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太陽能電池板取代家家戶戶屋頂安裝的彩鋼棚,即能遮陽防水,還能靠太陽能發電獲利。在三明市尤溪縣洋中鎮洋中村村民陳登清家,這樣的變化讓周邊的村民羨慕不已。10月17日,尤溪供電公司洋中供電所的工作人員來到陳登清家中安裝上網電表,順利幫他實現了居民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的愿望。
分布式光伏發電是國家扶持的項目,倡導就近發電、就近并網、就近使用的原則,降低電力傳輸過程中的損耗,可應用在工業廠房、公共建筑以及居民屋頂。家用光伏發電項目并網后,由居民自行選擇,其發電量可以全部上網、全部自用,也可將自發自用有富余的電再上網賣給國家電網,不足電量可由電網提供。
陳登清家屋頂的光伏發電站共由18塊太陽能電池板組成,裝機容量3.5千瓦,每一塊都有專用的線路連接,然后匯集到屋內的匯流箱和逆變器中,最終將光伏板接收太陽能所產生的直流電轉換為居民家庭中使用的交流電。光伏電站試運行以來,在陽光充足時能發電20千瓦時,遇到陰雨天時只能發3-4千瓦時,發電量與天氣直接關系,波動較大。現在,他的光伏電站已并入電網,試運行期間遇到用電不穩定的問題已隨即得到解決。現在不但可以實現無間歇供電,而且,多余電量還可向電網出售。
尤溪供電公司受理該項目后,按照國家政策和上級單位的要求,在光伏發電并網的技術和管理方面積極探索實踐,細化、優化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的具體業務流程,積極協調處理項目的難點和瓶頸,充分考慮客戶需求,對技術方案進行更多實用性的優化,秉承優質服務的理念,努力縮短業務辦結時間。并網當天,對其光伏板、逆變器等重要發電設備進行了驗收、調試,針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了整改建議。
據陳登清介紹,他上半年從網上看到國家扶持個人光伏發電項目,對這種綠色能源很感興趣,就萌發了在自家新建屋頂裝設太陽能光伏板發電的念頭。現在順利實現并網,又有了安全方面的指導,陳登清對于未來自己的光伏夢有了更多的期望。“我準備把屋頂剩下的地方全部裝上太陽能板,裝機容量達到10千瓦,這樣每個月能發1200多度電,我們家只能用200多度,其余的1000多度電,都屬于我們的效益。”
分布式光伏發電是國家扶持的項目,倡導就近發電、就近并網、就近使用的原則,降低電力傳輸過程中的損耗,可應用在工業廠房、公共建筑以及居民屋頂。家用光伏發電項目并網后,由居民自行選擇,其發電量可以全部上網、全部自用,也可將自發自用有富余的電再上網賣給國家電網,不足電量可由電網提供。
陳登清家屋頂的光伏發電站共由18塊太陽能電池板組成,裝機容量3.5千瓦,每一塊都有專用的線路連接,然后匯集到屋內的匯流箱和逆變器中,最終將光伏板接收太陽能所產生的直流電轉換為居民家庭中使用的交流電。光伏電站試運行以來,在陽光充足時能發電20千瓦時,遇到陰雨天時只能發3-4千瓦時,發電量與天氣直接關系,波動較大。現在,他的光伏電站已并入電網,試運行期間遇到用電不穩定的問題已隨即得到解決。現在不但可以實現無間歇供電,而且,多余電量還可向電網出售。
尤溪供電公司受理該項目后,按照國家政策和上級單位的要求,在光伏發電并網的技術和管理方面積極探索實踐,細化、優化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的具體業務流程,積極協調處理項目的難點和瓶頸,充分考慮客戶需求,對技術方案進行更多實用性的優化,秉承優質服務的理念,努力縮短業務辦結時間。并網當天,對其光伏板、逆變器等重要發電設備進行了驗收、調試,針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了整改建議。
據陳登清介紹,他上半年從網上看到國家扶持個人光伏發電項目,對這種綠色能源很感興趣,就萌發了在自家新建屋頂裝設太陽能光伏板發電的念頭。現在順利實現并網,又有了安全方面的指導,陳登清對于未來自己的光伏夢有了更多的期望。“我準備把屋頂剩下的地方全部裝上太陽能板,裝機容量達到10千瓦,這樣每個月能發1200多度電,我們家只能用200多度,其余的1000多度電,都屬于我們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