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升(300118.SZ)的重組預案一公開,連拉兩個漲停板。
10月15日,這筆歷時兩次延期復牌的重組預案終于出爐。東方日升將收購江蘇斯威克100%股權,擬向后者5名股東發行股份,并計劃向特定投資者募集配套資金,金額約5.5億元。而江蘇斯威克多年來是東方日升的主要供應商,從事EVA生產與銷售。
收購的原因,表面上是公司借光伏行業整合熱潮進行上游延伸,實際是,公司近幾年纏身供應商糾紛,倒逼其收購解決困擾。而標的江蘇斯威克,在收購前夕股東的變更,造成預案延期落地。
光伏行業前途尚不明朗,東方日升的業績多年來也深陷泥潭。不過,經過去年大規模的資產減值后,其今年業績有望得到大釋放。
收購標涉股份代持
8月6日,東方日升公告稱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表示將在9月3日前披露重組預案。不過,此后東方日升兩次宣布預案延期復牌。直至10月15日,這筆由安信證券操刀的項目,才終于進入公眾視野。
據悉,預案遲遲“難產”的根本原因在于交易方之一常州來邦的股權變動,導致各項設計與評估報告的工作延后。
預案顯示,東方日升擬向趙世界、王博文、楊海根、趙廣新、常州來邦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江蘇斯威克100%的股權,同時,向少于10名投資者定向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
其中,成立于去年10月底的常州來邦,其20個股東均來自江蘇斯威克,從總監到業務主管,再到銷售助理甚至售后服務,人員覆蓋面較廣。換而言之,常州來邦實質是江蘇斯威克向員工進行股權激勵的平臺。
資料顯示,自今年起,常州來邦股東就不斷變化。1月19日,生產車間主管李榮濤出資6萬入股;7月15日,唐銘徽將股份轉讓給雷保平;9月16日,唐建明也將股份轉讓給雷保平。對于唐銘徽、唐建明退伙的理由,預案并未說明。
“8月出公告要重組,9月卻還有股東要退出放棄將煮熟的鴨子。這里面存在兩種可能性,一個是代持,一個是出資不實,倒逼各方解決這個瑕疵。”一位上海的投行人士表示。
實際上,這不是江蘇斯威克首次進行股權激勵。2009年2月,當時尚未更名的深圳斯威克曾對仇進、湯維正授予股權。仇和湯二人均為公司員工,不過,一年之后,兩人就因“公司經營理念上存在”,自愿將持有股份原價轉讓給趙世界,即現任董事長。
盡管股權激勵經歷波折,但這場資本市場的“造富運動”將讓不少員工的財富迅速膨脹。常州來邦通過重組后將獲400多萬股東方日升股份,按10月17日8.2元的收盤價計算,這部分股權價值約3280萬元,較常州來邦出資斯威克200萬元,溢價達15倍。
交易方各取所需
“斯威克是常州當地政府爭取過來的公司,本有上市的潛質,但現在要著手賣掉挺讓人驚訝的。”江蘇一位資本圈的人士向記者表示。
根據預案,江蘇斯威克原名深圳斯威克,去年2月,從深圳遷至江蘇常州,并在股東增資后更名為江蘇斯威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初江蘇證監局的一份文件顯示,江蘇斯威克入選為“科技企業上市培育計劃入庫企業”,即當地政府將對其給予稅收優惠等各種資源,扶持公司推動上市計劃。
2012年,江蘇斯威克度營收、凈利潤分別為1.25億、3701萬,分別增長58.4%、142%。今年前8個月,業績依舊高增長,營收1.6億,凈利潤3214萬。
從財務角度而言,江蘇斯威克是一家優質的企業,當地政府也有意推動其上市。不過,考慮到上市周期過于漫長,和現有通過并購實現財富激增的捷徑,江蘇斯威克的股東選擇了后者。目前常州地區有近30家科技企業都被列在上市培養計劃,但每年真正能實現的名額有限,斯威克面臨的競爭相當激烈。
而對于東方日升,此番意圖斥資江蘇斯威克,解決長期困擾的供應問題,是最直接的出發點。
去年9月,東方日升公告起訴供應商無錫榮能半導體材料。起因是雙方曾簽訂《產品購銷合同》,硅片市場價格下調后,兩家在供貨價格產生分歧,無錫榮能中斷供貨之時,未返還東方日升此前交付的定金。
實際上,東方日升與供應商的矛盾不止于此。2012年報顯示,除無錫榮能3000萬元的糾紛外,預付款項金額前五名的單位中,其還與一家供應商存在類似問題,金額高達3384萬元。
江蘇斯威克方面,東方日升近幾年位列其前五大客戶,去年雙方交易就超過4000萬元。若重組實施,對東方日升的意義不止在于產業鏈延伸至上游,還有解決供應之困,進而提升盈利。
收購前業績洗澡
供應糾紛倒逼東方日升出手收購,為完成扭虧為盈的計劃,公司在財務技巧與開工率上不遺余力。
2012年,公司營收10.2億,同比降幅超一半,凈利潤虧損4.81億,上市以來遭遇到最大的危機。實際上,業績下滑的征兆在2011年就有所顯現,當年營業收入與凈利潤紛紛同比下滑,并被爆出提前確認收入的丑聞。
不過,這種情況在今年已有改善。今年上半年,東方日升營業收入8.91萬元,凈利潤3063萬元,同比漲幅分別達18.54%、19.24%。不過,暴漲的原因除基本面因素外,很大程度上與財務調整后的業績釋放有關。
去年財報顯示,東方日升對存貨及應收賬款方面做了大幅度的跌價準備。存貨方面,原材料、庫存商品、自制半成品等總共計提4223萬元,同比激增38.5倍。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去年達4762萬元,同比增長5.3%。減值的原因,公司解釋為光伏產品的價格持續下跌,以及大客戶超日太陽的違約風險加大。不過,2012年度大幅減值導致的業績暴跌,卻為今年業績釋放鋪平了道路。
“現在太陽能行業都在推動整合解決過剩產能,但要說扭轉跡象出現,現在下定論還太早。”一位能源公司高管告訴記者。
東方日升今年業績最主要的貢獻來自于年初與中節能簽訂的4.08億元訂單。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公司需要向中節能提供太陽能組件,4億多元的交易金額必須等到產品過戶才能確認計入收入。據悉,東方日升保持100%的開工率,正快馬加鞭地進行做工。
10月15日,這筆歷時兩次延期復牌的重組預案終于出爐。東方日升將收購江蘇斯威克100%股權,擬向后者5名股東發行股份,并計劃向特定投資者募集配套資金,金額約5.5億元。而江蘇斯威克多年來是東方日升的主要供應商,從事EVA生產與銷售。
收購的原因,表面上是公司借光伏行業整合熱潮進行上游延伸,實際是,公司近幾年纏身供應商糾紛,倒逼其收購解決困擾。而標的江蘇斯威克,在收購前夕股東的變更,造成預案延期落地。
光伏行業前途尚不明朗,東方日升的業績多年來也深陷泥潭。不過,經過去年大規模的資產減值后,其今年業績有望得到大釋放。
收購標涉股份代持
8月6日,東方日升公告稱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表示將在9月3日前披露重組預案。不過,此后東方日升兩次宣布預案延期復牌。直至10月15日,這筆由安信證券操刀的項目,才終于進入公眾視野。
據悉,預案遲遲“難產”的根本原因在于交易方之一常州來邦的股權變動,導致各項設計與評估報告的工作延后。
預案顯示,東方日升擬向趙世界、王博文、楊海根、趙廣新、常州來邦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江蘇斯威克100%的股權,同時,向少于10名投資者定向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
其中,成立于去年10月底的常州來邦,其20個股東均來自江蘇斯威克,從總監到業務主管,再到銷售助理甚至售后服務,人員覆蓋面較廣。換而言之,常州來邦實質是江蘇斯威克向員工進行股權激勵的平臺。
資料顯示,自今年起,常州來邦股東就不斷變化。1月19日,生產車間主管李榮濤出資6萬入股;7月15日,唐銘徽將股份轉讓給雷保平;9月16日,唐建明也將股份轉讓給雷保平。對于唐銘徽、唐建明退伙的理由,預案并未說明。
“8月出公告要重組,9月卻還有股東要退出放棄將煮熟的鴨子。這里面存在兩種可能性,一個是代持,一個是出資不實,倒逼各方解決這個瑕疵。”一位上海的投行人士表示。
實際上,這不是江蘇斯威克首次進行股權激勵。2009年2月,當時尚未更名的深圳斯威克曾對仇進、湯維正授予股權。仇和湯二人均為公司員工,不過,一年之后,兩人就因“公司經營理念上存在”,自愿將持有股份原價轉讓給趙世界,即現任董事長。
盡管股權激勵經歷波折,但這場資本市場的“造富運動”將讓不少員工的財富迅速膨脹。常州來邦通過重組后將獲400多萬股東方日升股份,按10月17日8.2元的收盤價計算,這部分股權價值約3280萬元,較常州來邦出資斯威克200萬元,溢價達15倍。
交易方各取所需
“斯威克是常州當地政府爭取過來的公司,本有上市的潛質,但現在要著手賣掉挺讓人驚訝的。”江蘇一位資本圈的人士向記者表示。
根據預案,江蘇斯威克原名深圳斯威克,去年2月,從深圳遷至江蘇常州,并在股東增資后更名為江蘇斯威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初江蘇證監局的一份文件顯示,江蘇斯威克入選為“科技企業上市培育計劃入庫企業”,即當地政府將對其給予稅收優惠等各種資源,扶持公司推動上市計劃。
2012年,江蘇斯威克度營收、凈利潤分別為1.25億、3701萬,分別增長58.4%、142%。今年前8個月,業績依舊高增長,營收1.6億,凈利潤3214萬。
從財務角度而言,江蘇斯威克是一家優質的企業,當地政府也有意推動其上市。不過,考慮到上市周期過于漫長,和現有通過并購實現財富激增的捷徑,江蘇斯威克的股東選擇了后者。目前常州地區有近30家科技企業都被列在上市培養計劃,但每年真正能實現的名額有限,斯威克面臨的競爭相當激烈。
而對于東方日升,此番意圖斥資江蘇斯威克,解決長期困擾的供應問題,是最直接的出發點。
去年9月,東方日升公告起訴供應商無錫榮能半導體材料。起因是雙方曾簽訂《產品購銷合同》,硅片市場價格下調后,兩家在供貨價格產生分歧,無錫榮能中斷供貨之時,未返還東方日升此前交付的定金。
實際上,東方日升與供應商的矛盾不止于此。2012年報顯示,除無錫榮能3000萬元的糾紛外,預付款項金額前五名的單位中,其還與一家供應商存在類似問題,金額高達3384萬元。
江蘇斯威克方面,東方日升近幾年位列其前五大客戶,去年雙方交易就超過4000萬元。若重組實施,對東方日升的意義不止在于產業鏈延伸至上游,還有解決供應之困,進而提升盈利。
收購前業績洗澡
供應糾紛倒逼東方日升出手收購,為完成扭虧為盈的計劃,公司在財務技巧與開工率上不遺余力。
2012年,公司營收10.2億,同比降幅超一半,凈利潤虧損4.81億,上市以來遭遇到最大的危機。實際上,業績下滑的征兆在2011年就有所顯現,當年營業收入與凈利潤紛紛同比下滑,并被爆出提前確認收入的丑聞。
不過,這種情況在今年已有改善。今年上半年,東方日升營業收入8.91萬元,凈利潤3063萬元,同比漲幅分別達18.54%、19.24%。不過,暴漲的原因除基本面因素外,很大程度上與財務調整后的業績釋放有關。
去年財報顯示,東方日升對存貨及應收賬款方面做了大幅度的跌價準備。存貨方面,原材料、庫存商品、自制半成品等總共計提4223萬元,同比激增38.5倍。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去年達4762萬元,同比增長5.3%。減值的原因,公司解釋為光伏產品的價格持續下跌,以及大客戶超日太陽的違約風險加大。不過,2012年度大幅減值導致的業績暴跌,卻為今年業績釋放鋪平了道路。
“現在太陽能行業都在推動整合解決過剩產能,但要說扭轉跡象出現,現在下定論還太早。”一位能源公司高管告訴記者。
東方日升今年業績最主要的貢獻來自于年初與中節能簽訂的4.08億元訂單。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公司需要向中節能提供太陽能組件,4億多元的交易金額必須等到產品過戶才能確認計入收入。據悉,東方日升保持100%的開工率,正快馬加鞭地進行做工。