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周武漢市首個家庭光伏電站賣電領取現鈔后,光谷一科技型企業坐不住了。記者昨日從武漢三工光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獲悉,光伏產業利好政策,不僅讓公司重新迎來訂單,感受到寒冬里的“暖意”,還吸引其自掏300萬元資金,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在實現電力自供的同時,開拓分布式光伏電站企業客戶。
“近半年,國內光伏政策一路向好,我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該公司一饒姓負責人興奮地說,光伏產業的復蘇,帶動了公司太陽能成套設備的出口,“最近我們剛接到一份5000萬元的外貿訂單,首批產品上周已經從武漢發往非洲剛果,價值1000萬元。”
該負責人還透露,公司計劃于明年年初,投資300萬元,在公司2萬多平方米的廠房房頂上建一個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如果這個示范項目能夠成功,我們將在生產型企業中進行推廣。”饒稱,公司高層非常看好分布式光伏電站在企業領域的應用。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分布式電站要在武漢企業圈大范圍推廣,條件還不成熟,尚需時日。他說,現階段,只有“家境好”且有前瞻視野的中小企業才肯真正嘗鮮。大范圍推廣,需要國家相關補貼政策繼續完善和落實,同時鼓勵銀行為企業投建光伏電站提供貸款融資渠道。該人士表示,最好的辦法是出臺相應的長線政策,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開辟自建電站的貸款渠道,幫助企業緩解現金流壓力。
“近半年,國內光伏政策一路向好,我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該公司一饒姓負責人興奮地說,光伏產業的復蘇,帶動了公司太陽能成套設備的出口,“最近我們剛接到一份5000萬元的外貿訂單,首批產品上周已經從武漢發往非洲剛果,價值1000萬元。”
該負責人還透露,公司計劃于明年年初,投資300萬元,在公司2萬多平方米的廠房房頂上建一個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如果這個示范項目能夠成功,我們將在生產型企業中進行推廣。”饒稱,公司高層非常看好分布式光伏電站在企業領域的應用。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分布式電站要在武漢企業圈大范圍推廣,條件還不成熟,尚需時日。他說,現階段,只有“家境好”且有前瞻視野的中小企業才肯真正嘗鮮。大范圍推廣,需要國家相關補貼政策繼續完善和落實,同時鼓勵銀行為企業投建光伏電站提供貸款融資渠道。該人士表示,最好的辦法是出臺相應的長線政策,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開辟自建電站的貸款渠道,幫助企業緩解現金流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