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低潮期進行技術創新改造增內力--
出口量成倍增長,生產線全部開足馬力,車間里工人們忙得熱火朝天……連日來,位于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晶澳(揚州)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處于滿負荷生產狀態。今年前10個月,該公司出口電池片超過1.3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6倍。
在經歷兩年沉寂后,太陽能光伏產業正漸漸回暖復蘇。在這個“暖冬”里,全國首個綠色新能源產業基地——揚州開發區的光伏企業正在搶抓發展先機、傳遞“春天”信息。
太陽能光伏產業是揚州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晶澳、協鑫、麥拓卡夫特等一大批太陽能光伏企業集聚揚州開發區,并在國內率先形成了“多晶硅—單晶硅—單晶硅片—電池芯片—電池組件—發電系統”完整的產業鏈條。然而,2011年下半年起,全球光伏產業遭遇重創,揚州開發區光伏產業也隨之陷入低谷,一些光伏企業停產甚至破產。
市場低潮、產業低谷也是檢驗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試金石”!開發區光伏企業展開了一場“自救”行動——在市場低潮期、產業低谷期進行技術創新和改造,加快企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以期在產業和市場“回暖”時搶得發展先機。
“這兩年實際上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要想在市場上站穩腳跟還是要靠技術創新。”
晶澳(揚州)太陽能公司工藝總監、清華大學博士宋鋒兵如是說。今年以來,該公司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市場,一方面大力拓展新興市場規避風險,另一方面投入1億多元進行產品研發、對生產線進行升級。該公司通過變溫擴散、鈍化、電極制備等關鍵技術的導入使得電池片品的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其生產的156mm×156mm多晶硅電池產品轉換效率為18.3%,高于國內外同行近一個百分點,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搶占了國際市場制高點。其研發生產的發電系統,在同等安裝面積下比其他同行發電系統多產生3%以上的電力。今年前10月,該公司太陽能電池出口7764萬美元,增長2.3倍。
前不久,國家科技部專家組對晶澳研發中心進行考察后,認為該中心達到“國標”。一旦晶澳申報成功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可獲得“973”、“863”等國家重大科技計劃的技術研究項目,這無疑可為企業插上騰飛的“科技翅膀”。
無獨有偶,天威太陽能公司僅今年以來就已投資近千萬元進行技術改造,引入了EL測試、新材料開發設備,進一步提升產品的光電轉化率和穩定性;揚州協鑫則集中科研力量,大規模進行技術改造,進一步改進生產設備工藝,提高產品優良率。目前,該公司產能由原來的800萬片-900萬片/月擴大到現在的1000萬片-1200萬片/月,今年前三季度硅片銷售實現翻番增長。
“不管市場和政策如何變化,通過技術創新來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才是市場法寶。”在采訪中,市開發區的光伏企業負責人一致這樣認為。據統計,今年第三季度,市開發區光伏產業累計實現開票銷售11.4億元,出口3377萬美元,與今年一季度相比分別提高了50.1%、49.7%。
出口量成倍增長,生產線全部開足馬力,車間里工人們忙得熱火朝天……連日來,位于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晶澳(揚州)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處于滿負荷生產狀態。今年前10個月,該公司出口電池片超過1.3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6倍。
在經歷兩年沉寂后,太陽能光伏產業正漸漸回暖復蘇。在這個“暖冬”里,全國首個綠色新能源產業基地——揚州開發區的光伏企業正在搶抓發展先機、傳遞“春天”信息。
太陽能光伏產業是揚州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晶澳、協鑫、麥拓卡夫特等一大批太陽能光伏企業集聚揚州開發區,并在國內率先形成了“多晶硅—單晶硅—單晶硅片—電池芯片—電池組件—發電系統”完整的產業鏈條。然而,2011年下半年起,全球光伏產業遭遇重創,揚州開發區光伏產業也隨之陷入低谷,一些光伏企業停產甚至破產。
市場低潮、產業低谷也是檢驗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試金石”!開發區光伏企業展開了一場“自救”行動——在市場低潮期、產業低谷期進行技術創新和改造,加快企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以期在產業和市場“回暖”時搶得發展先機。
“這兩年實際上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要想在市場上站穩腳跟還是要靠技術創新。”
晶澳(揚州)太陽能公司工藝總監、清華大學博士宋鋒兵如是說。今年以來,該公司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市場,一方面大力拓展新興市場規避風險,另一方面投入1億多元進行產品研發、對生產線進行升級。該公司通過變溫擴散、鈍化、電極制備等關鍵技術的導入使得電池片品的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其生產的156mm×156mm多晶硅電池產品轉換效率為18.3%,高于國內外同行近一個百分點,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搶占了國際市場制高點。其研發生產的發電系統,在同等安裝面積下比其他同行發電系統多產生3%以上的電力。今年前10月,該公司太陽能電池出口7764萬美元,增長2.3倍。
前不久,國家科技部專家組對晶澳研發中心進行考察后,認為該中心達到“國標”。一旦晶澳申報成功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可獲得“973”、“863”等國家重大科技計劃的技術研究項目,這無疑可為企業插上騰飛的“科技翅膀”。
無獨有偶,天威太陽能公司僅今年以來就已投資近千萬元進行技術改造,引入了EL測試、新材料開發設備,進一步提升產品的光電轉化率和穩定性;揚州協鑫則集中科研力量,大規模進行技術改造,進一步改進生產設備工藝,提高產品優良率。目前,該公司產能由原來的800萬片-900萬片/月擴大到現在的1000萬片-1200萬片/月,今年前三季度硅片銷售實現翻番增長。
“不管市場和政策如何變化,通過技術創新來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才是市場法寶。”在采訪中,市開發區的光伏企業負責人一致這樣認為。據統計,今年第三季度,市開發區光伏產業累計實現開票銷售11.4億元,出口3377萬美元,與今年一季度相比分別提高了50.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