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孔慶斌日前迎來首筆電費收入的結算,由此成為合肥乃至安徽“賣電第一人”。今年3月28日,他家的光伏“屋頂發電站”并入國家電網,他先后投入了1萬多元購買了7塊太陽能電池板等設備和工具,約定半年結算一次電費收入。總發電量是1037度。家用40%左右,其余的是賣掉的電量。經過計算,孔慶斌的第一筆電費收入不過兩百多元。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個人光伏發電的模式可以復制,但問題的關鍵是大家有沒有動力去復制這個模式。
林伯強:投入1萬多元,第一筆電費是200多元,這個回報現在看確實比較低,但更重要的是值不值大家花時間和精力去做這個事情的問題。
從國家電網的角度來說,是不是愿意有大規模個人光伏的發電并入國家電網?對電網安全會有什么影響?
林伯強:現階段國家電網肯定說沒問題,而且肯定是全力支持。現在國家電網的承諾不等于今后國家電網的承諾,實際上如果有千家萬戶個人光伏發電接入電網的話,對國家電網來說,成本是很大的,但如果只有幾戶的話,影響不大。所以個人光伏發電能接入國家電網的承諾應該有一個時間點限制,更應該有個量的點。
林伯強表示,個人光伏發電前景看好,但路途遙遠,需調動大家參與的積極性。
林伯強:現在從低碳環保,從國家的推廣等方面來看,所有的跡象幾乎都是在支持個人發電。我的理解是,前期是否能讓大家掙更多的錢,這對今后整個光伏的發展影響很大,開始的時候應該讓大家更賺錢,就可以把千家萬戶引進來,讓大家有動力這去發展光伏發電。如果單單憑目前政策的話,個人發電朝前走還有很遠的路。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個人光伏發電的模式可以復制,但問題的關鍵是大家有沒有動力去復制這個模式。
林伯強:投入1萬多元,第一筆電費是200多元,這個回報現在看確實比較低,但更重要的是值不值大家花時間和精力去做這個事情的問題。
從國家電網的角度來說,是不是愿意有大規模個人光伏的發電并入國家電網?對電網安全會有什么影響?
林伯強:現階段國家電網肯定說沒問題,而且肯定是全力支持。現在國家電網的承諾不等于今后國家電網的承諾,實際上如果有千家萬戶個人光伏發電接入電網的話,對國家電網來說,成本是很大的,但如果只有幾戶的話,影響不大。所以個人光伏發電能接入國家電網的承諾應該有一個時間點限制,更應該有個量的點。
林伯強表示,個人光伏發電前景看好,但路途遙遠,需調動大家參與的積極性。
林伯強:現在從低碳環保,從國家的推廣等方面來看,所有的跡象幾乎都是在支持個人發電。我的理解是,前期是否能讓大家掙更多的錢,這對今后整個光伏的發展影響很大,開始的時候應該讓大家更賺錢,就可以把千家萬戶引進來,讓大家有動力這去發展光伏發電。如果單單憑目前政策的話,個人發電朝前走還有很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