團麾下孫公司——國電光伏, 該公司具備硅片、電池、組件產品的制造以及光伏電站的科研、設計、系統集成和EPC總承包能力。
而作為電站營運方,即此次眾籌發起方——聯合光伏,本身就是招商局旗下招商新能源集團的港股上市公司。此外,聯合光伏通過網信金融(眾籌網)募集的資金,將由國家開發銀行進行嚴格的“專款專用”監管。
“信用可靠、實力雄厚”,想必這是絕大多數人在看到上述名單時的感受。
“光伏電站畢竟還是一個投資量較大的行業,需要多種融資渠道共同支持,眾籌是其中一種。但眾籌模式在國內也是興起不久,民眾接受有一個過程。同時,民眾需要更多靠譜的投資渠道,而光伏電站眾籌恰恰解決了諸如光伏電站的開發資金、互聯網金融與實體經濟相結合,以及為民眾打通一條新投資渠道的問題。” 姚杰向記者表示,“本次眾籌的發起方都是央企背景,具備一定公信力,這為眾籌光伏電站提供了可能”。
的確,根據規則,本次眾籌的目標是100名投資者(每人限購10萬元),除掉領購的聯合光伏和PGO(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聯合中國國電、招商局、中國保利等幾家中央企業共同設立的光伏綠色生態合作組織)各成員以外,剩余投資名額僅有八十多個。而目前,聯合光伏眾籌項目,已擁有超過100名意向投資者,這就佐證了市場對項目的認可。
同時滿足多方需求
待意向參與眾籌項目的個人投資者通過認證后,將由國浩律師事務所派專人與投資者一對一講解合同事宜。據記者了解,這一項目可為投資者帶來6%年化收益,理論上高于目前互聯網金融平均4%-5%的年化收益水平。
更為關鍵的是,這一水平還高于銀行長期貸款利率。3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貸款利率顯示,1年至3年中長期貸款利率為6.15%、3年至5年中長期貸款利率為6.4%、5年以上中長期貸款利率為6.55%。由此可見,聯合光伏此番眾籌項目不僅可滿足投資者需求,更可滿足補充電站融資的需求。
當然,不可否認,一些光伏電站開發者在現下國家大力扶持產業發展的背景下,可以拿到較6%更為便宜的貸款,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人都能夠拿到,更不意味著有朝一日,光伏實現平價上網后,開發者仍然可以獲取如此低成本的資金。
與此同時,聯合光伏這一既享受投資收益,也通過綠色能源為公益事業做貢獻的形式,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有趣的是,還有父母專門為了子女認購的,為了培養子女的環保意識,并準備帶子女去建成后的眾籌電站參觀。距離募集結束還有半個多月,近期還將有部分的名人陸續參與進來。我們將擇機向市場宣布。” 姚杰向記者補充道。
新能源的蓬勃發展,就為電力這一曾相對封閉的“高大上”行業注入了新鮮血液,也為其引入了包括“互聯網思維”在內的諸多時尚理念。
這不,不久前, 招商新能源集團旗下的港股上市公司——聯合光伏,就決定以網絡眾籌的融資方式在深圳前海新區開發太陽能電站項目。雖然,有人說這不過是個“噱頭”,“眾籌”也只是合法的“集資”,民間借貸的另一版本……,但不論如何,必須承認,這是新能源乃至整個電力行業,運用“互聯網思維”行事的開天辟地頭一遭。
3月11日,聯合光伏首席信息官、新聞發言人姚杰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向記者介紹了眾籌項目的最新進展情況,“10天時間,我們已經收到幾百個查詢,其中有超過100多個投資者明確表示有興趣認購,并獲得了具體的認購手續說明”。
而就在幾天前, 聯合光伏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原,還曾興致勃勃地就其下一步涉及互聯網金融的構想向《證券日報》記者談到,“我們正在設計一款電站App產品,它將承載未來移動互聯網眾籌以及光伏產品大眾化等功能”。
陣容強大的隊伍
回到此番眾籌項目上,1MW的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確不大,1000萬元的募資金額更顯得微不足道。不過,就是為了這樣一個小項目,聯合光伏卻興師動眾地在深圳搞了一場新聞發布會,更拉起了一支堪稱陣容強大的隊伍。
據了解,這一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的EPC負責方為大名鼎鼎中國國電集團麾下孫公司——國電光伏, 該公司具備硅片、電池、組件產品的制造以及光伏電站的科研、設計、系統集成和EPC總承包能力。
而作為電站營運方,即此次眾籌發起方——聯合光伏,本身就是招商局旗下招商新能源集團的港股上市公司。此外,聯合光伏通過網信金融(眾籌網)募集的資金,將由國家開發銀行進行嚴格的“專款專用”監管。
“信用可靠、實力雄厚”,想必這是絕大多數人在看到上述名單時的感受。
“光伏電站畢竟還是一個投資量較大的行業,需要多種融資渠道共同支持,眾籌是其中一種。但眾籌模式在國內也是興起不久,民眾接受有一個過程。同時,民眾需要更多靠譜的投資渠道,而光伏電站眾籌恰恰解決了諸如光伏電站的開發資金、互聯網金融與實體經濟相結合,以及為民眾打通一條新投資渠道的問題。” 姚杰向記者表示,“本次眾籌的發起方都是央企背景,具備一定公信力,這為眾籌光伏電站提供了可能”。
的確,根據規則,本次眾籌的目標是100名投資者(每人限購10萬元),除掉領購的聯合光伏和PGO(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聯合中國國電、招商局、中國保利等幾家中央企業共同設立的光伏綠色生態合作組織)各成員以外,剩余投資名額僅有八十多個。而目前,聯合光伏眾籌項目,已擁有超過100名意向投資者,這就佐證了市場對項目的認可。
同時滿足多方需求
待意向參與眾籌項目的個人投資者通過認證后,將由國浩律師事務所派專人與投資者一對一講解合同事宜。據記者了解,這一項目可為投資者帶來6%年化收益,理論上高于目前互聯網金融平均4%-5%的年化收益水平。
更為關鍵的是,這一水平還高于銀行長期貸款利率。3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貸款利率顯示,1年至3年中長期貸款利率為6.15%、3年至5年中長期貸款利率為6.4%、5年以上中長期貸款利率為6.55%。由此可見,聯合光伏此番眾籌項目不僅可滿足投資者需求,更可滿足補充電站融資的需求。
當然,不可否認,一些光伏電站開發者在現下國家大力扶持產業發展的背景下,可以拿到較6%更為便宜的貸款,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人都能夠拿到,更不意味著有朝一日,光伏實現平價上網后,開發者仍然可以獲取如此低成本的資金。
與此同時,聯合光伏這一既享受投資收益,也通過綠色能源為公益事業做貢獻的形式,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有趣的是,還有父母專門為了子女認購的,為了培養子女的環保意識,并準備帶子女去建成后的眾籌電站參觀。距離募集結束還有半個多月,近期還將有部分的名人陸續參與進來。我們將擇機向市場宣布。” 姚杰向記者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